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毗邻广东省,南濒北部湾,每年夏秋季都有可能受台风影响或袭击。因此,作好台风预报,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现状与设想作好台风预报的关键是作好台风登陆地段的预报。目前,气象台站大都是用指标卡模式或者数理统计等方法作台风登陆地段预报。这些方法把台风分为两类或三类,即影响和不影响类,或偏东转向类,正面影响类和西行行类。毫无疑义,这些方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较之过去有了进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不便之处。例如,当预报工具反映台风属偏东转向类.但台风究竟是在阳江附近登陆,还是在珠江口或粤东闽南一带登  相似文献   

2.
(一) 1974年第13号台风,于8月19日夜在石浦附近登陆,正面袭击我县。台风登陆期间,正逢农历七月初天文大潮的高潮时刻,石浦港出现7.93米的最高潮位,超过1959年建站以来最高潮他0.25米。群众反映比1956年8月1日台风袭击时的潮位还高。这次台风具有风时长(大风持续4天以上,本站极大风速达44.6米/秒)、雨量大(全县普遍降水260毫米以上。个别地方达432毫米)、潮位高的特点。这种大风、大潮、大雨同时袭击我县,在解放后的二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台风是7—9月影响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了做好台风天气预报和气象保障工作,很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使台风预报工作条理化、程序化。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摸索,把多年来行之有效的预报工具和方法综合在一起,逐步建立起一套台风短期预报的程序和方法。经过3年实际应用,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4.
以强台风“天兔”正面袭击汕尾导致风灾为例,介绍地级台站在台风预报、预警服务中的思路,即根据台风的强度和移动趋势进行台风预报,结合区域地形特点,借鉴历史台风个例,参考环流形势及台风路径数值集合预报产品,从而提前一定的时间段,初步预测出台风对本地的影响程度和灾害类型;进行预报时,应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来考虑,不能按照最大概率来得出结论,忽视台风正面袭击的最坏可能.当台风路径预报出现失误时,应通过及时和灵活的预警服务,最大限度地弥补预报失误可能造成的防御疏漏,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台风是夏半年袭击北部湾海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据1949年—1987年的台风资料统计,影响北部湾的台风共有174次,最多一年达9次,每年平均达4.5次。但其年际间的分布很不均匀。本文根据1949—1987年的台风资料,分析了北部湾台风的气候振动和可能影响因子,为桂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预报提供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6.
台风是夏半年影响南海和华南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其中台风大风是其带来的灾害之一。为了提高台风大风预报的准确率,提前报出台风影响时风速大小,这对航海及沿海防台抗台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旋衡风方程和静止台风气压场分布模式,用地面天气图上台风区域内某站的气压及其与台风中心的距离求出台风风速计算式,然后用北京气象中心广播的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结果或其它台风路径客观预报的结果来作南海区域台同大风的数值预报,经1981—1982年10次台风过程试报效果尚好,可供台风大风业务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国平 《气象》1981,7(8):21-21
1980年,我县汛期(5—9月)总降水量达1055.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6—7成,特别是7—8月,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近两倍,达591.9毫米,造成了我县夏季严重的洪涝灾害。但我站汛期长期预报未报出来,中、短期订正预报也做得较差。为了改进今后的预报工作,提高异常天气的预报能力,我们对去年的预报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得到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台风预报程序表(以下简称程序表)是实现预报方法客观定量的初次尝试。它集中地概括了我站台风预报改革成果,将分散的各种台风预报方法和工具,归纳在一览表内,使之有条不紊,便于实际应用。程序表的制造分为“一警”、“二警”两部分(详见表一),每部分从环流形势、气候概率、资料图表和台风天气四个方面,选取效果较好(机率一般在70%以上)的预报图表,按台风进入“一警”、“二警”两部分分别设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6~1996年新乡站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产生新乡台风低压暴雨的登陆台风路径,选择了预报因子,建立了新乡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台风是影响嵊县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县每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台风袭击,严重的造成山洪爆发、江河决堤、洪水泛滥。从1953年以来,有二次台风给嵊县带来惨重灾难,如5612号台风,在8月1~2日影响嵊县,本站出现40m/S的大风和暴雨,江河堤坝多处决口,大面积农田受淹,倒、损房15000多间,伤人160人,死47人;6214号台风于9月4~6月影响我县,全县普遍出现300~400mm降水,本站过程降水量达261.9mm,最大日降水量达173.7mm,全县山洪瀑发,整个县城遭受洪水袭击,全县倒房5682间,损房不计其数,死亡18人,具体灾情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1.
赵四强  董克勤 《气象》1981,7(5):21-22
1.台风影响径域 在气象站台风预报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台风的影响。本文以大连为例,探讨气象站预报台风影响的途径。事实表明,台风对某一地点的影响与其路径有关。根据历史上的台风路径和台风对本站影响的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我们做了在台风进入防区时(以下简称进防),用县站气象要素与省台环流分型相结合,作台风登陆地段预报的试验。经过1977和1978两年的实践检验,16个进防台风的预报有15个与实况符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6-1996年新乡站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产生新乡台风低压暴雨的登陆台湾风路径,选择了预报因子,建立了新乡市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永祥  焦佩金 《气象》1979,5(7):7-9
去年夏季,我们在广东省向一些沿海台站的同志们学习,学到他们在台风预报方面的不少经验。我们认为这些经验对大台台风预报工作很有启发帮助。我们设想将县站预报台风的技术方法同气象台的天气图预报方法结合起来,同时用几个站的资料进行分析,可能会提供一些新的判据。  相似文献   

