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与《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精确定义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并制作"国际年代地层表",为国际地学研究提供共同语言。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承担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信息服务之职能,尤其是"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与发布。"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更新主要源于几方面的因素:有新的年代地层单位被正式确立,各级年代地层单位有新的划分方案被认可,或是获得了新的地质年龄数据等。自2013年起,"国际年代地层表"每年至少更新一次,以反映国际年代地层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地层学者长期积极参与国际年代地层研究工作,并认真开展"国际年代地层表"的引进和汉译工作。在本文中同时发布了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5/01版)的中文版。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Stratigrahy,ICS)是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下属最大的一个科学机构,它的职能和组织可以下表来表达(表1)。2005年9月初,在比利时的吕文市(Leuven)召开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全会。除3位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层表”与GSSP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国际地层表”不断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更新,用GSSP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地层表”,使得大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在显生宇的96个阶(统)中已有4 6个阶(统)确立了GGSP,其余的有望在2 0 0 8年全部确立。我国已取得了4枚金钉子,即将取得3枚,还有可能再获得4—6枚。根据区域特点,我国已编制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并正在开展区域性建阶工作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发布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8/08版),笔者据此同步制作并发布了最新的中文版,供国内同行使用。与笔者等2016年发表的《国际年代地层表》(2016/04版)相比,这一版本中增加了过去两年里批准通过的六枚金钉子。其中,全新统三分,三个阶均已正式命名并确立金钉子,自下而上分别为格陵兰阶、诺斯格瑞比阶和梅加拉亚阶。  相似文献   

5.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2):108-108
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第四纪的争论一直不断(第四纪算不算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它的时限如何),尤其是“国际地层表,,(2004)未将第四系作为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引起了激烈争论。为了解决第四系的定义问题,2004年9月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主席John Clague和国际地层委员会(ISC)主席F.M.Gradstein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席Ed de Mulder的支持下决定建立一个第四纪联合任务小组(The ICS—INQUA joint task force on the Quaternary),  相似文献   

6.
陆松年 《地层学杂志》2006,30(2):141-142
新一届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在32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正式成立,其任务是确定宙(Eon)和代(Era)级年代界线、建立完整的和自然的国际前寒武纪地质年表.分会现有15名投票委员和若干通讯委员.  相似文献   

7.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3):234-234
国际地层委员会秘书长、美国Purdue大学教授James Ogg博士应邀于2005年5月26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做了题为“国际地质年代表(2004)(Geologic Time Scale 2004)”的学术报告。借此机会我刊编辑部通过他向国际地层委员会赠送了中版“国际地层表(2004)”及29卷2期《地层学杂志》。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层表”(2008)简介   总被引:42,自引:11,他引:31  
简要介绍"国际地层表"(2008)对"国际地层表"(2004)作出的一些修改:恢复了第四系,完善了下古生界与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增加了14枚金钉子,更新了一些同位素年龄数据。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磁性地层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情况,在刊出"国际地层表(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2008)的同时还附上了"地质年代表(Geologic Time Scale)"(2008)。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欧洲国际牙形刺会议1998年6月23日至27日在意大利Bologna大学与Modena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是与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工作会议和国际地科联国际对比计划421项目共同举行的。6月23日下午专门举行了泥盆系工作会议,作为泥盆系分会的通讯委员,笔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的工作,可以说走在显生宙各系分会工作的前头。泥盆系各阶、阶的定义、阶的层型早已建立,对此笔者已作过专门介绍(王成源,1994)。虽然对个别的阶的定义和层型仍有争论(王成源,1998),但泥盆系的年代…  相似文献   

10.
新的挑战 新的使命——附记国际地层委员会2002年6月全会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新世纪初国际地层委员会 (ICS)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IUGS)向 ICS提出硬性要求 :2 0 0 8年必须完成显生宙各个系、各个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 (GSSPs)的选定工作 ,有关分会不能再无限期地拖下去了 ;二是 ICS的自身思考 :将来是就此停步还是继续履行其职责、但改变其方向和托管方式 ?ICS必须面对现实 ,改革思变。动力地层学显示高分辨率的全球变化的地质过程是激动人心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的一个挑战 ,因为当今全球环境的恶化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极其紧迫的重大问题。地层学在这项研究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根据详细的化石记录 ,可以进行精确的地层对比 ,洞察控制全球变化的动态驱动力。将这个给地层学定向的地质过程作为一个新的任务是最有意义的。2 0 0 2年召开的 ICS会议主要目的是让各分会主席对 ICS未来的方向和组织结构取得一致意见 ;加强内部交流与合作 ,企划将来的活动 ;讨论如何应对来自 IU GS的挑战。文内简述各分会 (包括末元古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等 13个地层分会 )在会上交流的情况 ,并对 ICS的未来发展方向、ICS的组织和机构性质、ICS的强项和弱势、GSSPs的综合地层学、建立新的?  相似文献   

