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丁 《天文爱好者》2008,(10):34-39
反射式望远镜的老祖宗——牛顿式反射镜,几乎被天文摄影爱好者们所遗忘。相对于用APO或者RC系统进行天文摄影的人而言,用牛顿式反射镜进行摄影的非常少。牛顿式反射镜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但用来进行摄影的却很罕见,这是什么原因呢?牛反是否真的就不适用于天文摄影呢?  相似文献   

2.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0):56-59
从天文风景摄影开始 初学天文摄影,你不要去想马上就拍到多么精美的天体照片,这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要担心需要购买昂贵的天文望远镜或者其他装备,这暂时还用不着。我认为,最初步、最易上手的天文摄影门类是天文风景摄影。它不需要你有任何专业的装备,哪怕是一台最普通的相机都能拍摄许多题材的天文风景。而如果你的器材再稍微专业一点,那你将获得令人惊讶的漂亮天文照片。  相似文献   

3.
从前学习天文摄影,总是从固定摄影开始,拍摄星座、银河,然后学习使用赤道仪,到熟悉了自己的器材后,才拍摄高倍的行星、月球。可是数码摄影渐趋普及以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少人用数码相机和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张天文照片竟然是高倍的行星、月球。于是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对焦?该怎样设定光圈、快门?怎样叠合照片?怎样做图像处理?哪里  相似文献   

4.
一幅美丽的天文照片,从拍摄到处理,往往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因此提起天文摄影,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不敢涉猎。殊不知,只要你拥有简单的设备,例如一部数码单反相机和广角镜头,支撑它们的三脚架,以及一根快门线,就能拍出很好看的天文照片。而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常见且非常易于上手的人造天体摄影题材——铱星闪光。  相似文献   

5.
星空有约     
见到1998年第四期《天文爱好者》封底的天文摄影作品——摄影大师大卫用逐渐散焦法拍摄的猎户座的照片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一方面感叹猎户座拍得不同凡响的美,真是名符其实的“宇宙美景”;另一方面感叹大卫不同凡响的创意——散焦是摄影的大忌,他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逐渐散焦”的新拍摄技法。根据我的摄影知识判断,用这种方法拍摄作品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观测天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摄影观测,拍出漂亮的天体照片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摄影是一门艺术,拍摄出一幅好照片并不容易,除了要有好的观测摄影设备和拍摄技术以外,还要有好的艺术把控能力。对于初学者和缺少“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怎样安排好画面,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练习的过程。这里介绍一个摄影的快速构图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体摄影与其它行业一样,同样难逃数码潮流的冲击,对于大多传统发烧友,起初都会对数码相机有不屑一顾的抵触心理。是啊,一些发烧高手用手中传统机械相机,经多少年才练就一手好功夫,如今用数码相机的初级爱好者都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同样的天体照片,怎能让传统爱好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和一些天文摄影爱好者聊天,问到未来天文摄影该何去何从时,很多人都说,或许尝试远程控制是天文摄影的一个选项。这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9.
宇宙画廊     
本刊2004年第一期刊登了"浅谈天文风光摄影"一文,旨在鼓励天文摄影爱好者积极关注这一领域,因为天文风光摄影是天文与艺术的联姻,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本刊在适当时候还将举办"天文风光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将在本刊刊登。这里刊登的是几幅国外摄影师的天文风光摄影佳作,请大家品味欣赏。 编者  相似文献   

10.
李昕 《天文爱好者》2014,(11):64-66
遇到美丽的风景,谁都想把它记录下来,面对璀璨的星空则更应如此。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扛起“长枪短炮”,加入到了天文摄影的队伍中来。 要想欣赏到最好的风景,就要站在最高的地方,天文摄影往往也是这样。随着城市光污染的加重,我们要想拍到好的星空照片,就必须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到山里去。但当你抱着沉沉的单反相机行进在山间时,不知是否想过,如果能有一台轻便小巧,但功能和画质与单反不相上下的相机该有多好!而这种可以替代单反相机,同样可以用于天文摄影的微单相机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推动天文科普事业深入发展,丰富天文科普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使业余天文摄影水平在前三届摄影比赛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经研究决定今年举办"第四届全国业余天文摄影比赛"。本届摄影赛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现将比赛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比赛宗旨: 本次比赛以进一步推动天文科普事业发展、丰富天文爱好者的活动、提高天文观测和摄影能力为目的。是面向业余天文爱  相似文献   

12.
本期我们要谈到的是拍摄流星时相机设置,并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的拍摄中,但经常被忽略。我们都很熟悉ISO、光圈、快门,但是数码单反的ISO具体原理是怎样的呢?曝光时间对照片又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这些概念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您更好地运用器材。如果还能对其他天文摄影或测光观测提供参考,笔者就会欣喜不已了。  相似文献   

13.
摄影家和画家一样可以预见影像和画面,然后藉由相机或画笔把它们呈现在世人面前。 全世界玩风景摄影的人不知有多少,而玩天文摄影的人就少了很多,这是因为天文摄影的“技术与知识”门槛很高,一般人很难入内登其殿堂。而且如果您是玩天文摄影里的星云星团项目,更是有如“美俄军备竞赛”一样,被要求用大13径、尖锐星点高解像力的光学器材,追踪精确且高承载重量的赤道仪,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的时代,数码相机也越来越受到大多天文摄影爱好者的青睐。然而,传统的光学相机并不会就此退出天文摄影的舞台。本刊特邀请张培华先生撰写了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泽尼特相机的一些特点,希望对那些执着于用光学相机进行天文摄影的爱好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的暑假活动──天文摄影刘志刚天文摄影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是极富有诱惑性和挑战性的活动。通过大量阅读《天文爱好者》等天文杂志后,我在去年暑假中搞了些天文摄影活动。我所用的照相机是海欧DF-1型单反照相机,其焦距58mm;光圈F/1.8~16;快门1/1...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折射镜和反射镜在使用上的争论一直是业余天文界历久不衰的话题。反射镜虽然口径大、价格又便宜,但在拍摄业余天文照片时常会感觉到,反射镜照出来的照片总是比不上折射镜。虽然分辨率好像差不多。即很接近的两颗星可以分得开,但反射镜照出来的色彩总是没有折射镜来得饱和。但若使用大光圈摄星镜时又似乎没这个现象,到底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7.
浅析全国首届天文摄影比赛卢保罗(评委主任)1994年10月,在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举行了全国首届天文摄影比赛。参赛作品共有400多幅,其中港澳台作品数十幅。这次比赛分四项:天体摄影项,天文人物及活动摄影项,古代天文仪器、文物摄影项,以及天文景观摄影项...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选择照相机进行天体摄影河南读者蔡明来信问:在拍摄天体照片时,使用什么样的照相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天体摄影。天体摄影主要是指拍摄太阳、月亮、行星,及星团星云等天体照片,清楚地记录下来它们的表面特征和物理现象。天体在底片上的成像大小可以...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由国际著名天文图片网站TWAN(The World At Night)组织的第三届“地球与星空”国际摄影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天文摄影师参加了这次角逐,提交的作品数量超过了600幅,创下新高。此次大赛的主题分为两个:“美丽星空”和“拒绝光污染”,要求提交的照片内容符合两者之一便可。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业余天体摄影怎样才能拍摄出一张张美丽、壮观的彗星照片和日食照片来呢?我认为,对于青少年朋友和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首先要有一台赤道式天文望远镜,口径50m~80mm,焦距500mm~1000mm均可,并具有手动赤经,赤纬微调装置或同步电机跟踪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