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皖赣相邻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北缘,双桥山群为区内广泛分布的一套厚度巨大低绿片岩相变质的以泥砂质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岩的复理石建造。综合岩石组合及沉积构造分析,其可能为一套形成于大陆边缘岛弧构造背景下的陆棚斜坡-滨浅海相火山-陆缘碎屑岩建造组合体,具体可划分出次深海-陆棚边缘斜坡相、浅海陆棚相、陆棚斜坡相、陆棚斜坡相-陆棚相4个阶段的沉积相,显示该时期海盆演化已处于萎缩闭合阶段。横涌组和安乐林组中近源间断不完整“鲍马序列”,主要为浊流和部分砂质碎屑流成因,分别形成于古华南洋新元古代陆缘俯冲作用下有限俯冲过程中和俯冲之后洋盆狭缩海退环境;从火山作用随沉积作用协同演化角度对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的关系分析来看,源于洋壳俯冲作用的火山活动可能始于研究区南西。研究结果从沉积地层学角度,为新元古代皖赣相邻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
皖赣相邻鄣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壳组成及造山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彦杰  周效华  廖圣兵 《地质学报》2010,84(10):1401-1427
摘要:皖赣相邻的鄣公山地区位处江南造山带北缘,区内广布一套厚度巨大、低绿片岩相变质的以泥砂质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体,大量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其形成于821-840Ma间的新元古代早期,以景德镇-鄣源-伏川区域断裂带为界,南部为形成于大陆边缘拉张构造环境下的溪口岩群;北部的双桥山群火山-陆缘细碎屑岩系是与岛弧有关盆地中的沉积物。北东-南西向展布于鄣公山北坡的蚀变枕状-块状基性火山熔岩、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岩类呈构造碎块或碎片产出于溪口岩群火山-陆缘细碎屑岩组成的复理石基质中,通过对其产出地质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认为其形成于低速扩张的陆缘小洋盆扩张脊环境,具初始洋壳基性岩特征,属皖南伏川蛇绿岩西延组成部分。呈夹层产出于双桥山群地层中的大量玻屑晶屑凝灰岩及少量安山岩、流纹岩等具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中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形成于大陆边缘火山弧构造环境。综合区内沉积事件、岩浆事件和构造事件等,提出皖赣相邻区新元古代经历了古扬子板块东南缘裂开-陆缘小洋盆有限俯冲-弧陆碰撞造山-造山期后陆壳裂陷沉积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济宁岩群是分布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的隐伏浅变质地层,埋深大于900m,由变火山碎屑岩组、含铁岩组和千枚岩组组成,是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岩石中SiO2、Al2O3、Fe2O3、K2O等亲陆元素含量高,岩石化学的成熟度指数不高,反映其源岩是鲁西TTG岩系;m值(4.75~31.86)和MnO/TiO2(0.05~0.2)值低,指示了海陆过渡性近岸浅海陆架沉积环境。富集轻稀土、重稀土平坦、铕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K、Rb、Ba富集,贫Nb、Ti和P、Cr。Sr/Ba值(主要为0.16~0.77)小,指示沉积时的盐度较低;V/(V+Ni)值较高(>0.46),形成于还原环境。岩石的δ13CV-PDB=-4.7‰~-15‰,δ18OV-PDB=-12.1‰~-18.8‰,δ30SiNBS-28=-0.8‰~-1.2‰,数值较低,显示了热水沉积特征。济宁岩群是受华北克拉通1.8Ga大陆裂解事件影响形成的裂谷型热水沉积。  相似文献   

4.
河北平泉高于庄组发育三种类型的风暴岩,其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特征以及风暴沉积序列各不相同。它们是不同海水深度下风暴作用的产物。由此反映出高于庄组在沉积时经历了海进一海退的沉积旋回演变。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地区官庄群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西南地区上白垩统-始新统主要发育官庄群,前人对该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层归属年代的划分上,而对于沉积环境的分析涉及较少。本文主要运用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平邑盆地广阜庄-挑沟剖面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官庄群的固城组为陆相河湖碎屑岩沉积,卞桥组为浅湖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沉积,常路组以滨浅湖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朱家沟组为一套山麓洪积扇沉积;卞桥组和常路组碳酸盐岩总体属于高盐度、强蒸发的陆相咸化湖泊环境沉积产物;官庄群沉积旋回的发育主要受蒙山断裂的多期次活动及古气候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6.
溪口岩群流纹岩出露于安徽南部休宁一带,位于扬子地块东南部,江南造山带东段。文章通过研究溪口岩群流纹岩岩相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探讨流纹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流纹岩高硅、高钠低钾、高铝、低MgO、CaO、TiO2和MnO,属于钙碱性系列过铝质流纹岩。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流纹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和Rb,Ba、Sr、Sm和C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U明显富集,Nb、P、Zr和Hf相对亏损,Ti明显亏损。稀土元素总量∑REE为(25.11~54.51)×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右倾,Eu负异常明显。安徽南部溪口岩群流纹岩是洋壳局部重融的产物,形成于与同碰撞有关的火山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8.
