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端,总面积约42500平方公里,是我国垦荒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区第四纪的研究曾长期处于空白,有关专门论述很少。本文系笔者于1974和1976年参加该区野外调查所获有关资料的初步整理,谬误之处望指正。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处我国北部边疆,过去这一地区地质研究程度较差,少而零星,且不系统。通过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该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发现该区泥盆系出露比较齐全,层位连续,含有极其丰富的化石,是我国北方研究泥盆纪地层、古生物的有利地区之一。笔者参加了该区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亲自参加测制了地层剖面。经分队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华北和东北地质研究所有关同志提供了化石鉴定资料,我们对该区泥盆系重新进行了划分,分为三个统(上统、中统和下统),并新建立了六个组。现由老至新  相似文献   

3.
较系统地总结了几十年来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研究的成果,以三叶虫化石为主对该区奥陶系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同时厘定了本区腕足类化石组合和笔石等重要化石层位,为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与我国华南、华北标准地区和其它地区以及与世界各区的对比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研究该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较系统地总结了几十年来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研究的成果,以三叶虫化石为主对该区奥陶系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同时厘定了本区腕足类化石组合和笔石等重要化石层位,为兴安岭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与我国华南、华北标准地区和其它地区以及与世界各区的对比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研究该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我国西部周边毗邻地区主要褶皱系及该区的火山-成矿建造特征、演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规律。指出该区与火山活动有关金属矿产是丰富的,主要有铜、铅、锌、铁、金、钼和铀等。成矿时代有7个,主要分布于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天山、中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北印度地区。该区构造-火山-成矿建造的演化趋势与时空分布规律表现了从晚前寒武纪至新生代、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至阿拉伯海北海岸的3个有序演化。在对比我国有关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之后,提出了我国有关地区的一些找矿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6.
张振强 《辽宁地质》2000,17(4):263-266
与我国相毗邻的蒙古、俄罗斯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现促进了我国对额尔古纳-满洲里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铀成矿条件的研究。在野外调研、样品分析及资料综合整理基础上,本文从火山岩的火山喷发旋回与演化、岩性组合、岩石铀含量、岩石化学及火山岩形成环境方面分析了该区中生代火山岩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与国内外产铀火山岩特征相似,成矿地质条件超优越,是我国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极具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东天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远景区,蕴藏着金、铜、镍、钼等矿种,其独特的地理特点非常有利于遥感找矿研究。在分析黄山地区多金属矿床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ETM影像进行遥感找矿研究,拟建立适合该区的遥感找矿模式,实现该区快速、节省资源勘探目标。研究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对影像进行滤波处理提取区域构造信息,确定找矿远景区;进而利用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岩的ETM双峰波谱特性,采用比值主成分变换技术对已确定的成矿远景区进行蚀变信息提取,从而缩小勘探范围,确定勘探靶区,在此基础上建立该区多金属矿床资源勘查的遥感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巴丹吉林地区位于我国北边,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相毗邻,它包括弱水河以东、巴丹吉林沙漠及其以北的地区(图1)。由于地域偏僻,该区地质研究程度颇低,只进行过一百万分之一的区域地质测量,从未有过关于寒武、奥陶系的报导。1977—1978年,由宁夏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和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部分地层古生物工作者组成的地层小组,对沙漠以北的古生代地层进行了调查,首次在该区发现了富含动物化石的寒武系和奥陶系,现将其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西南“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省,也是块状硫化物矿床三大主要成矿省之一。保山地区位于“三江”“蜂腰”构造南部散开端,因其在地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构造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们并未把该区作为探寻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点。最近,通过对保山北部核桃坪矿集区的初步研究,发现该区的矿床具有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典型特征,并存在多元矿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天山东段—北山地区是我国金矿的分布地区之一。到目前为止,该区已发现金矿(化)区5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被称为含金石英脉型,少数为伴生金及近年才引起注意并开始工作的断裂蚀变型金矿,另外还有砂金矿。笔者从1978年起在研究该区构造体系和矿产的分布关系时,涉及到了金矿,发现构造体系和矿产分布之间有某些规律性,现将其整理成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彭州市白鹿乡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州白鹿乡地区须家河组含煤地层大片分布,本文通过该区洞子沟比较完好的须家河组地层剖面的研究,对该区及近邻地区须家河组的分布、岩石组合特征、横向变化进行讨论,以便对须家河组的形成环境及含煤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更有助于该区地层层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湘西—黔东铅锌成矿带是我国重要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凯里—都匀地区是该成矿带贵州境内中铅锌分布最为集中区域,其铅锌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由于相关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较低、矿床成因认识不清等因素造成该区铅锌地质勘探尚未有较大突破。本文总结了该区铅锌矿化特征、铅锌资源潜力和控矿因素等,认为今后地质勘探提供思路和依据。研究表明,凯里-都匀地区铅锌矿床与典型MVT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地层岩性(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白云岩)和构造(背斜和NE向断层)是最重要控矿因素,Pb、Zn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找矿标志之一,牛角塘地区、独牛背斜核部和龙井街—柏松地区是该区有利铅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川藏金沙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尽快开发利用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构筑我国新的大型有色金属矿业基地,是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体系的战略举措,对加速川西一藏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该区探明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找矿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极大地改善了该区的交通、通讯和能源条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尽快规划和建设川藏金沙江地区大型有色金属矿业基地,并为加快基地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北山地区所建立的晚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和剖面。根据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生物组合、地壳运动、冰川作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等,将其划分为四个系(群)和十二个组。分别论述了各群、组的主要特征、重要地层界线及时代划分与对比;探讨了该区晚前寒武纪古地理概况。尤其是着重解决了该区长期悬而未决的青白口系问题。提出了该区上前寒武系可分别与我国蓟县和峡东以及苏联的南乌拉尔剖面进行对比.本研究报告是对北山地区上前寒武系研究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经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的评审认为,该报告“较大地提高了研究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是一份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供地质普查勘探、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干旱半干旱区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可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从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对该区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模式。在调控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生物资源,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抑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使该区农业生态环  相似文献   

