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金鳟体组分和糖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16±2)℃的条件下饥饿和恢复投喂不同时间后金鳟(Golden Rainbow Trout,Oncorhynchus mykiss)体组分和糖原含量的变化.试验鱼分为4个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饥饿7 d,恢复投喂44 d(S7组);饥饿14 d,恢复投喂37 d(S14组);饥饿21 d,恢复投喂30 d(S21组),对照组(S0组)正常喂食.研究发现:饥饿使金鳟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升高,粗脂肪和糖原含量显著下降,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饥饿7 d后,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与试验前和同期对照组相比下降极显著(P<0.01).饥饿至14 d,水分含量上升,与试验前和同期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灰分含量与试验前和同期对照组相比上升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与试验前和对照组下降极显著(P<0.01).饥饿至21 d,水分含量与试验前和同期对照组相比上升显著(P<0.05),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与试验前和同期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恢复投喂后,除S21组肌糖原含量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外,其他各组的各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结果表明:金鳟饥饿过程中动用储存物质的顺序是首先动用糖原然后动用脂肪,而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金鳟在贮存能源物质时优先积累肝糖原.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不同光照强度(0、100、500、1 000、2 000、4 000和6 000lx)条件下,研究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的生长、体组分和能量收支情况。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1 000lx组的许氏平鲉幼鱼末体重最高,但与100、500和2 000lx组的末体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的饲料转化率和能量转化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峰值均出现在1 000lx组;而消化率的最高值却出现在0lx组(P<0.05)。除灰分含量外,各处理组的体组分和体能值均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P>0.05)。本研究由许氏平鲉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w和SGRe)与光照强度(L)的回归方程得出其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范围为610~630lx。各处理组的能量收支方程表明,生长能和呼吸能主导许氏平鲉幼鱼的能量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3.
许氏平鲉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 (Hilgendorf)消化 道短,具有肉食性鱼类的典型特征。 可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和肛门。口咽 腔上皮为复层上皮,上皮内有味蕾分布。咽后消化道的管壁可分为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 、肌层和浆膜层。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粘膜层上皮。食道为复层上皮,部分区域具有由单层柱 状上皮细胞构成的突起。胃Y形,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贲门部和盲囊部都具有发达 的皱襞和胃腺,胃幽门部无胃腺。小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绒毛发达。小肠与直肠连 接处有瓣膜。直肠粗短,其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相似文献   

4.
许氏平鲉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卵胎生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 Hilgendorf)的卵巢发育期、卵母细胞发育时相进行了划分,并对性腺成熟系数、肝重指数和肥满度的年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卵巢发育可以分为7个期,卵母细胞分为6个时相;以Ⅲ期卵巢越冬,翌年5月进入分娩期,7~11月上旬卵巢保持在重复发育Ⅱ期。许氏平鲉卵巢平均成熟系数波动在0.33~19.82之间,平均肝重指数波动在0.33~3.10之间,平均肥满度波动在2.51~3.20之间。分娩期之前,肝重指数与性腺成熟系数基本呈正相关,产仔期后肝重指数显著下降。该鱼1年成熟1次,属于一次性生殖类型。  相似文献   

5.
音响驯化技术是控制鱼群和提高放流回捕率的有效方法。目前,对海水鱼类进行音响驯化时关于音响驯化时段选择的研究积累尚少。本试验研究了在7:20、10:20、13:20、16:20和19:20 5个不同驯化时段水平下,许氏平鲉幼鱼在430Hz正弦波连续音刺激下的行为反应,分别探究了在不考虑非音频刺激因素和减轻(甚至避免)非音频刺激因素对音响驯化效果干扰的前提下,许氏平鲉幼鱼的优势音响驯化时段。结果表明,无论考虑非音频刺激因素对音响驯化效果的影响与否,7:20时段都是许氏平鲉幼鱼的优势音响驯化时段。  相似文献   

