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点纬度计算方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换算为大地坐标(L, B)时,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迅速又方便地计算底点纬度B f(即垂足纬 度)。本文对国内外四种类型公式进行全面地分析比较,提出两种精度分别为 0Y0和 0C000适合我国的实用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公式正确,计算简 单,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在算盘、手摇计算机、……等计算工具之后,又创造发明了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用来解决更复杂的计算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内核相对于地幔的晃动将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分布并导致地球主惯性矩随时间变化。本文在重力场球谐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时变的地球主惯性矩A、B、C及主惯性轴,并研究了内核晃动对A、B、C的时变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B、C平均每年增大约4.5×1027kg m2,而内核晃动使A、B、C均表现出振幅为1022~1024kg m2的似正弦式变化,不足以维持其长期增大趋势,这进一步支持了"地球在膨胀"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利用快速电子针算机解算天文重力水准问题的基本原理及作业方法,同时分析了在平原地区所作的试算成果,根据28条边的计算来看,用电子计算机作业既快又好,是一种较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东西星等高法测定表差,是求定天文经度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大都是使用“东西星等高法计算星表”进行表差及经度的计算。随着小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为外业人员直接采用天文年历计算表差提供了方便。本文介绍用天文年历计算表差及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航测解析法很早就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但由于计算工具本身性能和效率的限制,始终没有在生产上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一边缘科学就引进了航测控制加密的领域,利用电子计算机解决空中三角测量的问题,就成了国际摄影测量的研究重心,因而也就改变了这一方法的原有面貌。  相似文献   

7.
《测绘通报》1982年第1期发表的《测角交会的通用公式及其简捷算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所确立的一整套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及统一计算用表,经我们在实践中应用,确实感到公式结构形式一致,解法统一,能加快计算速度,是便于使用各类电子计算机进行交会点计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最优化计算方法,借助电子计算机,本文对桥梁施工平面控制测量中五种常见的控制网图形,在各种不同的控制放样方式下的网形结构进行了最优化计算,给出了最优边长比值,这对于现场合理地布设控制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CZJ—1型机是采用集成电路制造的测绘专用台式电子计算机。它除了能进行四则运算、三角函数、对数、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坐标正算、坐标反算、高程计算等运算外,还能进行线形锁和经纬仪导线的计算。可供测绘、地质勘探、水利铁道工程部门有关测绘专用计算使用。在测绘专用计算过程中有了这一专用机以后,就可以不用算盘、手摇计算机和复杂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常规三角测量概算方法(以下简称常法),计算表格繁多,步骤复杂,在计算中还要多次借助用表,计算工作量甚大。若按常法的步骤和公式编制电算程序,不但程序步甚长,而且信息多,不适宜用袖珍电子计算机来解算,故不能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讨了一种新的、以最小二乘法解算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法。由于在相对定向及大地定向公式中顾及了地面高差的影响,因此,本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法不仅对于山区适用,而且对于高山地区也同样适用。根据此法已对103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编制计算程序,并作了试验工作。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所建议的空中三角测量法比文献[1]所提出的方法有更高的精度,相对定向趋近速度不受地面高差和点位的影响,且易于实现在数字电子计算机上编制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时,运用能以较简单的加减法来代替乘除法的对数表,已经有三个世纪之久。奥地利数学家维茄(G.Vega)于1783年出版的七位对数表和德国数学家布列米克尔(C.Bre-miker)的七位对数表都是很有名的,后者在  相似文献   

13.
假定地球是一个三轴刚性体,在Euclid空间中做自由旋转.在设定主惯性矩A小于B小于C的情况下,求解欧拉运动方程,得到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在除了自转和自由进动之外,同时还存在着自由章动.章动角会随着时间做周期性变化.重点讨论的是章动角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三角网的平差计算时,要将三角网中的各种情况以及人们设想的计算步骤和处理方法以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标记告诉机器。这些标记称为三角网控制信息,简称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C PⅢ轨道控制测量数据采集的效率,结合PD A 与测量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技术特点,以Visual studio 2008和Visual C#.NET 为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采用串口通信和多线程技术,设计了基于PD A的C PⅢ轨道控制网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解决了国内外同类软件彼此间平台不统一、数据不兼容的问题,实现了在任意一款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手簿上进行项目管理、数据通信、自动测量、质量控制和成果输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测绘》2008,(1):6-7
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册资金1200万人民币。公司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张祖勋、高级工程师朱勤东.雷蕴奇博士为专家顾问。公司拥有测绘高级职称人员3人.测绘中级职称人员5人.数据技术人员110人。公司先后获得了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家测绘资格乙级证书、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业务范围包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武汉测绘学院制造的CZJ-1型测绘专用台式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专用机”)所采用的线形锁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计算较简便,规律性强,既便于编制通用电子计算机程序和设计“专用机”,也适合于人工计算(用普通计算机)。  相似文献   

18.
魏子卿院士,河南省睢县西陵镇人,1934年7月出生,1954年7月入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学习,1960年7月毕业,分配到总参测绘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他事业心强,工作勤奋,思维敏捷,学风严谨,知识渊博,科研成果丰硕,对我国人卫大地测量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0年代初,他投身于测绘专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负责线路设计和试验,参加并领导了103型计算机的调试,为计算机技术在我国测绘专业数据处理中的早期应用作出了贡献。 70年代初,他从事海上大气折光修正研究,为我国首次远程战略武器试验外弹道测量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气象参数的修正模型和修正方案,为提高导弹命中精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代中期,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开始在西方国家运用。他眼光敏锐,注意到这一技术对发展我国战略武器和航天技术的重要价值,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用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建立我国地心坐标系的研究。在技术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提出了多普勒测量方案,编制了定位软件,计算出的地心坐标系与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我国军事和航天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代末,魏子卿院士为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和天文大地网,提出了建立全国卫星多普勒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绘》2007,(5):90-97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的先进事迹近日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他们通过读报、看电视、举行专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和讨论刘先林院士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20.
1981年我们编制了用于WANG-VS/80型电子计算机的BASIC算法语言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航线网平差程序。计算结果说明,成果精度可靠,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