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上地幔过渡带是上、下地幔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场所。上地幔过渡带属性为推测地幔温度,其化学组分以及地幔对流等相关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本文回顾了对上地幔间断面的认识过程,简要介绍了近年来随着高温高压实验技术提高,地震学研究对上地幔过渡带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地震波速度是认识地球深部状态和过程的主要观测参数.利用地震观测获得的速度结构图像讨论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首先需要确定地震波速度图像能反映哪个时期构造事件的影响,这是地震波速度结构图像的时效性问题.立足于岩石物理实验依据,本文建立了上地幔温度-速度对应关系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上地幔高温和低温异常的演化过程,并对中国东部上地幔动力学过程进行探讨.模拟结果显示,高温异常体的演化时间受异常体尺寸和上地幔黏滞系数控制,而低温异常的演化时间受尺度控制,与上地幔黏滞系数几乎无关.温度异常尺度越大,可被追溯的时间越久;但高温异常的保留时间远小于低温异常.考虑地震学观测的分辨率为100km,尺度为500km×300km的高温异常能持续被地震学观测20Myr,表明中国东部上地幔地震波低速异常可能反应新生代以来的热事件;而300km×120km尺度的低温异常持续时间可达~192Myr,表明中国东部地幔转换带地震波高速异常可能代表停滞的古太平洋俯冲板片.  相似文献   

3.
正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青藏块体东北部大型边界变形带,地处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交汇处,是新构造时期以来较为活跃的地质构造单元,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产物。由于缺乏浅地表、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信息,目前对这种大规模地壳运动的具体成因以及由碰撞引起的地壳和上地幔形变仍未有定论,这也是当前地震学和地球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地震参数的测定中,对于震中经纬度和震源深度的测定,简称地震定位。地震定位的研究,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应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在地震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地震学本身观测系统的改进,才使得地震定位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地壳和上地幔的研究成果也逐步用于改进地震定位的方法,这对提高地震定位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作者出席了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可控源地震学委员会于1983年8月在瑞士举行的第四次工作会议,他们根据会议的情况,概述了世界各国人工地震测深工作的现状。作者还介绍了我国的地壳——上地幔深部探测工作的两个特点,并为了推进此项工作而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壳上地幔的应力场问题,是固体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地震学等研究领域中的最基本问题。近十几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卫星重力数据反演地幔对流模式和壳下应力场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汇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在地震观测系统中大量使用了数字仪器,因而使数字地震学得到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数字地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地震震源过程、地壳和上地幔的应力状态中所取得的成就。作者提出应开展岩石层和震源的数字地震成像的研究工作,并以该项研究课题来带动我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文章对于岩石层和震源的数字地震成像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1 前言近年来地震学领域中“散射”一词正逐步得到公认 ,“非均匀”一词也相当流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本文想围绕“散射”和“非均匀”这两个关键词 ,就最近几年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的短波长非均匀性研究状况 ,以及今后的展望作简单归纳。在密切关注该领域短周期地震记录 (周期为 1s以下的近震波形记录 )的同时 ,还要作出分析。2 地壳及上地幔构造的短波长非均匀性2 .1 非均匀构造的模型化试图通过综合分析包括直达波和尾波在内的短周期地震记录搞清地壳和上地幔构造非均匀性的研究正在努力之中。这类研究多是以探明地震波的波长和…  相似文献   

9.
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是研究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重要方法.面波频散对绝对S波速度较为敏感,但对界面结构约束不强;而接收函数对间断面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二者优势互补,通过联合反演,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壳幔内部界面及绝对S波速度结构.近十几年来,随着噪声地震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宽频带地震仪的架设,该联合反演方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应用.为了便于梳理该研究方向的脉络,本文分别回顾了面波频散与体波接收函数的方法原理及其在壳幔结构反演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二者的联合反演方法,以及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联合反演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加入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对反演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克拉通地区发育的岩石圈中部不连续面(Mid-Lithosphere Discontinuity, MLD)对于理解克拉通的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非洲南部的卡普瓦尔克拉通(Kaavpvaal craton)较为稳定,是研究MLD地震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的一个重点区域.本研究基于多个地震台网105个台站记录的700多个地震事件的面波波形,通过Rayleigh波和Love波成像,构建了非洲南部地壳与上地幔的三维剪切波速度与径向各向异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卡普瓦尔克拉通的地壳与上地幔呈现相对高速异常,其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LAB)出现在约220 km深.另外,我们在卡普瓦尔克拉通岩石圈内部约100 km深观测到一个速度突变面,可解释为MLD,并在MLD下方观测到低速层.而各向异性在上地幔的垂直方向上并未显示明显的区域性突变,似乎暗示MLD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更为复杂.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测卡普瓦尔克拉通MLD与上地幔低速层的成因可能与温度密切相关.而镁值成分异常或岩浆侵入则会局部的改变该克拉通(尤其是其北部)上地幔速度.针对MLD与上地幔低速成因的研究还需结合更多的地球物理数据和岩石实验...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东盆地的深层地震反射波和地壳构造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构造,对研究地震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的深部背景,以及划分地震活动块体和探讨地震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地壳构造的研究,又是与地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1909年,莫霍洛维奇在近震研究中,首先发现了地壳与上地幔分界面的首波,其覆盖层的平均速度 =6.3公里/秒,界面速度Vd=8.0公里/秒(简称M界面)。后于1923年,康拉德(conrad)也是根据天然地震资料鉴别出一个平均速度为=5.4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介梅世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1952年四川重庆大学物理系毕业1960年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地震学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曾从事历史地震、地震烈度与地震危险区划研究.60年代前期从事地震波、地壳与上地幔构造研究.邢台地震后即转入...  相似文献   

