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祁连马衔山变形花岗岩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林  邓颖晖 《甘肃地质》1997,(1):38-39,41,43,44
马衔山变形花岗岩体位于祁连造山带的最东端,表壳岩属前长城纪地层,侵入时代为吕梁期,已获单矿物锆石U-Pb等时线年龄值2152Ma。主体岩石类型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片麻状钾长花岗岩,后者侵入前者。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衔山变形岩体的岩石类型存在明显的岩石成分演化关系,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及室内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北广水蔡家河地区较为广泛分布的条带状混合岩的成因。 本区条带状混合岩主要分布于桐柏造山带根部的桐柏杂岩内的表壳岩系中。表壳岩系在工作区主要分布于杨家西湾及曾家老门,由5大类岩石组成: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绿帘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表壳岩系早期经历了区域性混合岩化,后期随元古代及中生代花岗岩侵入还分别发生了边缘混合岩化作用。在杨家西湾混合岩化作用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强,在曾家老门混合岩化作用较为均一.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基体的岩石类型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绿帘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的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富石英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英云间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条带状混合片麻岩的主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绿帘石、斜长石,它们均未因母岩的不同及是否经历了混合岩化作用而显示成分的显著差。基体中的斜长石牌号较脉体中的斜长石牌号稍高,但彼此有重叠。本区斜长石延性系数分布型式相似,没有指示出热液中心.条带状混合岩中发育着极为丰富的变晶结构和  相似文献   

3.
某斜长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翟裕生 《地质论评》1965,23(3):186-194
本区为以斜长岩为主的斜长岩-辉长岩体,出露好,岩相完全。为探讨岩石和矿床成因提供了有利前提。作者在学习曹执庸、江福凯、郑伯让、王述平等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本区的矿床和岩石作过一些调查研究,仅就斜长岩的岩性、构造和成因,作一些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主要由变质的太古宙单塔子杂岩、古元古代红旗营子杂岩、未变质的大庙-长哨营等辉长岩-斜长岩-偏碱性花岗岩和晚古生代变质铁镁质到花岗质岩石组成。约2.49Ga的单塔子杂岩包括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的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属于中钾—高钾钙碱性演化系列,大部分岩石Mg#在40以下,右斜式从无Eu异常到明显的正Eu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Th、Nd、Ta和Ti的负异常,εNd(t)= 0.65~-0.03,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2.78~2.71Ga。岩石成因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初生岩浆和再循环地壳的铁镁质岩石部分熔融的岩浆混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的构造背景。形成于2.44~2.41Ga的红旗营子杂岩主要由变质铁镁质岩石-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表现了与单塔子杂岩类似的岩石化学特征,即中钾—高钾钙碱性岩浆演化系列,其中变质铁镁质岩石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变化较大,Th、Nb、Ta、Zr负异常,P为正异常。其他的花岗质岩石样品Th、Nb、Ta、P和Ti负异常。所有岩石表现出右斜式无Eu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变质铁镁质岩石εNd(t)=-1....  相似文献   

5.
马衔山变形花岗岩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邓颖晖 《甘肃地质》1997,6(1):37-43
马衔山变形岗岩体位于祁连造山带的最东端,表壳岩属长城纪地层,侵入时代为吕梁期,已获单矿物锆石U-Pb等时线年龄值2152Ma。主体岩石类型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片麻状钾长花岗、后者侵入前者。  相似文献   