晋中盆地是位于汾渭地堑系中部的新生代陆内断陷沉积盆地,研究晋中盆地第四纪的沉积序列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盆地区域构造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晋中盆地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研究揭示晋中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及演化,通过构造岩相学方法,对晋中盆地地表和钻孔内第四纪沉积物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中盆地清徐地区地表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为盆地内部沱阳组河床相和河漫滩相-盆地边缘汾河组河流相—盆山过渡带峙峪组河流相、汾河组冲积扇相及马兰组风积相-基岩山地(盆地外围)二叠系浅海相。钻孔岩芯内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为下更新统浅湖相和滨湖相—中更新统浅湖相和河流相—上更新统河流相和冲积扇相—全新统冲积扇相。研究认为晋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内沉积序列和演化结构为早更新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更新世萎缩湖泊环境—晚更新世强烈萎缩的湖泊和河流环境—全新世再度沉降的陆相湖盆;陆相湖盆从中心向山地沉积环境分带为湖泊沉积环境—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冲积扇沉积环境(盆地边缘出山口区)。盆山过渡带地区上更新世沉积物错位现象与同沉积活动断裂有关,断裂活动性揭示了晋中盆地阶梯式断陷成盆的动力学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和晋中盆地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太原市城市群建设中工程场址的选择提了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皖赣相邻的鄣公山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北缘,区内广布一套厚度巨大、低绿片岩相变质的以泥砂质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体,大量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其形成于822~850 Ma的新元古代.其以斜切本区的景德镇—江潭构造带为界,南部为溪口岩群,北部属双桥山群,二者REE、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Zr、Hf及Nd同位素等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显示区内浅变质碎屑岩具相同或相近的“原始”地壳物质组成特征;(La/Yb)N=4.66~13.63,6 Eu=0.09~0.3,(Gd/Yb) N=1.22~1.66,表明区内浅变质碎屑岩物源主要来自长英质岩石组成的后太古宙上地壳.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826~2600Ma,并出现显著的5个峰值,大致为2500Ma,2000~2200Ma,1800Ma,960Ma,827~841Ma,其中以年轻碎屑锆石占绝对多数,大量的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与碎屑岩密切共生的火山岩夹层年龄相近,反映浅变质碎屑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同时代火成岩类.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浅变质碎屑岩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Rb、Cs、Sr、Ba、Th等含量及其相关比值、Sr同位素特征等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意味着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地质构造演化.区内浅变质火山-陆缘细碎屑岩形成于与板块构造体制相关构造-沉积环境,溪口岩群显示大陆边缘拉张构造背景下的沉积作用特征,而双桥山群原岩沉积构造环境与大陆岛弧关系较密切,显示板块俯冲阶段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
皖南溪口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碎屑沉积岩组合,形成于新元古代。该套岩石以高硅(59.36%~81.05%)、高铝(7.80%~19.18%)、贫镁(0.77%~2.93%)为特征,Si O2/Al2O3值变化于3.1~10.4,平均值5.5,反映溪口岩群浅变质碎屑岩的成熟度属于中等偏高;其微量元素特征与大陆岛弧物质类似,高La/Sc和低Cr/Th比值,指示溪口岩群沉积岩主要来源于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的火山弧和大陆上地壳,结合其所处的构造位置,推测溪口岩群的沉积环境为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保留在沉积物中与水动力条件有密切联系的原生沉积构造的观察和研究,分析了淮北煤田芦岭井田二叠纪含煤岩系属于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三角洲沉积环境,阐明了根据原生沉积构造序列解释沉积环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惺  莫文渊  吴超羽 《沉积学报》2011,29(2):328-335
为了探讨全新世以来珠江三角洲沉积演变的时空变化特征,将全新世珠江三角洲划分为4个阶段、12个区域,并根据92个钻孔,分别统计计算了不同阶段和区域的沉积速率。研究表明:(1)珠江三角洲在全新世4个阶段中的平均沉积速率有较大变幅,其中在10.0~7.5 ka BP最小,仅为1.27 mm/a,在7.5~5.0 ka BP阶段最大,为2.34 mm/a。这主要受沉积基底地形、海平面上升所引起的沉积空间的差异性所导致;(2)距今2 500年以来虽然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使珠江来沙量增多,但由于河湾中河道的形成、束窄,沉积物被输运到外海的比例不断增加,使得该时期平均沉积速率并不是全新世各期中最大;(3)由于三角洲复杂边界对河流和海洋动力的改造和重塑,高海面期三角洲的沉积中心同时分布在中部不同区域。表明三角洲的进积模式不同于其它大型三角洲——三角洲的发育并非单一自河口向外海逐渐发展,而是不同区域的沉积体同时多向发育。  相似文献   

13.
