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小西林铅锌矿植物体内铅锌积累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较新的思路,在地处森林沼泽景观的小西林铅锌矿对植物吸收积累元素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有毒元素的不同积累模式。为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指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黔西北土法炼锌引起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的自然植被及其根部土壤的重金属.土壤重金属形态用连续提取法区分为有效态和强结合态,结果发现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含量成正比.所分析的4种植物体内的Pb、Zn、Cd含量为Zn>Pb>Cd.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和柳叶苦荬菜(Ixeris gracilis)富集、运输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很强,是对污染区生态重建颇有前景的植物.  相似文献   

3.
As、Cd和Pb植物根系吸收途径和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柳检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5,34(3):269-277
环境中的毒性元素被植物吸收后,不仅危害植物生长,还会通过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类健康。植物吸收毒性元素有根、茎、叶三种途径,其中根系吸收最为重要。明晰毒性元素进入根细胞的途径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阻控其进入植物,降低食用风险。近年来,在毒性元素根系吸收途径研究领域,国际上主要开展了吸收动力学过程、转运蛋白识别和外界环境作用机制研究。本文从根系对As、Cd、Pb的吸收途径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植物利用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跨膜转运过程、根际环境与共存元素的影响等进行了评述,并认为在分子尺度下开展毒性元素细胞吸收动态过程、细胞响应机制和根际多因素作用机理研究是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推测As(Ⅲ)的外排机制与P类似,且Pb2+利用了Ca2+通道转运至木质部。  相似文献   

4.
超积累植物与找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它在地质找矿中的意义,回顾了国外超积累植物的研究历史,并对应用超积累植物进行找矿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磷矿石中多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磷矿石中多元素陈国亮,张朝旭西北大学化工系西安710069磷矿石中常含有多种共存元素,研究和测定其组成含量,对于提高磷肥质量、土壤改良和植物营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磷矿石中共存元素的测定大多采用容量法、比色法、火焰光度法,个别元...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土壤与植物根系生长及有机碳输入之间的关系,2011年分别将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铁仔(Myrsine african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移栽入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基地,采用石灰土(岩溶地区土壤)与硅质黄壤(非岩溶地区土壤)进行培育,然后对根系生长特征和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积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树根系在岩溶地区土壤比非岩溶地区土壤发达,即岩溶地区土壤根系碳沉积比非岩溶高。岩溶地区土壤上,紫花苜蓿死亡根系体积最大,其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积累贡献最大。构树根系生长无论在哪种土壤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使得森林土壤深层有机碳含量比草地高。因此,可确定土壤有机碳积累与植被生长环境和植被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张夏一带选取植物样及相应的土壤样进行化验,采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计算出相关系数,判断其相关性,对此工作区农作物的适宜种植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岩溶峰丛洼地饲料植物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常见饲料植物对矿质元素Ca、Mg、K、P、Fe等的富集特征发现,岩溶峰丛洼地中元素在饲料植物各器官内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大量元素Ca、Mg、K、P主要富集在饲料植物的叶片中,微量元素Fe、有益元素Na 主要富集在根部;饲料植物各器官对大量、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为高Ca、K而低P、Na;生长于不同岩溶峰丛洼地区的同种饲料植物,由于岩溶地球化学背景及气候条件等的差异,其同类器官对同一元素富集的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土壤和某些常见植物中的活动元素组分,说明元素的分布和活动在研究生态学方面的某些规律,并从中得到一些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的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顶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金顶矿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54℃~309℃,平均143℃,w(N aC l)为1.6~18.0,平均6.0,并且从矿区的东部向西部,由北部向南部温度逐渐降低,而盐度从东部向西部稍有降低,但是从北部向南部却是增加的;从第一矿化阶段到第三矿化阶段,成矿流体微量元素的种类、数量以及总量都是逐步增加的。  相似文献   

12.
西南某电站是大渡河干流的重要梯级电站。在西南某电站坝区及外围采取了大量天然水样品,室内分析了各水样的水化学宏量元素。通过对分析数据的整理,归纳出各类水样矿化度、pH、游离CO2的变化规律;结合聚类分析,确定了各类天然水包括大气降水、河水、溪水、沟水、地下水的基本化学特征;同时发现浅层地下水、深部地下水以及深部地热水的化学区别。  相似文献   

13.
稀土元素的迁移形式富集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稀土矿物与碳酸盐相关性,矿物包裹体主要成分,代表性稀土矿物的化学成分,稀土矿物的主要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稀土氢化物、稀土合金氢化物的形成条件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认为稀土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是呈稀土合金氢化物与CO、CH4等共同迁移,然后被氧化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青山金矿床是一个赋存于石炭系沉积岩中的中-小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仪等分析技术,利用地球化学热力学理论,对青山金矿床开展了成矿流体成分分析和热力学计算,解析了该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呈弱酸性、弱还原性,为重碳酸钙亚型,可大致视为CO2-H2O-NaCl体系,来源于古大气降水,并且后期受到了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早期流体中的金主要以氯络合物形式[Au(Cl)4]-迁移,主成矿期与晚期流体中金以硫络合物形式[Au(HS)2]-迁移.成矿流体温度、盐度、pH值、Eh值、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后期大气降水的混合、水-岩反应及硫酸盐还原菌是造成本矿床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矿物药性味及其与溶出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巍然  李颖 《矿物学报》1994,14(2):164-171
以溶出成分化学元素种类为特征,以性、味为类别标记构成矿物药模式,用ID3方法分别对不同的矿物药模式集做自适应模式识别。获得结果表明:非Sr-非As-非Zn组合是决定矿物药性寒凉的主要溶出成分元素组合,含As组合与非Sr-非As-非Zn非B组合是决定矿物药性温热的主要溶出成分元素组合;矿物药味辛、味甘、味酸、味苦和味咸各自与溶出成分中Ni、Zn、Pb、Ti、Sr、Cr、Bi、Ba、Al相互间的不同组合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以粉末样品直接压片,铑靶X光管的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和背景的扣除,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铌、锆、钇、铷、锶、铀、铜和锌等元素的X射线光谱分析方法。本法具有制备样品简便快速、扣除背景简易准确以及能较好地克服基体效应、方法检测限较低(<2ppm)等优点。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分析误差要求。因而本法是测定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一种简便快速且又较为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寒湖沼景观水系沉积物元素迁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系沉积物元素迁移机理是区域化探方法的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青海省高寒湖沼丘陵景观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粒级分配特征,提出元素相态分配系数可以定量描述水系沉积物迁移过程成矿元素分配机理.指出区域化探适宜的采样粒级为-10目~ 40目或-10目~ 60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铂族元素矿床类型及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河南省铂族元素矿产资源状况及已有矿床类型,提出了铂族元素矿床与深源岩浆的侵入作用密切相关,并随侵入岩浆深度的不同,元素组合呈有规律地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广东河台金矿金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