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992年以来,在海王星外的太阳系发现了近千个小天体,称为Kuiper带天体(KBO)或Edgeworth—Kuiper带天体,其中有一部分偏心率和倾角较大的小天体与海王星之间存在3:2平运动共振,轨道特征类似冥王星,命名为类冥王星,自KBO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们进行了多次小天区的搜索,发现了几个质量较大的KBO,通过数值计算,在轨道参数空间发现了两个和冥王星一样同时具有3种共振的区域,在这两个区域里的小天体既避免了海王星的强摄动又不会与冥王星密切交会,轨道非常稳定,因此有可能在其中发现质量较大的类冥王星。 相似文献
2.
在冥王星的运动中存在着三个共振(3:2平运动共振、Kozai共振以及1:1超级共振)。这三个共振保证了冥王星运动的稳定性。我们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来探索三个共振在轨道根数空间的区域分布以及几颗大行星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证实了1:1超级共振为Kozai共振的次数共振,并表明了3:2共振是三者中最重要的,木星对三个共振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4.
5.
2006年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第26届会员大会上重新发布了行星(planet)的定义:“绕太阳做轨道运行,有足够的质量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成为近乎球形,沿轨道附近没有邻近的小天体。”符合前两个条件,但未能清除其邻近的小天体者则称为矮行星(dwarf planet)。 相似文献
6.
2019年见证了太空领域所取得的多项突破。在太阳系内,一个探测器对小行星表面之下的物质进行了采样;天文学家对海王星存档图像的仔细筛查发现了它迄今最小的卫星。此前对冥王星进行了近距离探访的探测器又飞过了另一个更为遥远的天体,为了解行星演化的历史打开了新的窗口。一个新的探测器着陆到了火星上,意在首次了解火星表面之下正在发生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大行星,亮度很高,仅次于金星。木星质量很大,是太阳系其他星体加在一起的2.5倍。古罗马人以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朱庇特为它命名,在中国人们称它为“岁星”,因其绕行天球一周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相似文献
8.
9.
《天文爱好者》2014,(2):18-23
夏季农村的夜晚,天空中南北走向的茫茫天河,是童年抹不去的记忆。长者说,天河里有水,把牛郎和织女分隔在东西两岸。长大后,上了小学、中学,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由许多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和彗星组成,天上的那条河是银河系,太阳系就在银河系内。后来加入了天文学的队伍,了解了更多字窗的奥秘。对子人类的活动空间来说,尽管银河系已是非常巨太,但它只是字窗的微小部分,在我们可观测的字宙中,有吒000亿个银河系这样大小的星系。认识星系的结构和演化是了解整个宇宙的基础。银河系真实的兰维结构是怎样的?它是搬何形成的,叉将如何演化下去?等等,关于银河系仍然有许多待解之谜。北京大学关文学系及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刘晓为正带领国内一批天文学家探索有关银河系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鸿章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1990,(1)
根据宇宙飞船等对巨行星观测结果,我们首次发现大行星(包括巨行星和地球)的光度随其质量存在有规律地变化。我们利用线性回归律,求出大行星的质-光关系式。它能为大行星能源探索提供某些重要线索和限制条件。其次,我们讨论了目前解释此能源的各种理论及其存在困难。最后,着重介绍一种新的热核反应机制。它不仅对超高温的而且对低温的聚变等离子体都适用。原来老的热核反应机制只是它的一个特例。它不仅能说明大行星内部能源问题,而且能解释实验室中和天体上观察到许多异常核聚变现象。我们发现:虽然这些异常现象在自然界表现形式各式各样,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即都可用新的热核反应机制来解释它们。 相似文献
12.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最熟悉的家族要属太阳系了。太阳系位于银河的一条旋臂上,由恒星太阳和八颗大行星、矮行星、以及行星的卫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各种星际物质组成。而他周围的诸多天体,在引力的作用下,也围绕着太阳做周期运行,自1959年以来,人们就陆续通过空间探测来研究太阳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太阳系的诞生,构成、运动及变化,近距离接触与地球同生共息的伙伴,看清他们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3.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并有很多天然卫星,很像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所以不少人认为探测木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第一批访问木星的是美国先驱者-1O和11,它们以行星际漫游的方式对木星进行了探测。1972年3月2日发射的先驱者-10于l973年12月在穿过木星云层时拍摄并发回了首批木星及其卫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进入六月,除水星外肉眼可见的几颗大行星观测条件都还不错。前半夜的主要观测目标是金星、火星和土星,它们之间的角距离也在逐渐缩小。后半夜木星升起,我们又有机会一睹这颗太阳系内最大行星的风采了。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当天北半球白昼是一年中最长的,而夜晚最短,且越往北越短。在北极圈以内地区当天太阳将不会落到地平线下,这就是所谓的极昼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纪念第九大行星存在假说提出三周年,加州理工学院的麦克·布朗(Mike Brown)和康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 Batygin)发表了两篇论文,分析这颗行星可能存在的证据。文章中,他们给岀了关于这颗行星的位置等情况的新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大行星位置的测定是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介绍了测定大行星位置的意义,重点概括了大行星位置测定的现状,最后讨论了高精度测定外行星位置的困难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JPL提供的太阳系天体数值历表DE200/LE200和美国海军天文台提供的岁差、章动改正程序为出发点,本文介绍预报大行星、月球掩源的一种方法,本方法分三个步骤:首先给出被掩源所满足的必要条件,并据此进行被掩源的初选;其次预报掩事件的全局情况,即掩发生的始终时刻和比较精确的地球椭球表面上可观测区域边界,在可观测区域边界中,本文发现了文献中未见出现过的出没南北界最后;预报地方见掩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