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弥漫肺淋巴管瘤病13例患儿影像学资料,其中女孩6例,男孩7例,平均年龄5.8岁,13例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特征性CT表现为:①纵隔及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小叶间隔等多部位受累;②纵隔增厚的软组织与肺门、支气管血管束周围软组织增厚相延续;③纵隔内软组织影密度低,增强后未见强化,对于头臂大血管无压迫、推移改变;④肺门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周围软组织增厚、小叶间隔光滑增厚大部分累及双侧,少数同时累及一侧;⑤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⑥脾脏受累多见;⑦颈部及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密度减低;⑧椎体数个或单个密度减低。实验室检查合并血小板减低和/或DIC,考虑为卡波西样肺淋巴管瘤病。结论: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CT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合发病年龄及临床实验室检查,可明显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脏病变表现为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其中肝脓肿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肝转移瘤9例。13例行上腹部 CT 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7例行 MRI 平扫及 LAVA 多期增强检查,11例同时行 CT 和 MRI 检查。结果:3种病变在环壁及分隔的强化征象有差异。肝脓肿环壁及分隔均匀、完整(P <0.05),可见病灶缩小征(P <0.05)。胆管细胞癌环形强化呈向心性充填(P <0.05),或出现肝包膜回缩(P <0.05)和扩张胆管壁的局限性增厚。环壁不规则中断或见强化的壁结节,是诊断转移瘤较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 3种病变各有其影像特点,CT 及 MR 检查对三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胆囊癌CT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CT表现。根据CT表现及结合病理分为1)壁厚例,表现为胆囊壁弥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增强后囊壁强化明显;2)腔内型,表现为从增厚囊壁突入腔内的不规则结节影,伴胆囊壁侵犯,增强较明显;3)肿块型,胆囊腔闭塞,胆囊区低或等密度肿块,伴邻近肝脏直接浸润,胆管扩张及局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CT/MRI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UESL 5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5例病灶均单发,4例位于肝右叶,1例同时累及肝左右叶。CT/MRI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囊实性肿块,囊壁见结节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信号影,内见厚壁不均分隔,CT平扫呈低密度,内见大片状液化、坏死,MRI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CT/MRI增强扫描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及囊内分隔呈轻度渐进性强化。结论:成人UESL影像表现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表现.2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扫描延迟时间为20S-25S和60S-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①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7例;②胆囊区或胆囊腔内肿块16例;③合并胆囊结石6例;④直接侵犯肝脏11例.肝内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9例;⑤肝门及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11例.结论中晚期胆囊癌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80%以上的病人术前可以确诊.CT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分型及扩散范围,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早期发现仍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结节或肿块的CT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收集CT误诊为肺癌的40例病灶直径≥1cm的肺结核结节或肿块。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状、内部特征、强化特点、边缘、邻近肺组织改变及淋巴结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①病灶形状及部位,类圆形22例,分叶状10例,不规则8例,上叶18例,下叶12例,中叶10例,②内部特征,密度均匀28例,空洞3例,钙化7例,空洞伴钙化2例,③病灶强化特点,中度欠均匀强化18例,中度均匀强化5例,轻度欠均匀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11例,④边缘特征及邻近组织改变,边缘不光整40例,边界模糊12例,毛刺征18例,卫星灶40例,胸膜增厚及粘连11例,胸膜凹陷征3例,引流支气管管壁增厚5例,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淋巴结肿大31例,肿大淋巴结均匀强化21例,环形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6例。结论: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结节或肿块的CT表现不典型,结节或肿块周围的卫星灶提示肺结核的可能,但需要组织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的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水平。方法:收集北京医院从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的21例经病理证实的PIL患者资料,分析其CT表型及特征表现。结果:21例PI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2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为滤泡性淋巴瘤,2例为NK/T细胞淋巴瘤,2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套细胞淋巴瘤(MCL)各1例;病变位于结肠7例,回肠5例,小肠系膜4例,回盲部2例,空肠1例,直肠1例,1例累及右半结肠和回盲部。