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晋西与晋西北土地类型与综合自然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其明 《地理研究》1989,8(1):102-102
本文从自然地理特征入手,在分析土地类型形成、分异与演替基础上,结合编制1:5万,1:10万和1:20万土地类型系列图的实践,探讨了上地分级与分类的理论,将该区域分为11个土地型(一黄级),82个土地类(二级),它们分别属于土石山地、土台地和倾斜平地、黄土沟间地和沟谷地等土地演替系列,具有不同的演替过程、演替方向和演替速率。上地类型在空间有规律地组合成土地类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土地生产潜力和用模糊评判方法进行土地评价。文章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将晋西与晋西北土地类型组合成12个自然小区,5个自然亚区,2个自然区。然后,从资源、环境和区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然亚区的国土整治方向和治理措施。论文8万余字,附图21幅,表格31张。  相似文献   

2.
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第一项“我国农业自然条件与农业区划研究”和1978年全国自然科学地学规划中关于编制全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图件任务以及1979年4月全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会议的要求,在我国开展包括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研究在内的资源调查与制图,并确定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负责协调全国各省区共同完成全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为了落实和加快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研  相似文献   

3.
土地类型图是土地类型分布特征、土地类型结构及其特点在地图上定性、定量和定位的反映。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他省编制出全省系统的1∶25万土地类型图,无成规可循。 一、区域概况 河南总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大致以京广线为界;西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东为广阔坦荡的平原。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降低。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依据区内热量和水分状况及区域组合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北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省内年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地表环境中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要素长期互相作用,同时也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所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反映了自然地带范围内各自然要素的组合特征。土地类型就是对这些土地按其形态和发育过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个体划分。同一土地类型具有大体一致的土地特性、土地生产性能,以及大体一致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林业)利用适宜性和大体一致的保护改造措施。因此,研究土地类型,可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同时为土地资源评价,为制定农业自然区划和农业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胤汉  王凤慧 《地理研究》1986,5(2):106-106
无定河流域地跨毛乌素沙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两大地域单元,总面积30260平方公里.作者在编制全流域1:20万、典型地段1:5万和1:1万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土地类型的划分,对各土地类型的自然特征及生产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造利用意见.然后,从空间时间和数量角度进行了分析,空间结构 主要分析结构的水平地带性和区域差异,并重点剖析了8种空间结构形式,数量结构进行了面积对比、频率对比和结构复杂度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引入频率、结构复杂度的计算公式(借用熵的计算公式),还绘制了相应的图件;时间结构则侧重于土地类型之间随时间的演替,共分析了6个演替序列,并提出了对如何防治退化性演替、促进进化性演替,避免违背自然规律去改造一些不可逆转性演替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采用逐级合并的方法,先由土地类型合并为13个自然小区(区划下限单位),然后顺次合并为6个自然亚区和3个自然区,并从土地类型结构角度讨论了各区农牧业发展方向、沙化土地的整治和水土流失的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前言 1963年春,我们结合县农业规划工作需要,曾进行县农业地图的编制试验,编制了一套中山县农业地图,其中包括农业土地类型、咸洪涝旱地区分布及土壤分布等图,以供该县农业规划工作的参考。 1964年夏,笔者继续开展番禺县农业地图的编制工作。该县农业局亦提出编制农业土地类型图的要求。他们认为通过土地类型的划分与制图,可以了解各类型土地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这是进行农业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63年春,我们结合县农业规划工作需要,曾进行县农业地图的编制试验,编制了一套中山县农业地图,其中包括农业土地类型、咸洪涝旱地区分布及土壤分布等图,以供该县农业规划工作的参考。 1964年夏,笔者继续开展番禺县农业地图的编制工作。该县农业局亦提出编制农业土地类型图的要求。他们认为通过土地类型的划分与制图,可以了解各类型土地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这是进行农业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实上,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秦巴山区为案例,对土地演替的内涵、研究内容和演替历史做了论述,运用遥感技术编制土地类型图,运用计算机手段对秦岭南、北坡和大巴山北坡的不同垂直带层的土地演替做了模拟.认为土地演替是土地内部物流与能流转化迁移的结果,土地演替分为自然演替和人为演替两种过程.  相似文献   