皖赣鄣公山地区新元古代地壳组成及造山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皖赣相邻的鄣公山地区位处江南造山带北缘,区内广布一套厚度巨大、低绿片岩相变质的以泥砂质细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火山物质的复理石建造体,大量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显示,其形成于821~840Ma间的新元古代早期,以景德镇-鄣源-伏川区域断裂带为界,南部为形成于大陆边缘拉张构造环境下的溪口岩群;北部的双桥山群火山-陆缘细碎屑岩系是与岛弧有关盆地中的沉积物。北东—南西向展布于鄣公山北坡的蚀变枕状-块状基性火山熔岩、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岩类呈构造碎块或碎片产出于溪口岩群火山-陆缘细碎屑岩组成的复理石基质中,通过对其产出地质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认为其形成于低速扩张的陆缘小洋盆扩张脊环境,具初始洋壳基性岩特征,属皖南伏川蛇绿岩西延组成部分。呈夹层产出于双桥山群地层中的大量玻屑晶屑凝灰岩及少量变安山岩、变流纹岩等具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中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形成于大陆边缘火山弧构造环境。综合区内沉积事件、岩浆事件和构造事件等,提出皖赣相邻区新元古代经历了古扬子板块东南缘裂开-陆缘小洋盆有限俯冲-弧陆碰撞造山-造山期后陆壳裂陷沉积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沉积型铝土矿沉积环境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科研问题之一.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从宏观地质沉积相的角度分析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且一直存在"陆相"和"海相"的观点分歧.从微量元素分析法入手,选择对沉积环境反应敏感的特征元素,通过统计其含量与比值,并与特征评判值比较,推断分析平果地区不同类型的矿石在形成时间、沉积环境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集宁岩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环境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岩群孔兹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兹岩系变质原岩的恢复表明:集宁岩群孔兹岩系原岩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岩、白云质泥灰岩、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岩。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岩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岩的原岩为玄武岩,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岩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相似文献   

16.
李利阳  张传恒  贾龙龙 《地质论评》2016,62(5):1115-1124
华南四堡群是江南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江南造山带弧沟体系的重要"窗口"。四堡群沉积地质学研究表明:1四堡群在黔东南地区总体构成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尧等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河村组浅海—滨岸相沉积。四堡群在桂北地区总体上也为一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文通组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鱼西组为浊积岩相沉积;2桂北地区四堡群碎屑岩系的29组沙纹层理(鲍马序列c段)的玫瑰花图解表明,古流向总体指向南,证明物源在其北侧;3四堡群砂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其物源构造属性为岩浆弧;4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四堡群沉积于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剖面、岩芯的观察和室内薄片的鉴定,以成岩作用和沉积环境分析为主线,分析了川西北广元至旺苍地区飞仙关组各种沉积岩的沉积成岩特征和所代表的不同沉积环境.认为广旺地区飞仙关组一段和三段的油气储层的主要岩性是鲕粒灰(云)岩,其次是波状藻叠层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分析了四种主要岩性的储集性能差异关系(颗粒云岩>波状藻叠层白云岩>颗粒灰岩>粉晶白云岩)及其原因,并勾画出了颗粒灰(云)岩的富集分布区域.最后根据本区沉积岩石学、构造特征、飞一段至飞四段沉积环境演化过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川西北广旺地区飞仙关组的沉积环境模式图.  相似文献   

18.
历口群是一套沉积-火山岩地层,分布于皖赣交界地区祁门—潜口—歙县断裂带以北,是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上部浅变质基底。历口群邓家组夹层玄武岩与铺岭组玄武岩具有大陆弧型玄武岩的REE配分模式((La/Yb)N=2.97~4.47)和微量元素模式。邓家组夹层玄武岩与铺岭组玄武岩的里特曼指数分别为0.029~2.203和4.304~6.538,表明两者是同期不同阶段的产物。历口群邓家组、铺岭组、小安里组界面清晰,形成过程连续,应该合并为一个组,仍称为邓家组,铺岭组作为邓家组上段,小安里组作为邓家组顶段。历口群邓家组中段上部夹层玄武岩用LA-ICP-MS法测得的锆石U-Pb年龄为(804.2±7.4)Ma。原位锆石Lu-Hf同位素结果表明玄武岩锆石的初始176Hf/177Hf比值为0.281 837~0.282 076,εHf(t)为-15.9^-7.0,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16~2.68 Ga,意味着岩浆源区受到了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代表着裂解中期阶段结束,岩浆活动发展至地表。历口群的沉积特征表明,江南造山带东段的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属于被动型裂谷盆地,俯冲板块的回撤为其主导因素,Rodinia地幔柱活动对大地构造的演化有明显影响,裂解的形成是板块活动与地幔柱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哈拉奇地区古生代沉积地质,根据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建造、古生物化石、沉积演化、沉积构造等基本数据,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古生代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古生代岩性组合依次为灰岩-砂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反映了海退-海进-海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20.
江南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家溪群中可识别出浊积岩相、深海相两种类型沉积相,属活动类型沉积建造。临湘地区冷家溪群的沉积物扩散指向南,物源应来自北方的古老基底;而沅陵地区冷家溪群的沉积物扩散指向东或东北方向,物源应来自西或西南方向古老基底。沉积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石英含量占44%~87%,且主要为单晶石英,而长石含量占5%~20%,岩屑含量占6%~42%,火山岩屑极少见,冷家溪群的物源为再旋回造山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冷家溪群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综合分析冷家溪群的物源、骨架颗粒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冷家溪群的原型盆地为周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