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自然雷电与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郭虎  熊亚军  付宗钰  扈海波 《气象》2008,34(1):12-17
利用1995-2002的LIS/OTD卫星雷电资料(以下称自然雷电)及1995-2005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雷电灾害资料,对北京市自然雷电和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雷电灾害的日变化与自然雷电的日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两者不一致处主要与人们的出行生活规律以及电子设备与仪表的启用、关闭等有关.雷电灾害与自然雷电的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秋、冬三季较少,夏季较为集中.北京市自然雷电与雷电灾害的区域分布很不一致.自然雷电较多的北部偏远郊区雷电灾害并不频繁,相反,自然雷电较少的城区反而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域.结合北京市各区县的人口和经济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然雷电只是北京市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之一,北京市雷电灾害的发生还受到人口密度及经济特征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该对防雷保护系统因雷电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系统的雷电防护级别,划分防雷保护区,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安全、合理、经济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系统,将雷电能量限制到信息系统所容许的安全范围之内,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雷电统计数据的等值线模型构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岚  贾珺  唐小新 《气象科学》2009,29(4):541-545
通过分析规则格网雷电统计模型的建立,提出了基于此规则格网统计模型的等值线模型的建立方法,选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建立起某一区域的雷电统计数据的等值线模型,进而在地图上形成雷电统计数据的等值线分析图.对雷电分布的时空规律研究、雷电风险评估及雷电防护设计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在深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逸  陈丹青 《广东气象》2002,(Z2):32-33
深圳市是一个雷暴多发地区,每年平均雷暴日高达70天,最多年份可达103天.2001年,深圳市气象局为加强对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指导工作,投资引进了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系统全天候监测深圳市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大部分地区雷电的发生、发展情况.本文在介绍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对雷电实时定位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姚雯  吕伟涛  孟青  张义军  马明  郑栋 《气象科技》2007,35(Z1):31-34
雷电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是研究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雷电活动特征和建立雷电预警预报新方法的基础.文中论述了雷电监测数据分析系统CAMS_LDAS)的可视化设计原理、思想和方法,并以2005年8月12日北京地区雷电监测资料的分析为例,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产品.该系统不仅能够对雷电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还能综合显示分析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等多种气象探测资料,是研究雷电活动特征及其与各种气象参量相互关系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气象部门雷电轨道方面的工作,包含了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研究开发和管理协调等业务.雷电轨道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雷电防护科技水平,重点是加强对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的研究开发,提高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水平,增强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真正实现防雷减灾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各种雷电的特征及产生机制,详细说明了四川省气象系统采用的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对不同版本的图形显示客户端作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7.
从雷电监测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雷电预警预报、雷电防护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及山东省雷电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7年深圳市雷电灾害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通过对2007年深圳市雷电气候特征、雷电密度分布、重要雷电天气过程分析和雷电灾害情况分析,探讨雷电发生的天气背景以及致灾的成因,为雷电预测预警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舟山群岛雷电活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陈军  蔡萍  陈渭民 《气象科学》2008,28(3):342-347
本文利用舟山市所属定海基准站、嵊泗基本站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舟山群岛的地理特点,对雷电活动重要参量:如雷暴日数、闪电日数、雷暴时数、首次雷暴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年雷电活动日数,逐月平均雷电活动日数,以及逐时雷暴时数等数据,并根据IEEE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地闪密度,发现舟山群岛每年7月雷电活动最为频繁,晚上20-21时达到全天雷电活动的最高峰,年平均雷暴日数明显小于大陆邻近地区等特征,所得结果对雷电预警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单纯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雷电所存在的局限性,指出舟山群岛雷电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雷电日及雷电参数统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更好地应用雷电定位系统的自动监测数据统计雷电日及雷电参数,利用滇中地区1987~2006年49个气象站点雷电观测资料和2005~2006年闪电定位探测资料,在对比分析气象观测雷电资料与闪电定位探测雷电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自动监测雷电日的统计方法--网格法.网格法划分统计区域详细、合理,其雷电日统计值与传统气象雷电日有可比性.长期气象雷电日资料是选定网格大小的参考标尺,滇中地区取0.175°×0.175°网格统计值为其年平均雷电日,取0.3°×0.3°网格统计值为其最大雷电日.用网格法对雷电参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滇中地区雷电日和雷电密度有显著的局地变化特征,地闪密度与闪电强度成反比关系.此结论为防雷工程设计、雷电灾害评估和雷电成因分析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人工观测站雷暴日的记载在雷电防护中的使用价值,通过对2008年雷电产品与同时段泰安观测站雷暴日资料分析发现:雷电产品反映的是一定平面内雷电情况,而观测站雷暴日资料代表了该站点观测到的雷暴情况,受雷声在大气内传导过程中的衰减作用影响,观测员对于那些距离远、强度低及频数少的雷电现象难以有效地判断记载,漏记率高,两者直接比较意义不大.本文以观测站为圆心,对50km以内半径做不同距离划分并统计相应雷电数后与雷电产品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观测站对5km范围以内雷暴的记载与雷电产品无显著差异,人工观测站雷暴日的记载数据可靠.由于人耳的听觉将那些距离远、强度低不易被人们察觉且影响较小的雷电进行了过滤,人工观测站雷暴日资料较雷电产品而言能为研究某一地点雷电情况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焦作市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危险化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雷电对危险化工企业造成的损失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危险化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雷电灾害可能给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会引起社会问题.对危险化工企业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雷电灾害相关数据,为安全、合理、经济地选择雷...  相似文献   

13.