15.
宁强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平均每年有3—4场暴雨发生,最多的1981年出现14场.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9月,尤以7—8月最多,占全年总数约58.4%,大降水次数则更多.我站的解释预报,主要是与地台接口.在地台的分片预报中,我站被列为平川片,但由于我站地处汉中地区最西部的山区,每当西来系统影响时,我县首当其  相似文献   

16.
南万诛 《气象》1981,7(9):9-9
延边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靠近日本海,平均每年受1—2次北上台风的侵袭。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预报台风暴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 引导气流方法是国内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常用方法之一。我们对1959—1974年7—9月进入我州第二起报区(见图1)的25个台风个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预报台风短期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朱洪绩 《气象》1978,4(11):11-12
县站的预报依据,主要来自群众的看天经验(包括气象人员自己的经验)、单站气象要素资料和简易天气图所揭示的形势背景。怎样充分利用所能取得的预报信息,针对不同的预报对象,合理地解决预报问题,是做好县站预报的关键。 下面谈谈我们的四点做法,和同志们讨论。 (一)以天气过程为着眼点,以影响过程的天气为内容,建立程序化的预报工具。 现以台风预报为例来说明。 从点绘历次台风路径可以看出,不同路径的台风,在它的前期都相对集中地经过一定的区域,而不  相似文献   

18.
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经济单一,厂矿很少,气象服务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长期以来,我站的服务工作主要是面向各级领导和生产主管部门,预报服务产品基本不能直接与用户见面。近几年来,广大农村生产形势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气象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但需要短期预报,更需要中长期预报,同时也要求提供各种气候情  相似文献   

19.
台风是夏秋两季影响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作好台风长期预报对渔、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围绕影响我县台风的总次数(台风进入24°N以北、129°E以西,测站出现阵风≥17米/秒,平均风速≥12米/秒或台风过程总雨量达≥20毫米)、初台出现的迟早、各次影响台风出现的时段及影响程度等几个内容,以群众经验为线索、单站资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盛家荣  孙玉桂 《气象》1983,9(1):10-11
我站从1981年5月开始接收北京气象中心发送的北半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简称B模式)形势预报图(500毫巴48小时预报和700毫巴36小时预报),经过1981年夏天的使用,我们感到在形势预报上效果较好。 我们利用1981年8月份我站大雨较多的机会。根据B模式数值预报图提供的信息,建立了大雨MOS预报方程,拟合了8月份出现的4次大雨,效果令人满意。 一、模式输出因子的挑选 1.副高信息的提取 预报实践证明,造成我县夏季较大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系统的演变。在一般情况下,高原和西北地区的低槽24—48小时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