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介气候模式,讨论以IAP2LGCM模式进行河北地区夏季降水预测试验情况。试验采用AGCM保持初始SSTA不变、模式系统误差订正以及集合预测等进行,得到比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简介气候模式,讨论以IAP2LGMC模式进行河北地区夏季降水预测试验情况。试验采用AGCM保持初始SSTA不变,模式系统误差订正以及集合预测等进行,得到比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河南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化地图集的编制流程,并通过《河南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实践,分析总结了数字化地图集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ENVIRONMENTALCONSIDERATIONOFTHEACTIVEBOOMINGDUNESINBADAINJARANDESERTINCHINA——RelationtotheSingingSandBeachesinJapanShigeoMIWA...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科学院N.S.库尔纳可夫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是由铂和其它贵金属研究所的普通化学研究室与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所及物理化学部的高压实验室在1934年合并而成。由于上述两个研究所均创建于1918年,所以,该研究所的创建日定为1918年5月11日。由于科学院士N.S.Kurnakv,L.A.Chugaev教授,I.I.Chernyaev院士,N.M.Zha-voronkov,A.A.Grinberg,I.V.Obreimov,Ya.K.Syrkin,G.G.Urazov和I.V.Tananaev等人…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流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DBM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地图控制方式提供数字地图、遥感数据、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图像、声音、文字的输入、存贮、检索、分析和制图,实现了流域基础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家自然地图集Internet版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包括系统的概念设计、系统开发中的WebGIS技术和策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以及系统维护和更新方案等。本系统从概念设计来看分为服务器端软件模块、浏览器端软件模块、国家自然地图集数据库支持等几个部分。系统开发中采取的WebGIS技术和策略有:兼顾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综合型WebGIS策略,基于Java Applet的 WebGIS浏览器开发技术,基于Map Object(MO)的WebGIS服务器开发技术等3个方面。在系统的主要功能特色方面,本文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科学有序的内容结构、清晰精练并带导航的界面、富有特色的信息查询功能、多重表达的地图可视化效果、一定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制图功能。在系统维护和更新方案上,本文从网络技术、数据更新、功能开发3个方面介绍了计划,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图例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党安荣  乔彦友 《地理科学》1996,16(4):370-376
图例库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灵活实用的图例库是研制GIS软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GIS成果图形表达的科学性。借鉴INTERGRAPH/IGDS的图例库设计思想,引入“符合集合”及“操作函数”的概念,从图例库的基本内涵、实体内容及主要操作等几方面论述了作者对图例库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GIS及其在三高农业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强  邹春洋 《热带地理》1997,17(4):354-358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并尝试把PC ARC/INFO应用于三高农业规划。通过实例应用,认为GIS在三高农业规划及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齐清文 《地理学报》1998,53(4):303-313
制图概括一直是地图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又成为国际GIS领域内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制图综合在GI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动制图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制图综合的知识处理的深度不够。本文探讨在GIS环境下实现智能化制图综合的方法。方法要点是:①采用知识推理+数学模型的方法,即将基于专家知识的智能化推理与数学模型处理结合起来,用知识推理引导和操纵数学模型处理,以期达到较理想的结果;②在专家知识规则中贯穿面向地理特征的思想,即包括面向地理要素、面向地物对象-类,面向特殊地理区域等方面的知识法则。本文首先阐述在GIS环境下实现智能化制图综合功能的策略,其次描述知识推理控制下的数学模型操作流程,以及制图综合专家知识库的组织形式;最后阐述各种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综合知识规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   总被引:181,自引:8,他引:181  
在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模型研究中,空间插值可以提供每个计算栅格的气象要素资料。然而,在众多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中,并没有一种适合每一个气象要素的普适的最佳插值方法。本文以全国725站1951~1990年整编资料中的旬平均温度和计算得来的675站的月乎均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PAR)为数据源,选用了距离平方反比法(IDS)、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IDS)和普通克立格法(OK)等3种插值方法,进行了方法选取的探讨。交叉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温度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AE)的排序为IDS>OK>GIDS,其值分别为2.15℃、1.90℃和 l.32℃;在作物生长季节(4-10月),MAE分别 20℃、1.9℃和 1.2℃ ,表明GIDS在温度插值方面更具实用价值;对于PAR,MAE的排序为OK>GIDS>IDS,其值分别为 0.83MJ/m2、071MJ/ m2和 0.46MJ/m2,说明复杂的方法并不必然具有更好的效果。对这2个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温度和PAR的经、纬向梯度和高度梯度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温度的纬向梯度有近似正弦曲线的较强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而冬、春季低;温度的高度梯度年  相似文献   

13.
