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辉 《地理教学》2012,(14):12-14
【课标解读】课标表述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这条标准可分解为三个方面: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如何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了影响人口、城市和农业的区位因素之后的内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用前面的区位分析方法和思路对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高考地理中,有关地理区位的内容经常涉及,而区位分析如能把握规律、巧用方法,这类问题并非难以解决,这对提高成绩是非常有效的。区位问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聚落、商业、旅游等方面,无论何种地理事物在布局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最优的区位设置,因此,在布局时必须要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老工业基地淄博市工业区位变化的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飞速进步的影响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老工业基地内部出现了新的工业区位并形成了新的产业集聚区。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淄博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这种变化产生的动因。淄博市新工业区域的形成从一个侧面说明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潜力。在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自主权扩大以及大量非公有制的企业繁衍成为淄博工业发展的内动力,引起工业地理格局的变化。自然资源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下降,专业市场区位的重要性上升,在淄博市的工业空间动态中反映也很显著。此外,政府因素和交通区位仍然起重要作用。企业在新工业区位的繁衍和集聚是老工业基地的活力所在,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组织过程,其选择结果就是工业的分布形式(工业布局)。工业区位概念是由德国人韦伯于1909年提出的,他从纯经济学角度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高中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专门讨论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虽然没有提及工业区位的概念,但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作了较详尽的说明。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凸显,工业区位选择理论需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一、"工业区位"同课异构的必要性1.从考情分析:该考点是高频考点在广东省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考试大纲》中,笔者就工业区位部分考纲要求解读如下:能使用和分析图文信息(区域背景、具体情景),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判断其类型(如原料导向型、市场导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业活动是高中必修教材中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该内容广泛,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②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③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工业区位问题是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乳品工业发展迅速,布局面貌变化很大,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乳品工业区位问题,对于合理地开发利用乳品工  相似文献   

8.
郑州城市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取实证分析研究方法,考察郑州城市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探寻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及规律,为制定城市发展策略提供依据,认为交通枢纽、省会地位、工业项目建设布局和国家宏观政策与环境,是影响郑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4个重要动力因素,并将长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布局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在总结汽车服务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广州市汽车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特征明显,在全市不同地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在各个区的分布也存在明显数量差异;集聚趋势显著,大部分沿城市干道分布。影响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土地成本、市场、历史、关联产业、集聚效益、政府决策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与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效民 《地理研究》1992,11(3):101-107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相似文献   

11.
《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既是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也是对教师开展教学时的建议。围绕《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突出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果。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例如,《课标》中“标准”要求学生“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时,“活动建议”是:“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再如,《课标》在要求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时,“活动建议”是:“联系本地实际,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五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区域人力资源测算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疆县域人力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新疆人力资源总量增加54.89%,具有分散分布、空间差异增大的特征;人均人力资源水平提升30.71%,地域差异主要体现为南、北疆差异,呈低值集聚...  相似文献   

13.
张亮靓  孙斌栋 《地理学报》2017,72(8):1419-1431
关于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经济学家主张要素向中国沿海发达地区自由流动,而城市和经济地理学家则认为应对不发达地区发展给予支持。本文以国家尺度的城市规模分布来测度经济地理格局和城市化空间结构,综合运用截面和面板双重估计方法,探索了国家经济地理格局与国家规模的关系。结论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表征国家规模的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与国家经济地理的均衡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大国的经济地理倾向于多中心均衡布局。机制在于,经济中心的辐射半径不是无限的,地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距离对于生产力和城市化布局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先极化后均衡的演化趋势;城市化率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样也会促进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再考虑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诉求和中国地大物博的既有现实,本文政策启示是,大国的经济地理和城市化格局应该走适度均衡发展之路,国家采取空间干预政策促进中国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辨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赵兴利 《地理教学》2011,(23):32-34
一、关注动态性,以时空的视角进行思维 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地壳运动和物质循环、生物圈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的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地理学科的本质是研究地理事物、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最终指导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很多考生就是不能从时空的角度来思维、分析地理现象及地理问题,最终导致理解偏差、解题错误。很多重要的地理要素都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经过统计分析此方面能力为高考地理的常考点。常考思维方向: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分布、变化或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引擎,大都市产业布局是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都市区正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更新,从而促使都市空间和产业格局不断优化。通过近二十年来上海市餐饮业空间数据分析,研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都市区餐饮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揭示影响关系。① 近二十年来,餐饮业总体分布格局由“一轴双核两片多点集中”的初始形态,逐步演化为“三核四轴四片多点集聚”的现状格局,餐饮业分布逐渐从“内环-中环-外环”向外扩散,呈现多方向多轴线、区轴连面的演化趋势。② 不同类型餐饮业分布与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地方菜以老城区布局为主,并向商业街区、金贸区、大学城等区域集聚演化明显;国际餐饮围绕历史租界街区布局,并向城市副中心、旅游吸引物区域集聚演化;休闲餐饮趋于城市公园、景区景点和科教中心周边集中分布。③ 餐饮业整体呈现“中度集聚-中高集聚-高高集聚”的集聚演化特征,休闲餐饮、国际餐饮的集聚演化更加显著;地理空间上餐饮业由市中心向城市东西向演化明显。④ 人口密度、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以及旅游格局是影响餐饮业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的基础性因素;城市更新引发的公共服务与旅游空间变迁,是不同类型餐饮业格局演化的主导性因素。⑤ 城市更新改变了都市区发展肌理,促进了区域空间的结构性变化,推动了发展要素与环境变迁,不同类型餐饮业依据市场定位与选址偏好,在地理空间上随之快速响应,推动了大都市餐饮业分布格局演化与更替。鉴于餐饮业对城市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研究可为大都市旅游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理一般法则是把个别的、局部的、分散而具体的地理事物,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总结、综合,从而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是共性知识,是地理的核心知识。地理主要有三方面的一般法则:(1)地理规律类(如分布规律、过程规律)(2)原理性(如气候因素、要素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8.
李平星  陈雯  孙伟 《地理学报》2014,69(6):797-80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乡村地域功能和发展定位的多元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日益明显。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采用定量化价值评价方法,研究县域尺度乡村地域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的空间差异,识别各县市区主导功能类型,揭示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地域多功能特征明显,工业发展功能占据主导;4 类乡村地域功能空间集聚程度均较低,生态保育功能高值区集中于沿湖、沿海或苏南山丘地区,农业生产功能集中于苏北和苏中,工业发展功能以苏南最强,社会保障功能则集中于市辖区及其临近市县;乡村地域功能组合类型多样,共可分为9 种;4 类乡村地域功能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自然地理、空间区位、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强度和影响方向上明显不同。研究可为针对性地定位乡村功能和发展导向、增强县域乡村功能特色和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金萍  雷军  吴世新  杨振  李建刚 《地理研究》2020,39(5):1182-1199
乡村聚落研究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探讨地域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与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新疆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技术探讨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选择阿勒泰样区、天山北坡样区、吐鲁番样区和喀什样区进一步明晰不同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下绿洲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新疆绿洲乡村聚落密度小、规模小,以集聚模式为主,邻近乡镇中心、道路、河流分布特征明显;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受到乡镇道路可达性、到县城道路可达性、坡度、到河流邻近距离、气温和高程等因素影响,而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不显著。四大样区乡村聚落分布的主控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应依据各样区村落发展基础与主控因素,探索不同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模式与发展振兴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为背景,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了影响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由于信息技术产业与工业的特征不同,进而影响空间分布的因素不同,从而导致了产业空间的变化,中国无论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