13.
地壳上地幔探测是地球物理学的基楚工作,为了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国家地震局组织多年从事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工作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编写了《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一书。目前该书已由地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上地幔顶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上地幔顶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上地幔项部折射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上地幔顶部折射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阐述了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极地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归纳总结了在南极开展地震学研究中的各种主要方法及其研究成果,较全面地介绍了南极地震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首先对南极地震活动性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别介绍了利用面波和体波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主要成果,最后从地震各向异性的角度归纳介绍了南极大陆部分区域面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表明,南极大陆地震活动性较低、地震强度较小,仅在横贯南极山脉区域、维多利亚地、阿黛利地、威尔克斯地等有较明显的地震活动; 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东南极和西南极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区域,东南极地壳和上地幔地震波速度偏高,西南极则偏低;上地幔各向异性较为明显并普遍存在,且西南极各向异性强度稍高于东南极克拉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地震学首先在欧洲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地震活动水平总体上来看不很高,因此长期以来欧洲国家(苏联除外)地震学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地震波传播、地壳、上地幔和地球内部结构等问题,如有名的莫霍面就是南斯拉夫地震学者莫霍洛维奇在1909年发现的。60年代以来,又逐渐开展了用地震学方法侦察地下核爆炸问题的研究。近十几年,由于国际上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加之最近几年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连续发生了一些破坏性地震,在  相似文献   

17.
国际可控源地震学委员会会议于1983年8月7日~14日在瑞士苏黎世附近举行。会议的组织者是苏黎世高等技术学校所属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是米勒。该委员会是于1968年在苏、美地震学家倡议下建立的,迄今已有15年。从1971年起,该委员会加入了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自1975年起该委员会的主席由瑞士的米勒和苏联的科斯明斯卡娅担任,学术秘书是瑞士的安索尔格。该委员会每2~3年举行一次专门工作会议,解决与用地震测深法研究地壳结构和上地幔有关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孝德  林传勇 《地震地质》1997,19(4):26-320
山西大同第四纪玄武岩中含有少量小型的幔源包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反映了上地幔条件下至少有两次变形事件;包体的平衡温度为900~1050℃,平衡压力为1.1~1.7GPa,对应的来源深度为40~60km。由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推导的上地幔流变学参数表明,该地区上地幔符合大陆拉张带上地幔的特征。在第四纪时期,该地区上地幔仍然继续其底辟上涌过程  相似文献   

19.
欧亚地区均衡残差大地水准面和上地幔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计算了欧亚地区均衡残差大地水准面.基于地幔热对流的内负荷理论和最新全球层析成像结果,探讨了欧亚地区中波长均衡残差大地水准面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波长均衡残差大地水准面主要受上地幔粘滞度和岩石层强度的影响,进而得出欧亚地区一些古老地盾和构造稳定地区的上地幔与年轻山脉及构造活动地区的上地幔结构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是占老地盾和构造稳定地区,如波罗的海地盾、中西伯利亚地台、东欧等区域,冷却的上地幔已穿透地幔较深,上地幔与岩石层之间耦合较好;而年轻山脉和构造活动区,如帕米尔、天山、贝加尔活动带、青藏高原、日本海周围地区,在上地幔可能存在着热物质即粘滞度很低的软流层,上地幔与岩石层耦合程度较差,甚至有可能解耦.从欧亚地区上地幔属性的差异,可以解释该地区的一些地球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芬诺斯坎迪亚地区及邻近地区建立了一个地壳及上地幔的三维地球物理模型。这个模型采用地震学结论、重力场和热流量数据进行组建。根据地震学数据得出的地层以及P波速度在这些地层中的分布,定出基本的初始地震模型。而速度、热产生和密度之间的关系的经验公式用来将地震模型变换成热学模型与密度模型。在变换过程中,压力与温度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已经搞清楚并已加入计算。在解决地热和重力数据的反演问题时,使用速度、热产生和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