16.
栾川县黄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耳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内的熊耳山断隆区,该区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是我国主要的岩金矿产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黄沟金矿区位于熊耳山矿集区西部,与该区众多已知矿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矿背景条件。通过对黄沟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在该区初步工作取得的找矿成果,确定该区金矿的控矿构造主要为穿层断裂带及受区域拆离断层控制的缓倾滑动破碎带,主要金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依据控矿构造带的规模和土壤地球化学的异常特征,认为在该区的东黄沟、阳坡根及小黄沟一带找矿潜力较好,前景非常乐观。此外,该区出露的燕山期花岗细晶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是矿区乃至整个熊耳山地区下步找矿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那丹哈达岭地层与地体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正> 位于中国东北隅的那丹哈达岭(实为完达山北段,近年来地质文献中多称为那丹哈达岭),是我国北方唯一出露海相中生代地层的地区。该区森林覆盖面广,全面认识地层有困难;相对出露较多的硅质岩又缺乏大化石;此外对该区构造演化历史的认识也影响了对地层归属的研究。王秀璋(1959)根据放射虫和藻类的研究将地层划分为上三叠统镇江岩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石炭系地层层序和其化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北部(准噶尔及天山北麓)石炭系发育完整,剖面连续,化石丰富,地层层序清楚。该区与甘肃北部、内蒙古、东北北部属同一岩相生物地理区(天山—兴安区),其生物群面貌与我国南方差异较大,除含有北美石炭系的一些分子以外,与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石炭纪的生物面貌甚为接近。因此,该区的生物特征,既具有本身的地方型分子,又兼具我国南方、北美、西欧和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的分子。由于该区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沟通我国南、北方,并与北美、西欧等地标准石炭纪地层对比的枢纽地段。  相似文献   

19.
川陕甘地区卡林型金矿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一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一中生代造山带。川陕甘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三角”地区,该区成矿条件好,金矿床(点)分布密集,成因类型多,规模大,是国内具有大型和超大型金矿成矿条件的成矿远景区。对比区内的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规律,对指导该区面上找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  陈开惠  姬素荣 《地质科学》1979,14(4):322-329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岭村是世界闻名的高岭土产地,高岭石矿物的定名即渊源于此。搞清该区高岭土的成因和矿物组成,对我国粘土矿物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1978年我们对高岭村地区的高岭土矿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认识,报导出来供有关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