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荟萃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地图网开通本刊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河南省测绘局联合研制的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电子地图网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网址为:http://map.henan.gov.cn。该电子地图包含的地理数据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区域1∶25万矢量地图、1∶100的河南省矢量地图、1∶400万全国矢量地图、1∶2000万世界矢量地图;电子地图应用系统还包含了近3000个多媒体文件;文件内容涵盖世界、全国、全国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简介等。(王红闯)唐全国副厅长参加科研院新年联欢会本刊讯元旦前夕,唐全国副厅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段子清和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生产成本高昂、更新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由导航变化数据发现、分析、采集、制作、发布构成的导航电子地图增量式更新闭环服务模式,将公众和导航数据用户等非专业数据生产人员纳入到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维护和更新框架,可以提高数据的现势性,而且大大地降低生产和应用成本,为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强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面站导航电子地图是操作员用来监控无人驾驶装备的唯一平台,也是进行线路规划和自主决策的重要信息源。现有的导航电子地图一般存在价格昂贵、对高程数据支持不足以及依赖互联网等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OpenStreetMap的地面站导航电子地图实现方法。首先,利用原始OSM数据搭建地图瓦片服务后台;然后将90 m SRTM高程数据处理成地形阴影和地形颜色渐变栅格文件;针对每个栅格文件,在瓦片服务后台的样式配置文件中添加相应图层并定义其渲染格式;最后,在地面站软件中实现地图客户端模块,向瓦片服务后台请求瓦片,并显示在地面站界面上。利用该方法实现的地面站导航电子地图可以提供0~18个缩放级别的中国范围的数据,显示0~13个缩放级别的立体地形地貌,并且无需互联网支持。本文使用该方法实现了某型无人机的地面站导航电子地图模块,并成功应用该无人机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4.
导航电子地图的更新机制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当前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更新的两种主要方法:离线版本式更新法和在线增量式更新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使用增量更新方法提供车载导航电子地图在线增量更新服务的ActMap(Actual and Dynamic Map)系统及其所采用的相关更新机制和技术方法。最后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的比较,指出在线增量式更新方法是导航电子地图更新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地图研制的实践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我国电子地图的研制作了概述,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全文共分3个部分:(1)我国创作的已出版和制作的电子地图和电子地图集可区分阅读型、交互型和网络型3种;(2)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电子地图模型,建立电子地图图层创作模版和电子地图软件系统(EA-World)的开发,以及总结了电子地图设计的一些问题;(3)分析了电子地图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开展现代地图学理论研究,指导电子地图的创作,开展网络地图学研究,实现地图信息共享:以及进一步进行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和设计研究,提高电子地图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理信息产品日益广泛的应用,生产者如何定义产品,用户又如何陈述对数据的需求亟需一个准确的技术描述,即数据产品规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标准的介绍,阐述了采用ISO/TC21119131《Geographic information-Data product specifications》(《地理信息-数据产品规范》)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依据该标准简要介绍了数据产品规范的定义,并以北京市导航电子地图为例,描述了该数据产品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通过云平台进行部署和发布,可以使得其应用于政府部门和社会的空间数据服务更加高效和稳定。然而,把对应的地图信息挂载在云平台供应商处同时也加大了防止电子地图被盗用的难度。本文针对"天地图?广东"的电子地图瓦片,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鲁棒性、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数字水印算法,在寄存云端和公开发布的电子地图中隐藏生产单位版权的数字水印图片,藉此来跟踪、抵制"天地图"图片数据的非法流通,非法复制,有效地保护数据生产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导航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与载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电子地图的多尺度显示目的就是在导航终端有限的屏幕容量下,形成适宜载负量的地图.本文在对导航电子地图载负量指标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导航电子地图用于显示的道路形状数据、背景数据、地名数据,按照每一类要素的几何大小或重要程度再分为若干级别,利用分级显示技术,计算出导航电子地图各级显示尺度下的合理载负量,使导航电子地图在多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自行开发的“MAPGIS”系统。它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吴信才教授为首,在MAPCAD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的基础上,对地图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MAPCAD包装而成的。目前,在MAPGIS原型上、又完成了MAPTUBE(管网管理系统)、MAPGPS(警用电子地图系统)、MAPTOUR(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水印对于电子地图版权的保护十分重要,开展可视水印的去除研究有助于从攻防对抗的角度评价可视水印的有效性,进而提高电子地图可视水印的抗攻击研究水平。针对已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可视水印去除方法存在训练样本量大、效率低、可视水印去除后有残留或要素丢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电子地图可视水印去除方法。该方法的模型主要由一个生成器和一个判别器组成,其中生成器采用U-Net结构,保证去除可视水印后生成的地图区域的真实性,判别器则采用基于区域判别的全卷积网络,通过对抗训练来区分生成的地图瓦片与真实地图瓦片之间的差异,使得可视水印去除后重建的电子地图更接近真实地图。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训练速度比基于全卷积网络的算法快4倍,能够去除文字、彩色图像及二者混合等模式的可视水印,可实现Google、高德、百度等国内外地图厂商提供的导航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多种地图瓦片上的可视水印批量去除,无需人工干预,且水印去除后的地图瓦片与原始真实地图瓦片有着良好的结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网络电子地图生成是以要素进行组织的,在表达地理实体动态变化、关联关系以及多粒度特征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旨在解决现实世界到对象所组成的事物空间之间的映射这一科学问题,为时空实体的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展示地图要素间复杂关联、多维动态等特征提供了模型基础和数据保证。本文将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引入网络电子地图生成当中,渐进得改变了以往网络电子地图依靠图层数据生成的模式,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概念、模型框架以及数据存储与管理方式,提出了2种网络电子地图生成方法。一种是利用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重建图层,为现有网络制图工具提供“中间件”,使其能够调度和使用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另一种是将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和地图符号进行绑定,使网络电子地图不再依赖于图层而能根据多粒度时空对象动态更新,同时便于将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结构等非结构化属性特征进行可视化。同时,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2种方法的可行性,为多粒度时空对象在网络电子制图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2.
