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仍处于经验评估阶段。砌体结构是我国地震作用下的主要承灾体。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 18208.2-2001)中的定性条文,结合实际震害划分了多层砌体结构的各构件类及其细部,并确定了细部量化指标震损评价系数。选取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实际震害数据,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考虑各构件类不同贡献程度的多层砌体结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量化模型。随机选取震害实例检验了模型的鉴定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鉴定多层砌体结构的受震震损状态,结果相对科学可靠。模型消除了不同鉴定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安全鉴定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5·12汶川地震后绵竹市某砖混结构住宅为典型调查研究对象,介绍了震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常见震害现象和一般震害规律,结合有关规范分析了一般受损建筑不同的抗震鉴定方法和手段,对比分析了各种抗震加固措施的加固效果与适用条件,较为全面地总结了一般多层砌体结构从震害调查到鉴定加固的方法和程序,为灾后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提...  相似文献   

3.
根据芦山地震现场考察结果,论述了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震害特征,并为提高底部框架砌体房屋防震减灾能力提出6点建议:(1)控制底框上下层侧向刚度比和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思想是保证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能力的关键;(2)应该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提高过渡层的抗震能力;(3)上部各层砌体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确保整个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整体性;(4)进一步加强楼梯间的设计与构造措施的研究;(5)出屋面小屋要加强与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6)对挡板、吊顶等附属构件要避免在地震中坠落伤人。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地震多发且震害严重,震害的主要表现是人员伤亡,而导致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因素是房屋倒塌。汶川地震显示,在我国中小城镇,地震破坏严重的建筑结构类型主要有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多层RC框架结构、多层砖混结构,其中极震区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倒塌比率达85%。分析这类房屋倒塌机理,提出相应的抗倒塌设计方法及对既有建筑抗倒塌加固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震区中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好、坏两种典型代表进行深入剖析,通  相似文献   

5.
汶川8.0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尽管在汶川大地震中大量房屋建筑遭受了严重破坏,然而,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所表现出的反应特征各不相同。本文在地震灾区震害现场调查所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几类主要房屋建筑,如砖木房屋、多层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等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及震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认识,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汶川8.0级地震房屋建筑屋建筑震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汶川大地震中大量房屋建筑遭受了严重破坏,然而,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所表现出的反应特征各不相同.本文在地震灾区震害现场调查所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几类主要房屋建筑,如砖木房屋、多层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等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及震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认识,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单层砌体房屋中的居民的地震逃生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安全目标和安全区进行了等级划分,提出了判定地震逃生方法可行性的地震逃生安全函数;对农村单层砌体房屋中的地震逃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试验,初步得到了逃生时间与逃生者个体、逃生者环境的关系;对地震逃生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了农村单层砌体房屋中的地震逃生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目标安全区的地震逃生方法,给出了不同条件下逃生者的地震逃生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层砌体结构由于其施工简单、经济实用等自身优点,目前大量应用于我国的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此类建筑物抗震鉴定对于抗震减灾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能力鉴定的流程,并结合西昌市某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分析,介绍了多层砌体抗震鉴定的一般流程、方法,并给出了抗震加固的建议,可为其它地震高烈度区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分析及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填充墙对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典型的填充墙-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为基础,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填充墙的刚度和强度,分析了填充墙对底层框架多层砌体房屋自振周期、地震作用下房屋整体变形、底层框架的损伤以及填充墙与底层框架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填充墙对房屋整体地震反应产生明显影响,其影响不能忽略。在上部砌体结构质量和刚度不变的情况下,结构自振周期随着填充墙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填充墙与底层框架之间连接作用的增强,结构整体的变形减小,底层框架的损伤增大。当填充墙与底层框架之间采用弱连接时,采用强度较高的填充墙可以提高结构整体的变形能力,从而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的隔震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抗震设防8度区的山西省某小学4层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加固为背景,探讨了采用隔震技术对多层砌体房屋进行抗震加固的计算分析方法、施工工艺及相应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加固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建筑抗震加固技术。在高烈度区对砌体结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时,采用隔震加固技术比传统加固方法更具有优势。相关成果对于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在结构前纵墙底层部位增设翼柱对底商多层砌体房屋抗倒塌性能的影响,分别设计了一个1/5缩尺比例的普通底商多层砌体房屋及增设翼柱的砌体房屋模型分别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各模型的破坏过程、加速度放大系数、相对位移及典型位置应变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地震动输入下,带有翼柱的底商多层砌体房屋破坏程度、层间相对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均明显低于普通底商多层砌体房屋,带有翼柱的底商多层砌体房屋抗倒塌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The outline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s to building in Jiangyou city and Anxian county (intensity Ⅷ), Mianyang city and Deyang city (intensity Ⅶ)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damage ratios, based on the sample statistics of multi-story brick buildings together with multi-story brick buildings with RC frame at first story (BBF), are presented. Then some typical damages, such as horizontal cricks of brick masonry buildings, Ⅹ-shaped cricks on the walls under windows, the damages to columns, beams and infill walls of frame buildings and the damage to half circle-shaped masonry wal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rural stone masonry buildings affected by the 2015 Gorkha earthquake sequence. Summary of field observation is presented first and empirical fragility curves are developed from the detailed damage assessment data from 603 villages in central, eastern and western Nepal. Fragility curves ar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665,515 building damage cases collected during the post-earthquake detailed damage assessment campaign conducted by Government of Nepal. Two sets of fragility functions are derived using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spectral acceleration at 0.3 s as the intensity measures. The sum of the results highlights that stone masonry buildings in Nepal are highly vulnerable even in the case of low to moderate ground shaking.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in the case of strong to major earthquakes, most of the stone masonry buildings in Nepal would sustain severe damage or collapse.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rain-induced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Dur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velocity response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of a six-story masonry structure near the Beijing-Guangzhou Railway and along a small road adjacent to the buil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locity response levels of the environmental ground and the building floors increase with train speed, and attenuate with the distance to the railway track. Heavier freight trains indu...  相似文献   

15.
基于皖东北地区多层砌体校舍抗震性能调查,结合汶川地震的震害,对皖东北地区中小学多层砌体校舍的特点、抗震能力进行阐述,运用易损性概率分析法对所调查的校舍进行震害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震减灾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校舍安全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张文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6):1372-1377
震后建筑火灾涉及因素多,传统评估模型忽略了建筑截面温度变化与建筑形变程度的影响,导致评估准确度较低。为解决此问题,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模型。在建立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获取评估模型权重,确定隶属度矩阵;通过确定震后建筑火灾后截面温度变化评估的因素集与评语集,进行单因素评判,为评估因素集中的因素赋予权重,实现一级模糊评估;再将一级评估结果作为二级评估的单因素评估,结合模糊数学分析完成对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的评估。实验中以建筑横梁截面温度变化与形变程度为指标,对震后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估,震后在发生火灾时建筑结构受到火灾影响,横梁截面温度越高,导致形变程度越大,危险性更高,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所提模型评估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