9.
《地理研究》2017,(3):F0003-F0003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关注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规律,对自然地域系统进行综合、整体研究的一门自然地理学分支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中国兴起以来,综合自然地理学密切关注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等,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和学术大本营,北京大学即为其一。  相似文献   

10.
武威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南依祁连山,北临腾格里沙漠,是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素有“银武威”之称。本文拟从土地类型研究入手,探讨该区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一、土地类型的形成与分异因素土地类型是在大气候水热条件的制约下,由中小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地方气候和小气候、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相应的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11.
土地类型制图,过去采用地形图实地填图法。这种方法费工,费时,精度差。较好的方法是,利用航空象片编制土地类型图。虽然航片应用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但航片上丰富的土地信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何根据航片上的地形、地物影象及地形图上等高线图形待征,将土地类型解译出来,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级土地类的解译  相似文献   

12.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82,1(3):91-92
为了完成全国科学技术规划重点项目108项第一项“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中地学规划第五项“水土资源和土地利用基础研究”以及1979年4月全国第一次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上所确定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充实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82年4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制图规范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命系统(动、植、微生物)和环境系统(光、热、土、水、植物等)共同组成,并通过两者之间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土地系统是在人参与下,由植物、土壤为核心与其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既存在着养分循环,又依靠外来能量发展,通过各要素间共同作用、相互依存,遵循共生原理,土地类型是土地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瞬时阶段”,每个土地类型占据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处于一定相对的稳定状态,即处于一定的“生态位”,至于土地生态系统究竟包括哪些要素和方面,可根据生态学的理论进行建造。 在对土地类型进行生态设计时,除遵循上述原理以外,还应遵循土地功能最优、综合效益最佳的原则,建立一个既生产更多物质财富,又使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人工控制的理想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图是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是以地图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本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利用现状,以及与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专题地图。目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而编制各种级别的小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是这次土地更新调查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86,5(3):108-109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制研究是国家六五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的基本内容。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全国42个单位参加协作。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和推动今后的编图任务,于1986年3月27日至4月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总结与学术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19人。15位同志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山地土地结构格局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刘彦随 《地理科学》1999,19(6):504-509
山地是具有高度和坡度的自然综合体,由此决定了土地芬异的序列及其结构格局的特殊性,形成土地空间格局,土地数量格局和土地格局等3种基本形式,格局分析可以揭示土地类型与功能的异质性和有序性,从而为全面认识土地类型群体的生态属笥与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土地利用优化布置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土地类型划分的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参加全国百万分之一土地类型图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从1979年以来,先后在陕北黄土高原、关中盆地西部、秦岭山地和陕南汉中,安康盆地等不同自然地理区的典型地段,作过土地类型系列制图。在方法上,既应用了常规的综合剖面法和类型填图法,也运用了新技术—卫片解释和航片调绘。通过这些典型地段的实践,初拟出陕西省土地类型划分系统,并就土地类型划分的理论作了讨论。 一、土地类型划分的辅助单位—自然地带(亚地带)  相似文献   

18.
北京山区土地类型研究的初步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土地类型研究,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农业)的需要,在自然区划工作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编制大、中比例尺土地类型图是土地类型研究的重要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于8月21日、22日和23日、25日、26日和9月4日组织并通过了《德宏州内陆边境民族经济贸易开发区发展战略及口岸建设条件评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科委下达项目)、《云南省1:50万土地资源系列图》(共8幅图件:地貌类型图、坡度图、气候图、植被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类型图和土地资源评价图)(省科委下达项目)和《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研究》(云南省科委“七·  相似文献   

20.
论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制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胤汉 《地理研究》1987,6(4):45-53
通过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编制,本文讨论上地类型系列图的制图对象与特点,制图程序与方法,并指出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特性,制图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