孟青  张义军  吕伟涛  姚雯  马颖  王飞  马明  郑栋  郭虎  熊亚军 《气象》2009,35(4):20-24
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雷电临近预警系统(CAMSLNWS)在北京地区开展的业务运行试验.通过运行测试以及预警结果与闪电监测结果的对比评估,表明:CAMS.LNWS能够稳定运行,定时读取多种探测资料、自动生成并循环显示雷电发生概率、雷电活动区域移动趋势和重点区域雷电危险度等级三种雷电临近预警产品;CAMS.LNWS的雷电发生概率预警产品具有较高的命中率,能够较好地对0~30min内可能发生闪电的区域进行有效预警;随着预警时间的延长,CAMS.LNWS的预警效果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闪电定位和雷达资料进行雷电临近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LD- Ⅱ 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雷电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的风暴信息,研究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叠加分析雷电集中区与风暴,雷电集中区一般对应有风暴,并且雷电集中区中心在风暴中心附近,二者移动方向基本一致,移速接近,因此通过匹配雷电集中区与风暴,采用雷电集中区将随其所匹配的风暴一起移动的思路,利用风暴追踪技术,对雷电集中区进行临近外推,从而实现雷电的临近落区预报.通过对2009年强雷电天气的临近预报结果进行网格点对点评分,雷电半小时预报命中率达到87%,成功率为63%.1小时预报命中率达到76%,成功率为51%.为雷电的临近预报提供了一套可业务运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桂林市探空资料和雷暴观测资料对桂林市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环境场参数与雷电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桂林雷电概率潜势预报方程,为桂林市雷电天气的预报提供了客观、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和从雷电环境特点、风险分量和损失类型、风险评估计算等方面对某高层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得到评估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综合结论,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对广东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雷电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全省雷电活动特征,结果发现,2012年全省雷电次数比往年多、密度更大、活动更为频繁,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电流强度分布特征.同时,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2012年全省雷电灾害调查数据,得知雷电灾害事故比往年多,损失更大.对比分析全省雷电活动特征和雷电灾害损失,结果表明两者间有很好的正比例相关特性:雷电次数比往年多对应的雷电灾害损失也大,雷电高发期提前到4、5月份对应的雷电事故也提前在这两个月份达到高峰,这和2012年全省天气异常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天线耦合雷电电磁波信号频谱及能量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天线接收雷电电磁波信号的等效电路,分析雷电电磁波信号的频谱和能量分布规律,提出一种用宽带天线监测雷电流的方法,通过测量雷电辐射源的电磁脉冲在宽带天线上耦合的电压幅值和能量幅值推算雷电流值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宽带天线能准确地监测雷电电磁脉冲和雷电电流值以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论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改进和雷电参数及其活动规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雷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提出对雷电危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雷电临近预警产品评估方法及其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颖  孟青  吕伟涛  姚雯  张文娟 《气象》2009,35(11):101-106
为了适应雷电业务发展的需求,对已经投入业务运行试验的雷电临近预警系统的预警效果做出客观评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开展了雷电临近预警产品评估方法的研究,并开发了配套的应用软件.评估方法通过雷电预警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的对比,得到命中率POD、虚警率FAR和TS评分三项指标,实现对雷电预警产品的评估.评估软件的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检验CAMS_LNWS预报雷电活动的能力,还能对预警方法的改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满足雷电业务产品评估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