鉴于电子地图数据现势性在导航中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一种导航地图实时增量法。该方法能够根据导航仪历经路径所观测到的交通建设变化状况,实时修正、增加或删除地图底层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同时,还具备自动记忆与标识驾驶者行驶路线的智能化与优化功能。观测信息的采集由导航仪外接图像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器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长沙高新区为例,探索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原则及内容。研究了利用航空摄影数据更新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采用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方法更新重要地理信息要素,利用电子平板及外业电子调绘的手段更新地名地址,结合更新内容探索了1∶1000矢量数据集、矢量电子地图和影像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化测图是用现代测量仪器(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GPS等)进行实地数据全解析采集得出坐标.经计算机处理得出电子地图的测图方法。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以计算机、卫星定位系统、光电测距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改变了过去白纸成图的作业模式,以精确、高效的特点适应于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要求。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多用途的GPS数据前端采集技术,和白纸测图相比数字化测图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以道路网为核心,提出了一个通用导航电子地图概念模型,并在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面向嵌入式数据库的导航电子地图组织方法。在本模型中,道路网被划分为通过线性参考互相联系的几何基准、逻辑网络和事件集三个模块,并采用分层、分区域的数据组织模式,体现了经典GIS-T模型和主流导航电子地图物理存储格式的主要优点。为了建立具有较高访问效率的导航数据库,提出了导航电子地图各个模块在嵌入式数据库中的组织策略,并着重介绍了利用数据聚集和HASH索引机制存储逻辑网络的方法。通过在嵌入式数据库SQLite中进行导航电子地图组织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导航软件开发的实验,该导航电子地图组织方法被证明具有较好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局属动态     
正青海省电子地图浏览系统(政务版)正式上线10月25日,由省基础地理局研发的青海省电子地图浏览系统——政务版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实现了手机到超大屏的自动适配,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查阅地图产品。系统包含最新出版的2017年青海地图册,以及地图见证青海发展60周年和青海省经济地图集等政务用图,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信  相似文献   

17.
导航电子地图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析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特点和质量特性入手,给出导航电子地图生产过程中从检测标准、质控设置、检验手段到质量改进的质量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时空数据模型分析提出一种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技术。首先根据传统的导航电子地图格式设计基本的导航电子地图的交换格式和分层分块的物理格式;然后使用增量包设计对实时导航信息的属性关系和空间关系进行增量存储,并根据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服务框架设计了增量模式的数据编辑与检查;最后针对更新后的分块数据采用局部拓扑构建的方法,在编辑导航数据的同时维护导航数据的拓扑关系。增量更新技术平台的实现进一步验证了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游业发展趋势和移动旅游信息服务研究进展,应用位置服务(LBS)、移动互联网(M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的线上线下智慧旅游移动服务模式研究,旨在实现基于景区导视标牌、手绘地图、智能地图自助终端等扫描预先配置的二维码信息,结合智能手机微信端的导游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实时的电子地图、定位导航、导游导览、导购预订、虚拟旅游、AR体验等服务,经在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地实际应用,证实该模式切实可行。研究表明,基于景区导视标牌和手绘地图可实现线下便捷式导览、基于微信平台可实现线上智慧旅游移动化应用,线上线下结合运用既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便捷度和满意度,又有利于旅游管理者获取游客互联网大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电子地图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电子地图集”是我国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集成,是以地图、文字、数字、图表等多种信息表达手段,全面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基本现状和趋势的科学参考图集。它可以实现对人口数据的输入/输出、分类、存储、查询、统计、制图、分析和管理,提供给决策者和研究者分析人口问题和制定人口政策的辅助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图集的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内容组成等。在总体设计上,提出了以电子地图制作子系统、图集管理与集成子系统、图集浏览查询子系统和人口数据查询子系统为四大主要部分的系统结构,并进而对系统中的主要模块进行了介绍.如专题制图符号模型、数据库的目录树管理、电子地图集的管理与集成,通过这些模块,分析了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流程;在图集内容上,在分析“五普”数据和我国人口实际国情的基础上,选取涉及十项主题(环境、人口分布、性别与年龄、人口变动、民族、家庭婚姻、生育、教育、就业、住房)近200幅地图组成图集的内容,反映我国人口的基本现状、动态变化、地域分布、结构构成等;最后,给出了使用不同制图符号建立的人口地图实例,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项人口指标的区域差异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