6.
太古宙花岗岩类的成因是地学界争论颇久的问题。本文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理论论证了北京、辽吉地区某些花岗岩为岩次成因而非混合岩构成的“地层”。文章论述了主元素特征为钾质花地的岩的岩体帝是钾化的TTG岩体,论述了主元素成分相同的TTG岩石具有不同的稀土图谱;被长英质细脉注入的TTG岩石受混染作用改造稀土图谱也发生了变化;各种各样非TTG成分的岩石由于硅质的渗透被改造为TTG质岩石。这些实例说明,必须进行岩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赋矿的长英质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黑云母、锆石)和锡矿床的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电气石、毒砂、磁黄铁矿)的特征,讨论了赋矿岩石和矿床的成因。认为:赋矿岩石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斑纹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而矿床应属于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有关的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地区富碱岩体(脉)地质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喜山期富碱岩体广布于滇西北地区 ,通过对其地质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 ,认为富碱岩体 (脉 )由正长 (斑 )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及相关的火山岩组成 ,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 ,并形成区内富有特色的岩浆岩系列 ;该系列岩浆岩以富碱高钾为突出特点 ,具有正常的岩浆演化趋势 ,不同岩带岩石地质学和岩石化学方面有区域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矿区含矿石英岩段底部广泛遭受混合岩化作用,铀矿床赋存于含炭质黄铁矿石英岩及白色混合岩中,具有沉积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的某些特点属多阶段复成因层控矿床。本文着重讨论白色混合岩的产生过程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一、矿区混合岩概况区内分布红色混合花岗岩和白色混合岩。根据岩石绝对年令测定,前者1819百万年,后者1866百万年。红色混合花岗岩分布在矿区最北部,岩性均一,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岩石中以钾长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广西岑溪地区糯垌岩体及其岩石包体的成因,对糯垌岩体的岩石包体进行详细的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岩相学研究表明糯垌岩体的岩石包体主要为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二长变粒岩、钾长变粒岩和花岗闪长岩,按成因分为捕掳体和残浆包体两类。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包体(样品F16—7—6)和黑云斜长片麻岩包体(样品F16—13—4)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52. 3±2. 2) Ma和(252. 7±4. 4)Ma;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与寄主岩石形成时代一致,黑云斜长片麻岩与大冲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一致。岩石包体和寄主岩石在hark图解、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表明寄主岩石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辽西杨家杖子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山褶皱带东段。该区侵入岩主要有4种类型:中粗粒钾长花岗岩、斑状钾长花岗岩、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和细粒角闪二长岩。其中:主体岩石为中粗粒钾长花岗岩、斑状钾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均呈较大的岩基出露,沿北东向展布,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早侏罗世(181~188 Ma);细粒角闪二长岩多呈岩墙或岩脉产出,近南北向展布,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晚三叠世(227 Ma左右)。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斑状钾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细粒角闪二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斑状钾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富集高场强元素Th、La、Nd、Hf和Gd,亏损高场强元素Ti、Ho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细粒角闪二长岩富集高场强元素Gd、Er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Hf、Ti、Pr、Y、Yb。稀土配分模式图均为右倾型,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研究表明该区中生代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早侏罗世,且与著名的杨家杖子钼矿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而晚三叠世岩浆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尾亚地区岩浆混合作用的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东部尾亚矿区的钾长花岗岩及其包体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野外地质特征显示其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获得钾长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47.5±5.3)Ma和(244.8±1.8)Ma,与该区石英二长闪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244.7±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一结果从年代学角度为钾长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3.
马衔山在大地构造上属秦祁中间隆起带的青石岭-马衔山横断束的马衔山褶穹.本区广泛出露一套由混合岩及少量片麻岩、片岩、长英质粒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前震旦纪地层,称为马衔山群.在南北山麓地带零星出露中、新生界的沉积物. 本区地质构造简单.褶皱、断裂均很明显.整个马衔山为-倒转复背斜,轴向北西-南东,宽5~8公里,长约30余公里.断裂均为115~150°方向的大断层. 侵入岩出露较少,比较大的岩体有小石马、华林坪和南大咀的花岗岩体,魏家河滩的辉长岩体,响水沟和大咀的辉绿岩体;分别为前寒武纪造山运动和加里东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云南牟定戌街1101铀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中南段,是我国西南地区产于元古界变质岩中的铀矿之一。通过对矿化区岩石及矿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铀矿的形成条件,揭示了铀成矿规律。研究发现:①牟定戌街地区铀矿化赋存于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等变质混合岩中,主要铀矿物为晶质铀矿、钛铀矿及次生铀矿,含铀矿物有榍石、锆石,硫化物丰富,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赤铁矿化、碱交代等;②牟定1101铀矿化地区混合岩化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③研究区混合岩形成于1 056 Ma左右,铀矿形成于845 Ma左右,为新元古代产物;④牟定1101地区铀成矿受构造、岩性控制,与混合岩化作用、构造热液活动及碱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属热液成因铀矿。  相似文献   