6.
采用96 h半静态毒性实验,研究了许氏平鲉幼鱼的氨氮耐受性和氨氮胁迫下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温(18.6±0.5)℃,pH 7.85,盐度30和溶氧(8.6±0.5) mg/L的条件下,平均体质量(63.60±10.14) g、平均全长(15.90±3.29) cm的许氏平鲉幼鱼总氨(TAN)和非离子氨(NH3-N)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01 mg/L和0.27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1.80 mg/L和0.03 mg/L。设定TAN为0、3.5、10和20 mg/L 4个浓度梯度,对同等规格苗种进行96 h急性胁迫实验,血液生化指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氨氮浓度、暴露时间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血浆血糖(GLU)、血氨(P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活性存在显著影响,两者交互作用对血浆皮质醇(Cor)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活性无显著影响,暴露时间对血浆胆固醇(TCH)无显著影响;其中,血浆GLU、GSH、AKP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随氨氮浓度升高响应时间提前;PA浓度与环境TAN浓度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许氏平鲉幼鱼的养殖管理和苗种运输提供指导,血浆GLU、GSH、PA和AKP可作为许氏平鲉氨氮胁迫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饥饿和再投喂对千年笛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分成6组,分别饥饿处理0(对照),2,4,6,9和11 d,然后在饱食的条件下恢复投喂10 d.分别测定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千年笛鲷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饥饿过程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下降明显,淀粉酶起伏较大;恢复投喂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与饥饿前相比都有所上升,但蛋白酶活力总体上仍低于同步取样对照组,脂肪酶活力总体上高于对照组水平,淀粉酶活力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并且基本上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阴影效应是影响人工鱼礁诱集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对人工鱼礁不同阴影情况的行为响应,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在实验水槽顶部固定光源,共设计3组实验:A组实验探究不同阴影面积的鱼礁模型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B组实验探究不放置鱼礁模型、悬挂不同开孔率顶板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C组实验探究阴影面积相同但开孔数量不同的鱼礁模型对实验鱼的诱集效果;对照组实验水槽中不放置鱼礁模型、不悬挂顶板。观察并记录许氏平鲉幼鱼(体长(5.06±0.09)cm,体质量(3.22±0.16)g)在水槽中的行为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3个实验组中许氏平鲉在鱼礁放置区域的出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区域;A组实验中,许氏平鲉在鱼礁放置区的平均出现率随着鱼礁阴影面积的增大而上升;B组实验中,许氏平鲉在顶板放置区的平均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同水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组实验中,开孔数为1时许氏平鲉在鱼礁放置区的平均出现率与开孔数为9时相近且高于开孔数为4和6时。研究结果表明,阴影面积越大的人工鱼礁对许氏平鲉的诱集效果越好,阴影面积相同时开孔数较多的人工鱼礁能够在提供良好庇护所...  相似文献   

9.
许氏平鲉消化道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组化方法对许氏平消化道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羧酸酯酶和粘液物质进行了定位及半定量研究。发现幽门盲囊和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和纹状缘具碱性磷酸酶活性 ;胃粘膜上皮细胞核上方胞质、幽门盲囊及肠上皮细胞顶端胞质中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 ;在胃贲门部和盲囊部、幽门盲囊以及肠的上皮细胞内还检测到羧酸酯酶活性。整个消化道的粘膜层中存在许多粘液细胞。食道上皮含大量酸性粘液细胞 ,胃上皮细胞均含有中性粘液 ,而肠道由前向后中性粘液物质逐渐减少 ,酸性粘液物质逐渐增多。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食道和直肠有润滑和微弱的吸收作用 ,胃有消化脂类和吸收二糖及短链脂肪的功能 ;幽门盲囊有较强的吸收脂类的功能 ;前肠、中肠和后肠有活跃的细胞内消化和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0.
卵胎生许氏平鲉仔鱼与稚鱼发育形态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许氏平鲉胚后发育组织进行了较为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蚰0日龄(dph)仔鱼,即未产出仔鱼,体长3.8~4.7mm,油球大而明显;初孵仔鱼体长5.0~6.5mm,已经开口,尚未摄食,体表仅分布有黑色素;2日龄仔鱼,开始摄食轮虫,鳔已充气,并出现虹彩色素;3日龄仔鱼,脑颅后方增加一丛色素,尾部放射丝出现,仔鱼摄食量大大增加;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殆尽,头颅后部和腹腔上缘开始分化出点状黄色素;5日龄仔鱼,胸鳍可垂直向外伸展,上下颌开启频繁;12日龄仔鱼,具有集群和趋光性;20日龄仔鱼,体前部呈黑色,在水中分散均匀,摄食旺盛;25目龄稚鱼,全长6.55~8.42mm,体前部开始出现黑色条带痕迹;30日龄稚鱼,头部眼的上缘有一横带,鱼体侧出现3条黑褐色的横条带;40日龄稚鱼,全长15.50~35.55mm,鱼体体型与成鱼相似,体侧有6~7条黑褐色的横条带;60日龄幼鱼,具有成鱼的形态,鱼体发育进入幼鱼期,并开始转入水体下层活动。通过对许氏平鲉由早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了解其仔、稚鱼的发育规律和种属的特异性,不仅可以丰富对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进行许氏平鲉的生产育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实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对其生长、肌体组分及内脏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各生长参数观测值,体内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的含量以及能值均逐渐减小或减少;实验期间体内各组分的同期相对损失率以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最高,且粗脂肪降幅高峰的出现时段总早于碳水化合物,而粗蛋白的消耗量和损失率则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淀粉酶活力的损失量均高于同期其他消化酶,蛋白酶活力在13—16天间出现反弹现象,其第16天的酶活力值与实验起始值相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长评价、生化分析等方法,比较了饲料中不同脂类营养对中华绒螯蟹幼蟹(2.4g左右)生长、成活和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分为A组饲料雌体(AF组)、A组饲料雄体(AM组)、B组饲料雌体(BF组)和B组饲料雄体(BM组).结果表明,饲料中缺乏PL和HUFA对幼蟹60天内的生长和成活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其肝胰腺指数、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脂及18:2n-6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其肝胰腺和肌肉的胆固醇、PL和HuF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BF和BM组),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幼蟹的内分泌调控和生殖蜕壳.  相似文献   