CT检查显示,肠壁环周浸润型3例,肠壁增厚型3例,肿块型4例,动脉瘤样扩张型7例,肠系膜多发结节型4例。CT增强多表现为均匀的轻中度强化;21例患者中,2例合并肠穿孔,2例合并肠梗阻。结论:PIL的特征CT表现包括肠管多节段受累、肠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明显增厚、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偏心性密度均匀的肠腔肿块以及肠系膜“夹心面包征”,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提高对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排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CT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5例均见广泛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无融合;2例见"树芽征";3例细支气管壁增厚、呈柱状或环形扩张;3例可见小叶中心性肺气肿;5例均可见鼻窦炎。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以HRCT检查对该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颈部结外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51例经外科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头颈部结外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MRI影像资料,评价头颈部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51例全部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其中来源于B细胞32例(62.75%),T细胞19例(37.25%)。原发部位最常见于鼻腔及咽环,其中鼻腔23例(45.10%),咽环(Waldeyer环)20例(39.22%),其余部位共8例(15.69%),包括眼眶3例,喉部、甲状腺各2例,腮腺1例。18例(35.29%)伴淋巴结转移。根据肿瘤形态分为3型,其中单发肿块型31例(60.78%),弥漫肿胀型17例(33.33%),溃疡坏死型3例(5.89%)。结论:头颈部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检查可以显示病变形态、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结合临床特点对头颈部结外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1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的输尿管癌患者的CT及病例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发现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单一危险因素是患者多发病灶、坏死囊变、最大径≥3 cm、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邻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CT征象中影响输尿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多危险因素是肿瘤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临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坏死囊变、多发病灶。结论:CT征像中,肿瘤瘤周脂肪浸润及浸润深度、临近器官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坏死囊变、多发病灶是影响输尿管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CT在输尿管癌预后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转移侵犯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CT或MR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鼻咽癌、颅底转移侵犯海绵窦。鼻咽癌侵犯颅底并侵犯一侧海绵窦病例12例,均经过CT和MR扫描。结果: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影像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形态增宽,密度以及信号改变;结论:结合临床较易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1例罕见的发生于鼻咽部的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该患者以顽固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就诊,进行包括CT、MRI及PET/CT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鼻咽癌。最终该患者通过鼻咽肿物活检术确诊为CNF。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原因,总结出CT、MRI、PET/CT在CNF早期诊断中的特征和要点,为其临床精准诊断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本院102例初诊鼻咽癌进行了CT检查,旨在研究放陪前鼻咽癌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发现,原发灶可发生在鼻咽后壁,侧壁及顶壁,以多个受侵为常见,半数以上闰例有咽旁间隙侵犯,41.8%的病例亦有颅底侵犯,提示NPC在确诊时约有半数并非早期,认为对有鼻咽腔症状者应及早进行鼻咽镜检查,可望提高NPC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睑板腺癌(SC)与基底细胞癌(B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4例SC和7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结果:在14例SC患者中6例行CT平扫检查,7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行CT与MRI检查;在7例BCC患者中1例行CT平扫检查,5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行CT与MRI检查。SC病例中92.9% 为女性(13/14),50% 发生于上睑(7/14),病灶形态多数呈环条状和结节状(12/14),半数病灶边界不清晰(7/14),病灶内常出现“弧形征”(5/14)和气体征(4/7),1例侵犯邻近眼眶组织;BCC病例男女患者比例相近,病灶全部位于下睑(7/7),近半数病灶形态呈结节状(3/7),边界多数较清晰(6/7),1例病灶内见钙化灶,未见病灶侵犯邻近组织。结论:SC与BCC在流行病学、发病部位、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掌握二者鉴别要点可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的CT和MRI表现,探究初诊患者影像特征与血清IgG4、IgG水平的关系。