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奥巴马新太空计划:本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把宇航员送上火星 2010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佛罗里之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希望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将宇航员送上火星。根据这项太空计划,航天飞机编队今年底退役后,美国将吸纳更多私营企业参与太空探索。新太空计划将依靠私营企业研发运载工具,实现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2.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二───一言难尽的“太空食品”张明昌常言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向来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作“开门七件事”。宇航员到了太空后也面临着“吃饭”问题。他们的伙食情况如何呢?1992年1月,独联体的许多宇航员以罢工或向法院起诉要求俄罗斯当局迅速...  相似文献   

3.
1960年4月1日美国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1983年4月5日美国发射世界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1983年4月7日美国宇航员马斯格雷夫步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成为首位从航天飞机步入太空的人。1990年4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4.
常言说得好,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人类迈向太空的征途中,巾帼精英同样也有不凡的业绩,到1998年止,来自俄、美、英、加拿大、日、法、印度等国的32名女宇航员,以她们无畏的气概、卓越的能力、进取的精神、娴熟的技巧为“巾帼不让须眉”作了最好的诠释。现在有人甚至认为,要在太空中长期生活和工作,女性的适应能力比男子更胜一筹,而且,许多太空活动因为有了女性的加入,会变得更加和谐,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续)张明昌年龄最大的“月球人”艾伦·谢泼德当年登月时已是48岁。最近他与另一宇航员合作撰写的《美国登月竞赛秘闻》书中说,加加林上天的消息震动了美国朝野,为此加快了宇航员的训练计划,20天后的5月12日,他满怀希望进入“水星”3...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一飞冲天,搭载着我国三名优秀的宇航员飞赴太空,执行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任务,期间除了完成既定的科学实验任务外,还将完成我国的首次太空行走,此次任务可谓光荣伟大又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7.
宇宙深处的精彩图象1990年4月25日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载入太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1993年12月又经“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进行了修复以后,分辨本领大大提高。几年以来,它已为我们拍摄了10万余张天体的照片,平均每月拍摄1389张照片...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来外国和俄罗斯一些媒体称中国卫星碎片会撞到“国际空间站”的言论,俄罗斯航天局新闻中心主任亚历山大·沃洛皮耶夫2008年2月2日称,这是夸张说法,以匿名方式向媒体散布“国际空间站”会受到中国卫星碎片威胁的言论是有特别企图的,这是为了转移公众对美国侦察卫星不久将会坠落这一事实的注意力,俄飞行管理中心不准备因此对“国际空间站”轨道进行矫正,该空间站处于俄飞行管理中心弹道专家严密监控当中,目前没必要进行任何规模调整。  相似文献   

9.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四——饮水洗澡倍加小心□张明昌图1美国宇航员在太空用吸管饮水图2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制的「太空浴室」将用于下世纪升天的「阿尔发」轨道站上水,无疑是大自然中最神奇的物质。研究表明,许多化学、生化反应都只能在水中进行,而水本身又是生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星尘杂叙     
我们知道,地球周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把我们丢到太空中,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为,那里是大家一般认为的真空环境,没有氧气,无法呼吸。在星际太空的"真空"中,人与人要交流的话,是不能靠喊的,分贝再高,中气再足,也是白搭;宇航员都是通过无线电通信的。那么,恒星之间的太空真的空无一物吗?  相似文献   

11.
1973年3月3日,美国发射了第一艘长途跋涉的星际飞船“先驱者10号”。1973年4月5日又发射了“先驱者11号”。这两位探测宇宙的使者,肩负着在太空中寻找宇宙人的使命。它们带有一封访问地外文明的“介绍信”,上面镌刻着表示人的形象的一男一女,以及标明太阳系及地球位置的图像。这是一张通往太空的名片,能在宇宙中保留几万年之久。  相似文献   

12.
天文幽默     
《天文爱好者》2014,(3):F0003-F0003
1.我以后要当一名宇航员。2.这真是个好主意。3.所以我现在开始要坚持一件很重要的事!4.为了适应太空的寒冷,我要每天吃一个冰淇淋!  相似文献   

13.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三──无床无榻酣睡依旧张明昌原始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劳顿了一天的古人往往倒头便睡,原野、山洞甚至大树上面均可大做美梦不已。倘若让宇航员也遵循这种古训,难保他们会发疯。因为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轨道站,它们一般都以90~110...  相似文献   

14.
关注今年七月——人造探测器将撞击彗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2日发射的美国“深度撞击”(Deeplm-pact)彗星探测器,将在今年7月首次撞击名叫“坦普尔1号”的彗星,以实现研究彗星内部秘密的计划。举世注目的“深度撞击”号价值3.3亿美元,太空行程大约4.31亿千米。此举是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2005年4月29日,美国公布了“深度撞击”号所拍摄的“坦普尔1号”图片,拍摄时间是4月25日,正在太空与目标彗星“赛跑”的“深度撞击”号距离彗星6387.73万千米。在宇宙的黑色背景中,该彗星看上去像是一个浓烟滚滚的火球,不过它本质上由冻结的水、岩石和气体物质凝聚成的,并没有火。  相似文献   

15.
一句话新闻     
《天文爱好者》2008,(8):18-18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航天机构和欧洲航天局的负责人17日表示。国际空间站有望于2015年服役期满后继续运行,他们还承谣继续加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以延长它在太空中的运行时间。有涠查显示,国际空间站在2015年后的运行“没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国际空间站项目于1998年正式开始建设,  相似文献   

16.
去看月亮石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11,(11):68-68
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之一是美国馆展出“阿波罗”11号宇航员带回的“月亮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  相似文献   

17.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六———“天堂”日常琐事记趣□张明昌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高高在天,似乎已经跃为天界的神仙之列。可事实上,除了因没有了重力羁绊而能“飘飘欲仙”,在飞船中可自由飘荡这点妙不可言的神奇感觉外,他们日常所过的还是尘世的凡人生活,而且失重给他们带...  相似文献   

18.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科技合作项目。从建造到完成,需要进行至少50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航天飞机41次,俄罗斯9次),将各种组成空间站的舱体运到太空,再把它们组装起来,整个工程耗资950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才能最终建成。虽然国际空间站还在建造之中,而由太空美术家描绘的空间站的画面,提前给人们领略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国际太空美术作品展》于3月15日至4月2日在中国科技馆免费向公众展出。作品包括了世界航天大国多位美术家的经典作品,它们均是由李元先生历年来收藏的上万张太空美术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看到这些作品,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看过了无数遍,陌生的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幅的画面,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20.
①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示意图②"地磁尾"卫星③"风"卫星(Wind)④4颗欧洲团星2号卫星在太空⑥SOHO于1998年4月7日11时拍摄的日冕物质抛射照片⑦"极"卫星于1998年4月11日1时拍摄跨越北美洲上空的极光暴⑧"极"卫星拍摄的极光椭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