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静  黄启海  宫延之  许刚 《地下水》2003,25(3):155-155,162
冠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十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质系统小口径钻探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党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导下,以巩固、提高小口径钻探技术水平为主题,重点交流了江西赣东北队、湖北一队、贵州一○三队等单位管好、用好金刚石钻头的经验。同时,也交流了小口径钻探技术配套、小口径钻孔防斜以及复杂地层护孔堵漏等方面的经验。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分组讨论和专题坐谈,回顾了一九七七年三月桂林会议以来,小口径钻探的发展情况,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措施意见。同志们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及时,针对性强,经验具体,切合实际,很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1975,(5):71-71
我队广大职工,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激发了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原齿筒式退心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试制了一台柱塞式水压退心器。通过实践,退心效果良好,解决了从岩心管内退岩心的困难,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现全队已推广使用。一、结构及作用原理主要由杠杆、柱塞,柱塞体,进排水阀等构成。作用原理及结构见示意图。根据杠杆原理可得: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筑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宁波建筑行业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大市场、多功能、深层次、全方位的建设市场框架。施工产值、利润逐年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26日至11月7日,我随中国遥感技术应用考察团,参加了台湾地理资讯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空间资讯与防灾科技研讨会。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就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后,我们还考察了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大学、逢甲大学等,参观考察了台湾精业股份公司、核电厂等高科技企业,对台湾地区的科技发展、学术交流、教育理念、科普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地质局一九七九年岩心钻探、机掘坑探、浅井、槽探等五项工程均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完成岩心钻探工作量255,055米,平均台月效率308米。一年来,他们的管理工作有所加强,工程质量有了提高,技术攻关取得新成果,整个探矿工作发生了新变化,迈出了新步伐。一、健全了探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认真贯彻了部《地质队各级探矿技术人员职责权限》有些队按技术人员特点分工,适当集中,在问题较多的矿区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万权 《探矿工程》1987,(2):46-47,56
我队施工的大湖峪矿区,地下水相当丰富,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克服了许多困难,达到了地质目的,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一、矿区地层水文情况及对钻进工作的影响该区位于小秦岭北矿带的中部。施工地层为古老的变质片麻岩、花岗岩、混合伟晶岩等。由于构造影响,地层复杂。F1、F5、F6断层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带,裂隙发育,岩性多变,岩石物理机械性质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图数据库数据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地图信息结构,工对地图信息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其次,从地图信息结构特点出发,定义了数字地图实体,整体,聚合体,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数字地图实体的数据模型。第三,在充分分析数字地图实体结构特点和现有数字地图数据库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抽象出了一种数字地图数据库概念模型,并对该概念模型的结构组成、逻辑关系、冗余量、关系数据库范式理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方正东  汪敦佳 《矿物学报》2004,24(3):257-260
研究了铝土矿与硫酸进行加压反应制造硫酸铝的生产工艺,确立了最优工艺操作条件。当采用适当的矿粉粒度、硫酸浓度、原料配比、反应压力进行生产时,反应平稳,铝士矿的铝溶出率高。适当的矿渣洗涤次数可以使铝土矿的铝利用率得到提高。将本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充分利用了矿产资源,节约了能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核地知与行》2006,(4):18-26
一、会议小结这是一次全局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结大会。从2000年11月的广州会议到2006年11月的宁波会议,时隔6年,变化巨大,是值得回味和总结的。党组书记、局长赵传宝的讲话,从“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宣传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的建设、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回顾,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反映客观,恰到好处。同时,报告还对全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从“领导重视是前提、服务中心是关键、完善机制是基础、抓好党建是保证、求实创新是途径”等五个方面加以了经验性的总结,从理论的高度给予了提炼和概括,表述准确,恰如其份。  相似文献   

11.
风蚀对中国北方脆弱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蚀是中国北方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退化和沙漠化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土壤剖面普查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计算出风蚀土壤有机碳的侵蚀量和空间分布,并与风蚀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比较。结果发现土壤风蚀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小,并且随着土壤风蚀强度的增加,相应的表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和NPP基本上逐渐减小,而相应的土壤有机碳的侵蚀量却明显增大。在中国北方严重风蚀的脆弱生态区,土壤有机碳的侵蚀量超过了NPP,风蚀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正常碳循环。  相似文献   

12.
关于物理潜蚀作用及其概念模型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物理潜蚀作用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回顾了潜蚀作用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物理潜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潜蚀工程地质问题在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潜蚀作用发生环境的多样性、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发生过程的随机性等原因,造成实际应用中将各种潜蚀作用尤其是物理潜蚀作用过程的概念经常混淆。对"管涌"、"渗透压密"、"接触管涌"、"接触冲刷"、"流土"、"突涌"、"接触流土"、"流砂"、"流滑"等物理潜蚀作用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一些界定不严格的物理潜蚀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澄清,初步建立了清晰的物理潜蚀作用概念模型,为潜蚀工程地质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6 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 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  相似文献   

14.
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137Cs示踪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水蚀)估算。该技术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土壤137Cs基准值的确定,以及土壤的137Cs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的建立。对现有的主要的定量模型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局限性。这些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其中以理论模型中的质量平衡模型较为成熟,综合考虑了较多的侵蚀因子,如137Cs年沉降分量、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差异、地表富集作用、耕作土壤在耕作活动前新沉降137Cs的侵蚀损失等。对现有模型的改进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坡地系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恒力  陈植华 《地球科学》1997,22(6):652-655
区域性土壤侵蚀的定量评在涉及到泥沙输移的非连续性难题和众多的非确定性因素,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小区定量难以适用。所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利用GIS技术、模糊数学、将以分布参数为特征的区域坡地系统划分成若干类具有集中参数特征的基本侵蚀单元,结合USLE方程来模拟空间上不同侵蚀背景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强度,并可以确定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及其排序,该方法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格数据的贵州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方法对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单因子进行评价,并将各因子进行网格化,运用网格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与已有的土壤侵蚀现状图比较,发现土壤侵蚀高敏感区与水土流失严重区并不吻合,并进一步指出,脆弱的喀斯特环境是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和导致石漠化的地质基础,强烈的人类活动是加速这一过程的主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沉积盆地中恢复地层剥蚀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主要介绍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法和宇宙成因核素分析法等3种恢复和计算地层剥蚀量的新方法。它们的优点是不但给出一个剥蚀面造成的地层总的剥蚀量,还能详细刻画整个剥蚀过程,从而能计算出每一期构造抬升引起的地层剥蚀量。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密云水库北部地区土壤侵蚀情况的遥感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对密云水库北部地区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在研究中,首先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判读,并进行实地验证,然后,根据影响土壤侵蚀的生态环境因子,建立数学评判模型,并对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19.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之一,也是全省风蚀最严重的地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2.2%。分析了水蚀、风蚀的分布情况和草原"三化"状况,论述了水土流失变化趋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治理速度落后于破坏速度。扎龙湿地中水利、交通、基础建设工程均占用了大面积湿地,由于干旱缺水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应用环境地质学与岩土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三峡库区区域性地质环境因素是控制该区重力侵蚀发生发展的基本环境因素.建立由其决定的库区重力侵蚀基本模式、稳定性判据及工程地质稳定区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力侵蚀对三峡库区城镇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以及对城镇形成、发展、变迁、消失、规模、功能及格局的作用.这对促进库区城镇发展、山区开发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