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地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继民 《海岸工程》1992,11(2):53-65
本文是海洋大学地质系及河口所首次对黄河三角洲进行地基工程地质研究的成果。通过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取样、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试验与实验室分析:静三轴和动三轴剪切试验、土工试验、粒度与粘土矿物分析以及结构研究等方法,测试了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的工程特性(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指标,并对其地基容许承载力、液化性、稳定性及地基处理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软土作为一种不良土体,在黄河三角洲分布比较广泛,其工程特性一般表现为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以及渗透性低等,易发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黄河三角洲北部区域的河口区,软土的工程特性及空间分布目前尚未有系统分析研究。基于最新的较系统的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资料,对河口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各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及参数间的相关性,就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的成因、厚度、埋藏条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措施提出了建议。黄河三角洲北部河口地区的软土具有典型的软土特征: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等,其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变异系数较小,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研究区85%的面积范围内发育软土层,软土层由近饱和或饱和的黏性土、淤泥及淤泥质粉土组成,属滨海相与三角洲相软土。该地区地基处理宜采用桩基法、排淤换填法、堆载预压法、电化学加固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依托广西钦州港区某大型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实践,开展8 000和15 000kN·m能级强夯置换处理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基于强夯置换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测试、强夯置换前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强夯置换后钻孔检测及静载试验结果,对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能级强夯置换后,地基承载力均明显提高,土体工程特性得到改善,置换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均大于200kPa,变形模量分别大于20和15 MPa,满足地基处理设计要求;8 000和15 000kN·m能级强夯置换第1遍强夯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分别为6~7d和为7~8d;8 000和15 000kN·m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约为8.0和9.5m,水平振动影响安全距离约为18.0和25.0m;强夯置换后,置换墩体与墩间土间存在明显的不均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强夯置换后地基土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烟台市芝罘湾软土地基工程地质特征及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芝罘湾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芝罘湾软土地基类型与工程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依据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取得的大量数据,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对研究区土体工程地质层进行了系统研究,依据(1)沉积时代、成因类型和形成环境;(2)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3)工程特性指标等3个方面,对研究区地表以下50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分层排序,将研究区土体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并对各层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研究区软土、盐渍土的分布范围、物理力学性质等;对研究区地基土液化等级、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区7度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液化严重区和中等区主要分布在潍坊港北部莱州湾海域及东营市东部一带;轻微区和不液化区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南岸、东岸一带。盐渍土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滨海平原区。研究区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以弱腐蚀和微腐蚀为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强腐蚀和中等腐蚀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海域及其西岸、南岸一带,弱腐蚀和微腐蚀主要分布在莱州湾东岸。  相似文献   

6.
作为海岸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多半是由松软的海洋沉积物构成的。而作为特殊土的海洋沉积物则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由于地基的强度很低,在海洋水动力及地震作用下常常发生地基变形和滑动,致使建筑结构物发生倒塌毁坏等事故,给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海岸工程建筑物建筑过程中必须重视地基安全稳定问题的研究。为保证海岸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应着重研究解决海岸工程建筑物几  相似文献   

7.
CFG桩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已越来越广泛应用,针对大型炼厂工程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开展了CFG桩施工前后的标准贯入、重型动力触探及施工后的单桩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基于标准贯入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了CFG桩对桩间土的影响。以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对大型油罐CFG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并与理论估算进行了对比。此外,建立了CFG复合地基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对桩身6m以下不同厚度的软土夹层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验证现场试验结果,得出一些结论。标准贯入和重力动力触探试验结果揭示CFG桩对桩间土未有明显的挤密效应;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桩身10m以下软土夹层不会明显影响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8.
工程中常涉及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及桩端阻力qpa,作为同量纲的地基指标,对同一土层后者往往要比前者高得多。运用梅耶霍夫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了随基础埋深的加大地基土破坏形式的变化,对浅基础及桩基础破坏形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桩端承载力特征值qpa作了对比。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建立及区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桩端端阻力特征值的物理概念,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单位日渐关注并加强了各海域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渤海石油公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力学研究所、海洋局一所、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山东海洋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部门,对渤海湾沉积物工程特性及井位稳定性进行的调查试验研究得到长足的进展。对黄河口的调查研究也是引人注目的,其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局部扰动地层工程特性与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浅地层剖面声学探测资料,发现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存在局部扰动地层,扰动地层多与负地形相伴生,地层扰动最大深度可达5m。通过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局部扰动地层和其周围正常地层的工程地质调查,对比得出扰动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好于周围正常地层。结合已有的水槽试验研究,认为海底浅表局部扰动地层的形成及其工程地质特性的变化是由波浪导致局部土体的振荡滑动造成。  相似文献   

