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一般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教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更应该是学生学的过程。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看,课堂,应该是学生不断获取、处理知识信息的地方;也是学生从获取、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获取、处理能力的地方。而在地理课的课堂上,学生还要学会用地理科学的原理,去分析、处理信息。以下以初中地理“长江”一课为例,谈谈我对于上述认识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3.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教师也正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究学习的尝试。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步骤,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5.
张超 《地理教学》2004,(8):31-32
双语教学试图通过真实语义情境的创设,以期帮助学生获得语义理解,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来弥补以往英语课过于强调语法和应试能力训练,忽视语言交流和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7.
乐坪 《地理教学》2013,(7):37-38
正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有: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学会地理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关注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学观,更新教育理念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因而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  相似文献   

8.
9.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七年级地理新教材“河流与湖泊”专题中的一节。教材在介绍长江概况之后,重点介绍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的特点。本课设计力求将学生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掌握本课主要内容,并通过视频和音乐等展示的长江之美油然而生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一、储备知识。架设知识经验与教材新知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李卫 《地理教学》2007,(1):22-24
新学期我拿到了教科书。第一章是《中国的产业》,介绍了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等产业部门。翻开课本,看到一个新名词——“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课本上的解释只有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怎么能跟学生讲明白呢?当然还是举例最有说服力,可我搜肠刮肚竟然想不出几个有关新型农业的例子来,主要是自己本身对“新型农业”这个名词就有些困惑。猛然间,我想起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地理学习必须把实地观察与调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对啊,我何不让学生搜集有关新型农业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呢?平度市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市,学生也大都来自农村,搜集身边有关农业方面的资料,对他们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难题,而且这也是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绝佳机会,既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是一举数得!我为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灵感”感到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7.
张焱 《地理教学》2004,(5):26-27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备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新疆的影视资料很丰富,与上海迥然有异的地理景观,也特别能够吸引学生。歌曲《新疆好》更是以其特有的民族旋律,唱出了新疆的特色,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想,陶治着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8.
19.
苏燕萍 《地理教学》2011,(1):22-24,21
【学情分析】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已在高二《区域地理》的相关章节中讲解过。考虑到学生文理分科不久,且高一必修1对这部分教学仅仅停留在会考要求层面,当时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哪些要素;掌握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哪些要素;了解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长江和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之后的阶段性测试反馈显示:学生要求容易混淆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这在主观题答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