方法:总结50例IgG4-SC初诊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资料,通过MRCP观察病变分型、管腔狭窄形态与扩张程度;增强MRI和CT观察管壁增厚、强化模式及合并其他IgG4-RD的数量,分析基线血清IgG4及IgG水平与胆管病变和合并其他IgG4-RD数量的相关性。结果:初诊41例MRCP见Ⅰ型IgG4-SC 28例,Ⅱa型11例,Ⅲ型、Ⅳ型各1例;肝外胆管狭窄端呈漏斗状37例、截断状4例,狭窄段均为长狭窄(≥1.0 cm),其中1例胰腺段狭窄伴憩室样外凸;狭窄上游胆管扩张37例,不扩张4例。初诊42例增强MRI/CT均显示肝外胆管壁连续性增厚,15例见肝内胆管壁弥漫性增厚,管壁增厚呈向心性。50例IgG4-SC均合并AIP,其他受累器官还包括肾19例、涎腺7例、腹膜后纤维化5例、肝4例、肺4例、前列腺2例、硬化性纵隔炎2例、胆囊壁增厚20例及上腹部淋巴结肿大15例。基线血清IgG4、IgG水平升高与合并其他IgG4-RD的数量呈正相关,而与胆管壁厚度、狭窄段长度不相关。结论:胆管局限性狭窄伴上游胆管扩张或不扩张以及管壁弥漫性增厚是IgG4-SC初诊患者的特征性MRI和CT表现。基线血清IgG4及IgG水平升高与胆管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而与合并其他IgG4-RD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胼胝体非出血性损伤的CT/MRI和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胼胝体非出血性损伤的影像诊断水平和临床表现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胼胝体非出血性损伤的临床和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了CT和MRI非增强检查,检查时间外伤后半小时至3天不等.结果所有病例的胼胝体损伤灶在CT图像上均未见明显密度异常.MRI上表现为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上高信号,FLAIR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病灶位于胼胝体膝部4例,胼胝体压部2例,胼胝体嘴部1例,胼胝体广泛性损伤1例.8例中都合并有1处以上的胼胝体外其他部位的颅内损伤,包括多发性脑挫伤、脑内血肿、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例有MRI复查资料.结论 MRI是胼胝体非出血性损伤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明显优于CT,不仅对较小和轻微的挫伤敏感,而且能多方位地显示病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DF)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D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中7例行CT平扫与增强,7例行MRI平扫与增强,2例同时行CT、MRI检查。结果:16例DF均为单发,包括腹外型7例,腹壁型5例,腹内型4例。边界不清14例,边界清晰2例。呈浸润性生长13例,膨胀性生长3例。病灶与肌肉长轴平行9例。CT表现:9例平扫呈稍低密度,未见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飘带样强化7例,6例延迟扫描均呈渐进性持续强化。MRI表现9例均见T2WI抑脂条带状低信号,未见出血、坏死,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呈渐进性持续强化。“蟹足样”浸润周围组织5例;“筋膜尾征”4例。结论:DF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这些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和MRI可清晰评估DF边缘和范围,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小细胞神经分泌癌的MDCT表现特征。方法:对具有完整胸部MDC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央型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8例(64%),支气管管壁增厚伴肺内肿块或结节17例(94%),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83%),增强扫描可见肿块与肿大淋巴结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型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0例(36%),密度均匀,呈分叶状,强化明显,CT无特征性表现。结论: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征象以支气管管壁增厚伴肺门区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MRI对鼻咽癌、颅底转移及放疗中、后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对及MRI对放疗中、放疗后改变及放疗后残存与复安全的保障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30进行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的MRI检查。放疗后状态的病例均追随3-6个月复查。结果:在30例鼻咽癌患者中,存在颅底骨骨转移病例1例。经放射治疗,21例呈放疗后状态,其中包括2例液化性坏死,6例凝固性坏死;9例放疗后残存。结论: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鼻咽癌、鼻咽癌颅底骨转移、鼻咽癌放疗中、后改变及放疗后复发有较高的诊断、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肉瘤样癌(SHC)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HC患者的临床、CT/MRI表现及病理特征,并对其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SHC在CT平扫上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呈低密度,大小范围从4.2 cm×4.7 cm至14.0 cm×11.0 cm不等。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呈环形或早期强化,多见大片坏死区。MRI上T1WI及T2WI病变实质信号不均匀,可见囊性变和坏死区,DWI呈明显的弥散限制性改变;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边缘及实性成分渐近性强化并可见假包膜出现延迟强化,6例病灶中心出现不同程度坏死;5例有淋巴结转移。病理特征:SHC细胞呈多角型和梭形,肿瘤组织内可见广泛坏死及出血;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K为阳性。结论:SHC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具有较好一致性,有助于深入了解SHC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益于肝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