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是自然地理学、土壤发生学、农学、环境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必须研究的问题。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由于广泛涉及上述领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而在开展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尤其是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阶段,必须测定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时空替代法对桂林市周边5个不同闭坑时间采石场的土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闭坑年限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闭坑年限的增加,土壤呼吸呈上升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先上升再下降后平稳上升趋势,土壤p H值趋于稳定,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呈上升趋势,土壤速效钾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中,土壤呼吸与土壤理化性质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构成土壤的基本骨架。作为成土母质的岩石,对土壤的成分和成土速率影响很大。土壤中的养分除氮外,最初的来源都是母岩。由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构成的地表系统,哺育了人类的诞生和发展。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氮、氧、氢、磷、铯、镁、铁、锰等16种,其中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其余13种来自土壤。  相似文献   

4.
扼要介绍庐山的地貌,土壤,植被状况,对旅游资源的水续利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土壤分类参比与土壤系统分类检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阐述不同土壤分类系统参比规则和方法的基础上 ,根据长期研究工作积累 ,对福建省的主要土壤类型进行发生学分类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的参比 ,初拟了福建省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表 ,以推动区域土壤分类的变革 ,方便本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6.
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对人类生计和生活都至关重要的动态生态系统。人类文明的崛起和衰败,无不与对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失当有关。据全球土壤分布地理及气候情况,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并不多,然而全球人口的增长下世纪有可能达到100亿。下个世纪,整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如何在最贫困的国家中对付饥饿的幽灵、制止环境恶化以及人口的高速增长。本文力求阐明解决全球粮食需求、土壤对污水的处理和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方法。只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述农业土壤的概念、物质组成、剖面特征、分类以及地理分布规律 ,论述土壤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提出农业地质土壤的概念 ,并初步介绍了农业地质土壤的分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已经实施超过20年,该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研究。然而多数研究聚焦在人工林对大气环境的优化,忽略了土壤质量这一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生态要素。本文利用多种实地测量的土壤理化属性数据计算了综合土壤指数并分析了济源市南山林场区内人工林与农田的土壤质量差异,研究发现土壤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全氮含量和土壤pH作用最为突出,其次是全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另外人工林和农田的土壤指标中2012年(2.47g/kg)和2022年(40.34g/kg)差异度最大的均为全碳含量,2012年最小为全钾含量(0.24%),2022年最小变为全氮含量(3.30%);人工林的多数土壤指标含量高于农田,说明人工林对提高该地区的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在林农分用的10年中,人工林地区的土壤质量相对农田提高了约10%,说明退耕还林可有效改善区域土壤质量。本文对人工林和农田土壤质量的评价对于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具有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冠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土壤29项指标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冠县土壤背景值等地球化学参数,评价了土壤养分和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表明,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冠县土壤中OrgC、I、Mo、CaO、MgO、P、S等元素指标偏高,而Al2O3、K2O、Pb等元素指标偏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为良好—优质,优质等级约占全区面积的52.32%,良好等级约占全区面积的45.91%。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省临沭县北部农耕区进行耕层土壤样品采集,并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量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指标来表征土壤肥力,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计算出所有样本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并进行等级划分来评价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临沭县北部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和全氮、速效钾含量较低,全钾、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比较丰富。因子分析显示TN、OM、AK、AP、TP、pH是影响临沭县北部土壤养分综合状况的主要因素。临沭县北部土壤肥力水平偏低;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IFI)具体表现为:郑山街道>青云镇>玉山镇>临沭街道>蛟龙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