11.
郑继民 《海岸工程》1992,11(3):43-53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研究结果,对现代黄河口潮间带的地貌类型和潮坪进行了划分和描述,并对不同地貌单元的沉积层交化规律及地基工程地质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炎保  刘璠 《海洋工程》2006,24(3):124-130
简要介绍2005年9月在韩国举行的第三届亚太海岸会议(APAC2005)论文概貌。分析会议论文内容和特点,从而透视亚太海岸工程研究进展。会议论文特点可概括为:波浪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密切结合,海岸灾害和环境研究,海洋动力因素观测与预报关注恶劣海况、海况变化和预报精度,泥沙运动与河口海岸演变注重机理研究,海岸动力特性数值模拟新发展,波浪-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关注随机性和地基土特性研究,工程案例与其他。初步讨论了我国这一领域发展水平及主要差距。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程地质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工艺,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确保密封系统的密封效果,减少膜下真空度的损失,是应用真空预压技术处理港口吹填区大面积软土地基的关键。结合威海港威海湾港区新港作业区的工程实例,对应用真空预压技术进行港口吹填区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等做了详细论述,并实时监测了真空预压过程中膜下真空压力、孔隙水压力、表层沉降及分层沉降等的变化,掌握其发展规律,用于判断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通过对各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提高该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效果的相应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据莱州湾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取得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工程地质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将研究区陆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Ⅰ)、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Ⅱ)和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Ⅲ)。在综合归纳莱州湾海域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研究区海域部分划分为3大工程地质区,即鲁东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Ⅳ)、西部黄泛平原及滨海平原工程地质区(Ⅴ)和莱州湾中部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会议的主要成果,以90年代工程地质学与国民经济发展为主题,讨论了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岩体工程地质、土体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及各类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河口及渤海中南部沉积物工程特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Kasten取样器从黄河口及渤海湾中南部海底沉积物中取样,对样品通过土工性质、微结构研究以及粘土矿物分析,阐明本研究区三维空间展布的海底沉积物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地质规律,论证水动力作用和斜坡不稳定性对工程特性和微结构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沙群岛珊瑚礁岩体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是发育于海洋环境之中、由造礁珊瑚和生物历经生物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在南沙群岛珊瑚礁体上,水动力作用和沉积类型、地形地貌都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因而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亦具有分带性。在珊瑚礁海洋水动力环境分带的基础上.研究了南沙群岛珊瑚礁的剖面结构、内部结构和浅地层结构特征以及工程地质分层和岩性,将珊瑚礁岩体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和5个工程地质相带,并对各分带的工程特性及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闽东南沿海地区淤泥土的地震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秉松  雷土成 《台湾海峡》2000,19(2):125-131
本文以工程抗震为目的 ,综合分析沿海地区淤泥土的生成环境、物理力学性质和地震工程地质特征的区域分异等因素 ,考虑特征显著、便于使用 ,将本区淤泥划分为两大类 ,研究它们的分布、特征 ,从而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淤泥软土地基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公路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公路工程地质资料,为有效利用这些资料,需进行工程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系统建设以山东省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程地质资料数据特点,基于ArcGIS Engine为开发平台,采用VB.net语言,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工程地质信息的空间与属性查询管理、钻孔柱状图和剖面图的自动生成、土石方量的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和电子沙盘虚拟观测等功能,为工程地质资料管理和拟建公路设计提供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2年在西沙海槽东部海域获得的25个重力柱状样的土工试验分析,以及以南海北部陆坡区浅表层土为试验介质的含水合物细粒土的力学特性模拟试验结果,对西沙海槽东部海域浅表层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含水合物细粒土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西沙海槽东部海域浅表层土土质类型单一,主要为高液限粉土,粉砂含量较高,黏粒含量次之,砂粒含量极少。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陆坡斜坡及北槽坡区与槽底平原和南槽坡区浅层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差异显著,而垂向上各区浅表层土的工程特性无显著性差异,整体为一高含水率、高塑性、高压缩性和低抗剪强度的软弱高液限粉土层。以细粒土为试验介质,不同水合物饱和度土的土力学特性有较大差异。低饱和度的土表现为两次塑性破坏,而高饱和度的土仅表现为一次塑性破坏。水合物细粒土的黏聚力值随饱和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内摩擦角随饱和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