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2010—2022年江西省70次暴雨过程开展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在充分考虑政府组织决策水平、部门联防联动、公众参与及气象服务水平等影响的情况下,加入赋权系数,结合隶属度函数构建重要因子矩阵,基于改进的逆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江西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实现了江西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0—2022年江西省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服务效益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不可避免损失因子为0.17—0.50,气象服务效益占经济总损失的25%—45%。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服务效益相关性较高,表明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台风气象服务效益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利用2000—2015年海南省台风灾害损失数据和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着重考虑防台减灾中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联防、公众防御能力、气象服务水平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算法构建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从防台减灾总效益中分离出其中的气象服务效益,实现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的客观化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占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14%~49%,这与台风灾害过程中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密切相关;2000—2015年海南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和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均处于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增长,同时伴随政府决策、部门联防、公众防御及气象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效益将得到提升;台风气象服务效益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台风灾害影响较重时,气象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准确的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 %,而后依次是牧业4.20 %、林业3.93 %、农林牧渔服务业3.36 %和渔业2.90 %。同时,分析研究了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着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32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0 %-5.90 %之间,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由此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庚康  罗艳  凌洋  徐敏  黄亮 《气象科学》2012,32(S1):31-35
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科学定量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气象在农业减灾增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大农业范畴的种植业、蔬菜、茶桑果、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制作和调查,了解不同领域的农业用户群和专家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满意度高达92.90%;通过改进后的德尔菲评估法,计算发现此5 a的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越来越显著,经济效益也在逐年上升,总效益约为551.32亿元。由此可见,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农业用户群以及专家的肯定,而且在农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此外,文中还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加强雷山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是雷山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9.1%,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经济收入占53.2%,但是,农业发展不稳定,尤其是气象灾害之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为农服务,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狄靖月  徐辉  许凤雯  杨寅  包红军  张国平 《气象》2019,45(5):705-712
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可忽视难以量化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历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数据,运用逆推法结合德尔菲法,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并根据已有研究及防汛经验对模型的系数进行量化。模型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评分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输入,以防灾减灾效益值、防灾减灾效益百分率、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百分率为输出,可同时对各区域、各时间段的地质灾害过程进行气象服务效益分段评估,也可评估年度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该模型在2017年地质灾害气象效益评估中表现良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科学定量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是气象在农业减灾增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大农业范畴的种植业、蔬菜、茶桑果、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制作和调查,了解不同领域的农业用户群和专家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满意度高达92.90%;通过改进后的德尔菲评估法,计算发现此5 a的气象服务在江苏农业减灾增效中的效用越来越显著,经济效益也在逐年上升,总效益约为551.32亿元.由此可见,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农业用户群以及专家的肯定,而且在农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此外,文中还对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气象信息员工作情况,对河池市11个县(区)100位气象信息员从职责履行情况、气象科普知识的获取渠道、培训情况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调查结果显示:74%气象信息员了解气象信息员工作职责;48%气象信息员参加过气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2次或2次以上;78%信息员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86%信息员会收到各类气象服务信息;56%信息员选择运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安排农业生产;76%的信息员认为与气象局的信息沟通畅顺,工作开展顺利。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化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常态下浙江农业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气象为农服务需求更旺、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以社会化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新发展,是解决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不足与"三农"发展需求旺盛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气象服务供给方式和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推进气象为农服务部分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德尔菲法的江西省“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西省2012年统计年鉴和20个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县的专家测评调查结果(针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4大重点行业和电力、水利、交通3个高相关行业的调查结果),采用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对2010—2013年江西省"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2年江西省农业总产值气象服务贡献率稳定在4.00%—4.90%,2012年"三农"气象服务对农业总产值效益的新增贡献率为2.6%。2010—2013年"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值分别为76.04、108.14、104.36和116.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3—1:7.8,2013年3个高相关行业的产值贡献率为4.0%—5.0%。  相似文献   

11.
从安徽气象为农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需求出发,基于Android和iOS两个移动开发平台,采用无线终端数据采集、用户行为分析、服务信息精准推送等技术,研发了"惠农气象"手机客户端,平台集天气预报、即时消息服务、农情田管、专家互动、农业资讯、滞销帮扶等农业气象服务于一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专家、基层气象信息员与农技人员提供分时、分区、分众的气象与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该平台已在安徽省市县3级气象与农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互联网+气象+农业"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由于国家财政比较困难,事业费压缩较多,普遍感到经费不足,每年下拨的事业费人头费占了近80%,维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已经感到吃紧,很难有余力进行业务生活设施的建设。石河子气象局多年来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广泛、深入地做好气象服务工作,赢得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赞许。众所周知,石河子是一个农垦区域,是以农为主的多种经济实体,领导机关是农八师。农业的经济效益是不太稳定的,生产周期又长,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与工业是不可比的。因此,经济比较困难,尽管如此,由于气象工作通过为生产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  相似文献   

13.
叶自玲 《浙江气象》2001,22(4):18-19
依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和提出气象为效益农业服务的机遇和挑战、思路和方法以及服务方式的更新等问题,以促进气象为农服务从以服务粮食生产为主向全方位为效益农业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南瑞  张宏伟  王吉贤  吕非 《黑龙江气象》2010,27(4):23-23,32
为了解掌握气象服务对农业行业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气象部门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为农业行业专门气象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分析,调查分析认为,2006年该省农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0.0351,农业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益值48.708亿元,农业行业对农业气象年景分析等气象服务比较敏感,也非常需求。这些结果对于社会各界认识气象服务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气象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的理论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问题,一直是气象学界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天气预报与生俱来的一个特点就是其产品具有它固有的不确定性,探讨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经济效益的理论方法,无论是对于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是对于提高气象部门的自身经济效益都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离散模式和概率统计等方法对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的理论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一些个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三门峡苹果种植有代表性的低海拔的塬区、海拔较高的浅山区和海拔最高的高山区,以德尔菲法作为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评估的形式,依据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评估模型,对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总体为6.5%,冰雹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高,其次是低温冻害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高温和连阴雨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处于中间,干旱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动员起来,集中力量,办好农业.喀什地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重要地位,强化为农业气象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益,为喀什地区的农业连续10年丰收作出贡献. 如何作好为农业的气象服务?下面根据几年来我们在农业服务中的实践和认识,以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技服务经济效益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逸萍 《山东气象》2001,21(1):51-53
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气象科技服务经济效益评估模型,并对金华市专业气象服务的自身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试验,为气象科技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提供了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1995~2011年间中国学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AJD)收录期刊上发表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论文,了解我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领域科研状况。通过对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论文数量、期刊来源、作者分布、关键词及基金等分布情况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CAJD数据库收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论文达110篇,作者合著率74.5%,合作度2.6,关键词中词频最高的是"经济效益",涉及各类基金项目资助40项。同时发现,尽管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发展迅速,但核心作者群有待加强,研究内容集中在评估实践方面,缺少在评估理论和技术上有所创新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气象与"三农"工作关系密切,气象条件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收成和农民的收入.通过调研现阶段宁海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了气象为农服务现状,着重从机制体制、服务效益、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