11.
最广为人知的地质年代——侏罗纪——将于今年8月20日首次被正式定义。届时将把一枚"金钉子""楔入"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山区高处的卡文德山(Karwendel Mountains)的岩层之中。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是公认的地质学国际标准。确立"金钉子"的庆祝仪式,是国际地科联及其下属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定义地质...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三叠纪年代地层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已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将三叠系划分为3统7阶,但至今仅确定了三叠系底界一个“金钉子”,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层型有望在近期内被最后确认,而其他5条界线仍在加紧工作中;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改进,三叠纪一些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的地质年龄也在不断更新;亚阶虽然不是国际三叠系研究的重点,但亚阶的划分也是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下、中三叠统研究中已有较好的基础;以脊椎动物为基础的陆相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有待在推广应用中得以完善。全国地层委员会于2 0 0 0年提出了3统6阶的中国海相三叠系划分方案和3统7阶的中国陆相三叠系划分方案,为启动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层委员会前不久公布了2 0 0 4年“国际地层表”,并专门提出了“2 0 0 4—2 0 0 8年前寒武纪年表参考方案”。在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中,新建了埃迪卡拉系,其时限从6 30 Ma至5 4 2 Ma。“2 0 0 4—2 0 0 8年前寒武系划分参考方案”指出应该根据唯一客观的物理标准——现存的岩石记录,对前寒武纪地质年表重新进行界定。前寒武纪的地层界线应标定于地层记录中的关键事件或转变点上,以突出反映地球系统演化的巨变。在介绍有关埃迪卡拉系的背景、地质特征和时限的同时,对“参考方案”中有关前寒武系划分原则和具体划分方案的新思路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对“参考方案”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我国前寒武纪年代表制定中有关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成源 《世界地质》2005,24(4):319-333
在国际地层委员会的领导下,经各国科学家的努力,已确定了显生宙各地质时代的主导化石门类。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应注重主导化石门类,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地层问题。国际地层表(2004)已有很大进展,并正在完善,中国科学家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大力倡导国际地层表在区域地质和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国际接轨;但也要科学地、有区别地对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向东 《地质论评》1998,44(5):478-488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已就二叠系的统和阶的划分,命名及下界的层位达成统一意见,提出新的二叠系年代地层表,该表由3个最佳的区域性地层序列组成,即代表下二叠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坦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CisuralianSeries)上二叠下部和上部的美国西南部的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Series)和中国华南地区的乐平统(LopingianSeries)。新表为建立二叠系内部界线的全球层型及点位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地球上的岩石划分成两大部分,即显生宇和前寒武系。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显生宇是依据"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而前寒武系则是依据"全球标准地层年龄"。为了建立一个"自然的"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人们提出了2004~2008年前寒武系划分参考方案,它指明了前寒武纪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前人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虽有较多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所采的样品均过稀(一般为1个样品/2 m),所以,其地层界线的划分不够精细,争论也很大。对华北平原的HG1孔和HN1孔进行了加密采样(HG1孔1个样品/0.20 m,HN1孔1个样品/0.07 m),对HN1孔还加大了其微量14C年龄的测定数量(共测试17个样品),并对HG1孔的有孔虫进行了详细鉴定,对HN1孔的有孔虫进行了高分辨率鉴别。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厘定了华北平原全新世与晚更新世地层的年龄界线。与此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华北平原第四纪地层的标准模式地层层系。  相似文献   

18.
郑州全新世地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钧枢 《地层学杂志》1992,16(2):111-119
<正> 郑州市区面积约970km~2,发育一套河湖相全新世地层。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该套地层作了较为详细分层。文中化石由严富华、蓝朝玉、付茂兰(孢粉),王景哲(介形类),郭书元(腹足类),王新海(轮藻),鉴定,热发光测定(计风桔),~(14)C年龄由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4)C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完成。野外工作期间得到海贤智、袁宝玉等同志协助,在此致谢。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十四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今年8月在澳大利亚举行,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在会议期间推出经过修订的新版"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2012),本刊编辑部已经取得国  相似文献   

20.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5,29(2):171-177,204
评述了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的寒武系部分,包括它的底界全球层型和点位的确定和存在的问题、寒武系当前的再划分情况、芙蓉统和排碧阶及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寒武系的时代跨度。介绍了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表决中的全球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讨论了与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年代地层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