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MC桩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按照传统水泥土挡墙稳定性分析方法来计算MC桩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不足,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结合MC桩组合支护结构的特点,建立了新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组合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桩宜布置在组合支护结构前侧,转动点位置宜选取在C桩桩端以上,并可适当增加M桩的长度、宽度以及C桩长度来提高稳定性。最后,运用分析的结果和实际工程经验,建议了MC桩组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导致钻孔灌注桩桩身缺陷,主要与护壁泥浆、成孔钻速、组成砼的三大材料(水泥、砂、石子)、在灌注时水下砼控制的水灰比及搅拌质量、灌注导管的自身缺陷、以及提升导管的操作方式等有关,根据一些工程实例,分析了形成桩身缺陷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工序较多,每道工序的质量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最终会影响桩的允许承载力.因此,有必要分析钻孔灌注桩承载机理和各种施工方法对灌注桩的承载力的影响,为优质、经济地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田立波 《河北地质矿产信息》2001,(4):16-19
结合软土地区摩擦桩型钻孔桩的实践,对桩孔各主要施工工序中如何提高和保证桩身质量及单桩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条件分析,同时介绍了作者在实践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悬臂排桩支护结构空间变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矩形基坑悬臂排桩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归纳出了冠梁和支护桩的空间变形模式,建立了整个支护系统的能量表达式。利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基坑中部桩顶最大位移的解析解,分析了各主要支护参数对该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顶最大位移随坡顶超载和桩间距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当嵌固深度系数逐渐增大时,桩顶最大位移也逐渐增大,但趋势渐缓;基坑长度对其影响也较大,当基坑长度超过一定数值后,最大位移值趋于稳定。最后利用所得的研究成果对某基坑进行了验证,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9.
依据应力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结合施工工艺和大量的检测结果对桩身浅部的断裂、裂缝、空洞、夹泥、桩头疏松等异常信号进行判别。指出了各种缺陷的典型特征及典型曲线。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桩身浅部的测试波形分析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对于深基坑坑底以下的工程桩,受开挖效应影响,桩侧摩阻力分布与常规条件下差异较大。基于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足尺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研究了常规和基坑开挖条件下试桩不同侧摩阻力分布导致的沉降特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超长钻孔灌注桩在工作荷载下一般端阻比较小,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形式直接决定了桩身压缩综合系数。无深基坑开挖影响时,规范推荐的桩身压缩综合系数计算超长桩桩身压缩量是可行的。但在深基坑开挖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桩身压缩综合系数取值可比现行规范基于不考虑基坑开挖效应的推荐值大20%,不考虑深基坑开挖影响可能导致桩顶沉降被低估。此外,在深开挖条件下,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桩身压缩综合系数随桩身长径比l/d的增大而减小;而常规条件下,桩身压缩综合系数随桩身长径比l/d变化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12.
为保证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正确应用,首先分析了后注浆技术对泥浆护壁灌注桩的作用机理以及天津地区的应用现状,然后通过对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多种因素,如从业人员资格、成孔成桩质量、注浆阀、注浆泵、注浆相关参数等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长江下游某高速公路粉喷桩处理路基段载荷试验和路堤填筑期间分别测试的桩与桩间土两者的应力变化 ,发现虽然两种试验状况下桩土分担荷载的过程有一定差异 ,但载荷试验中桩土应力比的最终稳定值与复合地基正常工作时桩土应力比值大致相同 ,即可通过载荷试验测得的桩土应力比来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文中实例说明 ,该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设计值可取略小于载荷试验中所测桩土应力比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更多的钻孔灌注桩设计在岩溶地层。在岩溶地层进行钻孔施工容易发生孔内事故,且出现频率较高,处理难度很大,经济损失较大。通过对溶洞裂隙发育的石灰岩地层进行注浆加固,然后进行钻孔桩成孔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比较好的解决了石灰岩地层成孔效率低、孔内事故多及泥浆混凝土漏失的技术问题。对岩溶地层进行钻孔桩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Yang Wunian Zhu Zhangsen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GI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Liu Xinzhu Yang Wencai 《《地质学报》英文版》1997,71(3):344-354
The structural feature shown on a remote sensing image is a synthetic result ofcombination of the deformations produced during the entire geological history of an area.Therefore, the respective tectonic stress field of each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complexdeformation of an area can be reconstructed in three steps: (1) geological structures formed atdifferent times are distinguished in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2) structuraldeformation fields at different stages a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microstructures (joints and fractures) and the related structures (folds and faults); and (3)tectonic stress fields at different stages are respectively recovered through a study of the features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fields in different periods. Circular structures and related circlular and radial joints are correlated in space to con-cealed structural rises. The authors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natural model ofthe concealed structural rises and calculating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by using quantitative dataof th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of circular structures and related linea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