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32年昌马地震构造力学特征探讨郭万武,张范民,邢成起,温增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DISCUSSIONONTHETECTONOMECHANICFEATURESOF1932CHANGMAEARTHQUAKEMs7.6¥GuoWanwu;...  相似文献   

2.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定计划莫斯科中心及其近期活动全球地震危险性评定计划(GSHAP)由隶属于国际岩石圈委员会的项目执行委员会负责协调实施,总协调人是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贾尔迪尼(Giardini)教授,总部设在罗马。莫斯科是GSHAP区域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场地地震危险度评估专家系统”课题组6年工作的主要成果和智能辅助地震区划系统IASHES的组成及测试结果,着重叙述了潜辰源区两级划分的思想,A级潜在辰原区地震活动趋势估计和B级潜在震源区划分及震级上限判定所依据的专家知识,以及适用于专家系统的B级潜在震源区加权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地震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典型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研究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地震动效应。首先,统计分析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中的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再利用201个工程场地的钻孔资料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得到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转换系数Ka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的值,大震水准下更为突出。因此,如在北京地区直接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的调整系数,可能会低估北京地区中硬场地的地震动放大效应,降低抗震设防标准。最后指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转换系数明显具有区域性,应根据详细的场地地震动效应研究结果,合理地确定场地地震动转换系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GIS技术建立工程地震地质基础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地震地质》1998,20(4):150-442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将GIS技术应用于东南沿海地区工程地震研究,以GIS工具软件Mapinfo及Arc/info为软件开发平台,初步建立了东南沿海地区工程地震地质基础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查询、空间特征相关分析等功能,为工程地震研究中各类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上,9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震发析软件ARS将作为数字地震记录分析的常规工具的一个候选者。为使台站分析人员较快地掌握ARS的使用方法,本文简述了用ARS进行大震快速反应,针对震相到时、振幅及损角频率的测量的最低限度的操作步骤,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玄武岩中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平  陈献程 《地震地质》1995,17(3):274-276
玄武岩中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初析胡平,陈献程(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水库诱发地震是人类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后产生的地展现象。它所达到的最高烈度往往远超过相应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因而对工程及库区居民安全造成严重的灾害(如中国新丰江  相似文献   

8.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9,21(5):554-55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1.66lg(…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液压质量控制系统(简称HMS)控制底层柔性结构地震反应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了HMS系统工作特性与受控结构地震反应特点,揭示了HMS系统的控制机理及其控制规律。试验证明,HMS系统对底层柔性结构抗震控制十分有效。本文的试验研究为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尊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之所以要进行概率地震危险性(PSHA)是因为存在有地震的威胁:本区域内的活动震源可能产生一个中等以上地震。该分析考虑了大量的地震和地面运动,得到一个表示所有事件的地震危险性的总体描述。在进行设计、分析、新改进或其他地夺危险性决策时,常需要一个单独的“设计地震”,因此地震影响常由单一的震级、距离或者还有其他的参数来表示。这里就允许模拟附加的地面震特征。如持续时间、运动的不稳定性和稳定和特定的脉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