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述数字地图技术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MGE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流程和特点,进而从地图数据输入/数字化技术(包括地图的扫描输入、数字影像数据的输入处理、航摄资料的立体数字化、地图/GIS数据库的提取4种)、地图色彩库和符号库的制作、地图组版和分色制版关键技术(分为一般地图、影像地图、图-文-图片混排地图等几种类型地图的组版和分色制版,以及一些特殊制图效果的实现技术等)、印刷地图与电子地图的互相转换等方面阐述了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这些技术对于数字地图环境的地图设计、编辑、印前处理等许多方面都有参考作用。最后,本文对于数字地图一体化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不同激素对沙冬青组织培养生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志荣  安力 《中国沙漠》1997,17(2):209-211
以沙冬青无菌苗茎段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对6-BA、KT、IBA、GA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6-BA(1.0mg/L)对芽的分化有利,但不利于芽的伸长生长;KT(0.1mg/L)配合IBA(0.1mg/L)既有利于芽的分化,又可增加芽的伸长生长;GA(1.0mg/L)对芽的伸长生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Z1):29-38
论述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内涵与意义、理论依据、基本环节;阐述了单幅综合地图、综合系列地图与综合地图集的不同表现形式、设计原则与制图方法;论述了综合制图的统一协调的原则与方法,重点阐明了分类分级与图例和轮廓界线等科学内容方面的统一协调,以及其他统一协调的方法与措施,最后分析了在计算机制图与GIS环境下综合制图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GIS互操作中的异质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质环境下的GIS互操作,已成为GIS研究领域中日渐受到重视的问题。异质性是GIS互操作的一大障碍。本文探讨了GIS互操作中的异质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及其趋势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国外陆地表层碳循环OBM、TEM、CASA、CARAIB、DEMETER-1、IMAGE2.0、SIB2等模型进行了评述,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国内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的发展特点:已经从静态模型转向动态模型,综合考虑了动力学特点,并且集成陆地表层碳循环的各个过程,与气候模型耦合研究陆地表层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建立生态生理模型和决定植被对气候反应的植物生态生理机制;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动态响应和相互作用,揭示其中的反馈机制;加强各种情景研究,同时包括人为的影响,尤其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陆地碳存储的影响,预测未来全球陆地表层的动态变化及其反馈;由于遥感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重要的数据来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陆地表层碳循环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这些正是我国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应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NO .1TourismandDevelopmentoftheTouristResouresinUrumqi,China YANShun ,ZHANGChun ming ,QIUJia qi,SHIJia li(8)……………NoiseAnalysisandEliminationforImagingSpectrometerData JIANGXiao guang ,WANGChang yao,WANGChengetal(14 )…………………StudyofImprovingAccuracyforUrbanLandcove…  相似文献   

19.
I.IntroductionTheconceptofecotonehadbeenproposedinecologyandtheecotoneproblemwasdefinitelyputintoresearchprogramgraduallyfromtheInternationalBiologicalProgramme(IBP)(1960s),theManandBiosphereProgramme(MBP)(1970s),totheInternationalGeosphereandBiosphereProgram…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GIS事业的回顾与云南省地理研究所3S中心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的社会化带动和推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GIS的广泛应用表明了GIS在社会中需求地位和价值。云南的GIS同全国一样走过了起步、建设到发展的过程。云南地理研究所的3S(GIS、RS、GPS)中心在云南GIS的事业中占有主要的地位,3S中心的发展方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云南省GIS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在回顾云南GIS发展的历程后提出今后3S中心的发展方向与工作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