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利用UTCSR 2003年1月到2008年8月间的GRACE Level-2 RL04重力场模型估计了南极冰盖质量变化。计算过程中分别采用高斯和Wiener滤波两种平滑方法,分别采用22、43和65个月重力场模型计算Wiener滤波信号与噪声函数,得出以下结论: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需要具体计算Wiener滤波平滑因子值,65个月GRACE重力场模型计算得到的Wiener滤波权值非常接近于平滑半径为540km高斯滤波权值;采用两种不同的滤波方法在相同区域质量变化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分数布朗运动的连续和离散小波分析,讨论了有关的性质,并将结果用于分维估值、分数布朗运动小波变换系数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分数布朗运动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分数布朗运动的连续和离散小波分析。讨论了有关的性质,并将结果用于分维估值、分数布朗运动小波变换系数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GRACE最新重力场模型RL05序列研究了高斯滤波、Wiener滤波、各向异性滤波三种方法在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监测中的适用性,计算了应用三种方法得到的水储量变化速率。通过与长江流域水文模型的比较,高斯滤波平滑半径为430km时所得的结果与Wiener滤波基本一致,但各向异性滤波反演的结果与水文模型更为接近,并且优于前面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GRACE RL05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误差存在各向异性的分布特征,因此各向异性滤波更适用于GRACE区域水储量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对目前区域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概念、特征和建设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网格技术,给出了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体系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与重构方法,提出了虚拟基准站网(VCORS)的概念,对虚拟基准站网的服务漫游与无缝切换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三层组合滤波的去噪方法,在小波BayesShrink阈值与自适应中值滤波的基础上增加第三层Wiener滤波,利用Wiener滤波对信噪比高的信号去噪效果好的特点可有效去除残留的混合噪声,为了在去噪过程中保留影像的边缘,在滤波过程中加入了边缘提取算法,对影像的细节进行保留使去噪后的影像更加清晰。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三层滤波方法在去除遥感影像常见的高斯与脉冲混合噪声时,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两层组合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7.
在对目前区域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概念、特征和建设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网格技术,给出了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体系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与重构方法,提出了虚拟基准站网(VCORS)的概念,对虚拟基准站网的服务漫游与无缝切换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格网DEM坡度计算模型的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DEM的精度和分辨率确定后,坡度坡向计算结果取决于计算模型。本文设计了逐栅格单元的相对差等级评价方法,并结合基于整体的频率图和XY散点图评价指标,定量揭示了坡度计算模型之间的异同。主要结论为:①坡度计算模型有离散和连续之分,连续型模型能给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坡度坡向计算结果;②坡度计算结果与计算点数有关,点数越多,计算结果越稳定;③算法间的差异随DEM分辨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本文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坡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快速傅里叶(FFT)拟合方法建立连续局部地磁场模型,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建立的局部地磁场表达式是连续的且形式十分简明,有利于地磁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的实现.最后,给出了某一地磁异常场的实例,用FFT拟合方法建立了局部地磁异常场模型并与传统的Taylor多项式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FFT拟合建模方法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图像处理过程中分析噪声的主要手段,RMS颗粒度,自相关函数,Wiener谱的定义和测试方法以及噪声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对变形体进行监测的时候会得到一系列不同时间的观测结果,比如对滑坡的位移监测,得到一系列的坐标,通过与首期观测数据的比较可获得变形量,然而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含有误差,如何将变形信息和观测噪声分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变形是一个连续过程的假设下,以给定的验前方差为约束条件,通过三次连续逼近样条函数建立变形曲线,达到变形信号与噪声分离的目的,文中通过对某滑坡多年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持续完善及其在多领域内的大量应用,拓展了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连续监测站的服务领域,从而提升了对其观测数据的质量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大范围内IGS站点卫星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各GNSS的全球覆盖程度以及发展成熟度,本文以GPS为对象,对全球范围IGS站点该系统的原始观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数据所受多径影响、数据观测完整程度以及数据中跳变比例三方面,得出了关于IGS站点GPS数据质量的分析结果,该结果可为地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过程中站点的选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全站仪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和仪器自身稳定性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初始定向方位的相对偏移统一描述为定向偏差。通过建立两个强制对中观测墩作为基准点,使用TCA2003全站仪对后视基准点进行全天候持续观测实验的方法,研究测量机器人定向偏差及其变化规律,并应用小波包变换进行定向偏差的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测量机器人进行持续观测时,仪器定向偏差及其变化会使测点的方向测值产生系统性的误差,定向偏差随气象条件变化呈周日视的变化规律。定向偏差的规律研究可用于指导普通全站仪在工程测量时选择观测时段,采取相应措施削弱该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height changes of tide gauges directly influence sea level observation. For research of sea level variation in large region or globe, the l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 must be considered. Two sessions of GPS and absolute gravity observations in 2001 and 2003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tion of China coast in ITRF2000 and Eurasia fra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sults of continuous observation and periodic observ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Because of global temperature rising and glacierthawing,the sea level has risen about 10-25 cmin the past century[1]. The sea level change isone of the main ai ms in global change monito-ring. Presently the basic tool used in sea levelmonitori…  相似文献   

16.
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年和2003年两期GPS观测数据,结合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分析了中国沿海海岸在欧亚框架下的水平运动及在全球框架ITRF2000下的垂直运动特征,并讨论了GPS定期观测与连续观测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位置时间序列蕴含有丰富的构造和非构造变形信息,具有成分复杂、建模困难、非构造信息难以有效分离等特点,利用自适应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对川滇地区24个GNSS连续站时间序列作周期项修正。结果表明,周期项的修正十分必要,EMD方法能够根据每个台站信号的自身特性,自适应地提取不同频率、振幅的周期成分,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相较于谐波模型,EMD方法对原始时间序列在N、E、U方向的改正均更加精确有效。使用修正后的连续站时间序列模拟流动观测,发现经过5~6 a/期观测即可得到相对可靠的台站运动速度,并通过距离较近的实际连续观测站对流动观测站周期项改正,验证了EMD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也为流动GNSS观测实施、周期修正和资料使用提供了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TEQC的主要功能原理及使用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其在河北省陆态网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数据质量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满足经验值要求,数据质量较好,利用TEQC可以有效掌控陆态网连续站的数据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TS30/TM30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eica新型Ts30/TM30系列测量机器人开发了变形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内置软件和后处理软件组成,内置软件能够完成控制网自动化观测、变形点自动化观测和持续变形观测等任务,后处理软件能够利用网络远程获取测量数据,具有监测数据的管理、处理及输出等功能。经过实验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多用途的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对地观测中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多模式、多角度、多维度、大幅宽、高分辨率、多基协同等SAR技术的问世,代表着新型SAR观测时代的到来。为对这一SAR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SAR系统观测能力的发展,包括如何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层次SAR综合对地观测数据及实现月基SAR等观测技术;然后,总结了杂交介质建模、时频分解、深度学习、压缩感知等新型信息提取方法在SAR领域发挥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新型SAR在城市管理、植被调查、极地与海洋测绘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推动SAR观测技术在测绘领域更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