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测试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法,然后利用层析成像反演算法对现场获取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了解译,得到溶洞沿不同测线的剖面分布图和不同高程处的平面分布图,并将其与场地现有钻孔地质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可得到场地中溶洞的空间分布,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大量数值模型试验,并根据射线密度、射线正交性和点扩散函数,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在空间上是可能性变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好于水平方向,而且高速异常体和低速异常体的图像形态和分辨率是非一致的。高速异常体波形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距离为1/2波长,垂直分辨率最小分辨率距离为3/10波长;而低速异常体的波形CT图像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分辨率约为2/5波长,垂向最小分辨率约1/5个波长;走时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为3个像元,垂直方向的最小分辨率距离为2个像元;当井深与井间距之比为2时,图像分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井间地震走时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裴正林  余钦范 《现代地质》2001,15(3):333-338
提出了井间地震走时波形顺序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反演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成分 ,然后用井间地震波形反演获得速度模型的高频成分。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反演稳健 ,提高了走时成像的分辨率 ,克服了波形成像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4.
乐友喜  曾有良 《物探与化探》2006,30(2):169-171,174
基于契比雪夫多项式的旅行时反演方法,不需进行入射角扫描,首先用多项式表示出深度和慢度,计算出从源点到接收点的旅行时间,通过与实际时间的误差修改模型参数,经过反复迭代,最终得到地下复杂构造的界面形态和速度变化.与网格化速度反演方法相比,计算的未知数少,对初始地质模型的依赖性小.模型试算表明,在初始地质模型与实际地质模型差别较大时,仍能取得比较好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首先对求解区作网络划分,由给定的正演速度模型在网格点上双线性插值,获得整个网格节点的速度分布,然后,对波阵面作一近似,在此基础上,用最小走时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完成正演,反演则是通过正演的方法实现的,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煤层气压裂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1-5井和大1-1井是沧县境内的两口煤层气井,为提高产能,增大气体解吸速率,对其进行了压裂施工.为测定压裂效果,使用DST-3井中声波探测系,对大1-1与大1-5两口煤层气井在压裂前后分别进行了地震层析成像测试,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压裂后煤层波速有明显下降,且在横向上变化均匀,表示压裂液扩散带基本连通,裂缝发育,压裂效果明显.为了验证层析成像的结果,将煤层气井的测井解释结果与层析成像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将小波多尺度分析的思想引入到井间地震层析成像非线性反问题研究, 首次提出了小波多尺度遗传进化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全局寻优算法, 其解大大地优于线性化反演方法的解,并极大地提高了地震层析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很好地解决了复杂模型和大扰动模型成像的难题.另外,小波多尺度反演方法还能够提供不同分辨率的反演图像,将有益于层析图像的解释.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井间地震CT技术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以应用井间地震CT技术解决桥墩基础断裂的一个应用为例,指出依据经验获取高质量的井间地震CT原始资料以及利用现有钻孔的地质资料做联合反演,才能获取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过井地震层析成像的级连算法应用到垦71区井间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高分辨率、精确的井间纵波速度结构.首先根据初至出射角,旋转合成得到清晰的纵波波场,再精确拾取初至到时.初始速度模型是参考测井资料的分层模型,第一级反演算法为分辨率较低但稳定的BPT反演算法,为第二级高分辨率反演算法--阻尼LSQR迭代反演算法提供模型.层析结果显示出清晰的泥、砂互层,与测井参数构造解释对比,高、低速带与砂/泥岩层基本吻合,最高能分辨1/4地震波波长的薄层.研究证明级连算法能很好地兼顾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大大提高了井间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的质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油田的勘探和检测.  相似文献   

10.
井间地震技术在永新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像.井间反射波成像剖面反映了丰富的层间信息,解决了该对井间存在的油水关系矛盾.  相似文献   

11.
井间地震层要成象在环境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走时层析成象的射线追踪方法和在型稀疏矩阵的方法的方法是其中的关键。文中讨论了LSQR算法系列,数值模拟证明了它的优越性,最后应用于鹏飞大厦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LSQR反演算法计算时间长、占用内存大的不足,这里提出了一种LSQR的快速算法,通过线性三元组存储稀疏矩阵,实现相应的矩阵运算,使LSQR算法的运算速度及内存占用都有较大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地面地震CT在浅层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地表面沿研究区域的四周布置激发点和检波器 ,进行人工地震观测记录。地震能量由激发点到达接收点 ,利用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等多震相 ,进行 CT反演 ,得到波速地震 CT图像。该图像给出浅层波速横向分布 ,反映了覆盖层分区及基底岩性特点与构造分布。该方法应用于某工程场地的浅层勘探中 ,所得波速 CT图像与地质露头及开挖相吻合。该方法将地震 CT技术从钻孔和巷道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地表条件,适合于探测层状介质的地震反射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探测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等,需研究相应的地震方法技术,地面地震层析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研究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展的.本文就非线性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就该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试验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而言,地震反射方法的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分辨率较低。为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解决探测倾角较大的地层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等问题,在这里进行了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试验应用研究。针对非线性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就该方法对地震地质模拟记录和实际地震记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地面地震层析成像和高分辨率地震联合勘探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地震反射方法在金属矿区的应用效果一般较差.为解决金属矿勘查中的方法技术问题,开展了地面地震层析成像和高分辨率地震联合勘探的方法技术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层析成像技术不但可弥补反射地震资料在探测浅表层方面的不足,而且还可为反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和偏移处理提供有用的速度信息,从而提高反射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该联合勘探技术可解决从地表至数千米深度范围内的地质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虎  李瑞  刘钰泉  王玲辉 《新疆地质》2007,25(2):221-224
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简称CT)法,是利用大量地震波传播时间与其相应的射线在成像单元内所经过的路径以及待求速度的关系建立大型线性方程组,反演出路基下介质的波速,再根据钻孔资料可建立地下地质模型,进而准确定位出路基病害(煤窑采空区、岩溶、软弱层等)的位置,为路基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用这种方法对某段铁路路基下存在的煤层、煤窑采空区的分布情况进行勘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的地震反射层析成像方法,基于射线原理,应用叠前反射波的走时资料,逐层反演地下介质结构。它是在局部范围内,将地层各界面视为平面,求取界面、速度参数,全剖面的成像只需反复进行局部反演。用该方法处理了三板溪水电站工区的两个地震剖面,处理结果与钻孔资料对比,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地震层析成象技术现状及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成象原理和方法、模型的地质解释,并用实例分析了其在盆地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跨孔电磁波透视法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孔电磁波透视在探测地下裂隙带、溶洞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通过分析软土、土洞的发育规律以及它们与溶洞、溶槽的关系,可间接探测软土和土洞的分布。文中探测实例说明,充分了解场地的岩溶地质特征,可帮助我们优化设计、获取有效数据、识别异常,提高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