15.
贵州从江地区花岗质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敏 《贵州地质》1999,16(4):278-281
从江地区花岗质斑岩分布于摩花岗岩体的周级,主要有二长花岗斑岩、普通花斑岩、碱长花岗斑岩、混合花岗斑岩4种类型。就岩石化学特征而言,二长花岗斑岩以壳源为主, 幔源成分的壳幔混源成因;普通花岗斑岩属壳源交代成因;而混合花岗斑岩与区内负变质岩的岩石化学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16.
青田县石平川钼矿床是浙江省现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钼矿床,多数人认为石平川钼矿床的形成与钾长花岗岩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LA-ICPM S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石平川钾长花岗岩,并探讨其成岩环境及成因。研究表明,石平川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S型花岗岩,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挤压环境,源岩物质主要是壳源,并有少部分幔源物质成分参与。  相似文献   

17.
辽吉地区古元古界含硼岩系经过了中高级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主要由黑云母变粒岩、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富镁质含矿岩石组成,局部形成层状混合花岗岩。斜长角闪岩在含硼岩系内各个岩组中都有分布,岩石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角闪岩具有富钠、富镁、高铁、高钛特征,MgO含量成多众数值分布,辽东地区斜长角闪岩MgO含量高于集安地区,并且各类斜长角闪岩中硼含量都较高。辽东地区B、Cr、Ni明显高于集安地区,显示为海相地幔岩浆岩特征更为明显,集安地区则显示为变质热液改造特征。辽东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稀土地化显示为热液改造的幔源岩浆特征,集安地区的斜长角闪岩的稀土地化显示为壳源沉积岩特征。含硼岩系斜长角闪岩与浅粒岩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部分斜长角闪岩与浅粒岩具有岩浆成因特征,而电气变粒岩、黑云变粒岩与混合岩稀土富集模式显示海相沉积泥岩变质成因,混合岩化及变质热液对原岩具有明显改造作用。斜长角闪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岩环境为富钠、富硼的海相环境,原岩主要是海相富镁拉斑玄武岩和海相泥质岩。  相似文献   

18.
浙江普陀山岩体是我国东南沿海产出的由多阶段岩浆作用形成的典型I_A型复合花岗质杂岩体。锆石U_Pb定年结果显示该杂岩体主要由 3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 ,自早至晚分别为石英闪长玢岩 (约 170Ma)、黑云母钾长花岗岩 (约 110Ma)和晶洞钾长花岗岩 (约 90Ma) ,其中黑云母钾长花岗岩是该杂岩体的主体岩性 ,在该类岩石中常发育有丰富的深色闪长质包体。本文重点研究了该杂岩体中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 (寄主岩 )及其中的深色闪长质包体。寄主花岗岩为高演化的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或弱过铝质 ,富大离子亲石元素 (如Rb、Th等 )和轻稀土元素 (LREE/HREE =8.5 8~ 13.83) ,具有中强的铕负异常 (δEu =0 .2 9~ 0 .4 3) ,并显著亏损Sr、Ba、P和Ti等。闪长质包体与寄主岩之间主、微量元素表现出混合成因的演化趋势 ,二者具有相似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值分别为 - 6 .30~ - 6 .6 0和 - 6 .95~ - 7.12〕 ,均表现出壳幔混源花岗岩类岩石的特点。对包体与寄主岩产出构造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 ,该杂岩体中的深色闪长质包体是在伸展引张构造背景下 ,上涌的幔源基性岩浆与其诱发的长英质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太古宙花岗岩类成因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古宙花岗岩类的成因是地学界争论颇久的问题。本文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理论论证了北京、辽吉地区某些花岗岩为岩浆成因而非混合岩构成的“地层”。文章论述了主元素特征为钾质花岗岩的岩体实是钾化的TTG岩体 ,论述了主元素成分相同的TTG岩石具不同的稀土图谱 ;被长英质细脉注入的TTG岩石受混染作用改造稀土图谱也发生了变化 ;各种各样非TTG成分的岩石由于硅质的渗透被改造为TTG质岩石。这些实例说明 ,必须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才能判定太古宙形形色色的花岗质岩石。  相似文献   

20.
粤西阳春地区马山二长岩的岩石化学组成特征为典型的钾玄质岩石,岗尾、轮水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属酸性一偏中性的钾玄质系列岩石(少数样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而石菉花岗闪长岩则为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这些岩体在岩石化学演化趋势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属于同一个岩石成因系列.40Ar-39Ar和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马山和岗尾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64±2)Ma和(154±1)Ma.阳春地区从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发生了3次主要的岩浆活动,从早到晚岩浆的K富集程度逐渐降低,岩浆岩成分从钾玄质系列过渡到钙碱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