13.
舟山鱼类油脂中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and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Huanghai glauconites are dealt with, and sever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of Huanghai glauconite are discussed, such as the type of bottom sediments, rate of sedimentation and the oxidation. Thu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of Huanghai glauconite i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5.
花鲈稚、幼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相同条件不同时期及相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花鲈稚、幼鱼的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威海羊亭养殖花鲈三月比一月、二月生长快,三月体重约是二月的9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花鲈生长差异极大,威海羊亭养殖花鲈体重分别是厦门、漳州和天然水域花钙体重的10.9、15.2和34.0倍。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22±2)℃条件下,采用周期性停食胁迫方法研究鱼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饥饿组与对照组的特殊生长率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停食时间胁迫下,试验组的摄食率和特殊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停食3天鱼幼鱼的食物转化率比对照组高,表明鱼幼鱼具有部分补偿能力;消化酶在不同的组织中变化情况各不相同,饥饿开始后各器官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下降。随饥饿时间延长,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出现上升现象,但上升程度各不相同。恢复投喂后各组织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上升;随恢复投喂时间延长,各试验组中鱼幼鱼各器官组织中的消化酶变化情况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海洋科学集刊》1997,(38):155-161
生物体的含能量及比能值(Q,指单位体重的含能量)是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参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含能量的主要物质载体。在鱼体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占0.5%,在鱼类能量学研究中一般忽略不计,生化组分决定鱼体的能量含量。在自然界中,鱼体的生化组成是变化的(Craig,1977),精确估计鱼体的含能量及生化组成是建立鱼类能量收支方程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也是深入开展能量学研究的主要困难之一。研究者发现,在各种条件下,鱼体各组分之间都有比较恒定的比例关系( Elliott,1976; Weatherly et al,1983),因此提出,如果以鱼体某个易于测定的指标(如含水量、体重等)作为自变量,建立起与含能量及化学组成较显著的相关关系,则可较方便地对有关指标进行间接估计。 1994年8-11月,作者在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B.,)进行能量学研究的同时,对其比能值及化学组成亦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日粮水平(RI)对鱼体比能值及生化组成的影响,建立了干物质含量和比能值的预测模式以及含水量与比能值、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的回归关系,以便对实验鱼类的比能值及化学组成进行间接估计。  相似文献   

18.
横带髭鲷(Hapalogenys mucronatus)为我国东南沿海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目前亟待突破其规模化苗种培育的瓶颈技术问题。为探究横带髭鲷仔鱼发育阶段的摄食和生长特性,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24±0.2)℃、盐度为26的条件下对饥饿仔鱼形态发育、生长、不可逆点及投喂状态下的摄食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出膜后的初孵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3日龄卵黄囊消耗完毕,油球于8日龄消耗完全,混合营养期为5d。饥饿组仔鱼全长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拐点出现在3日龄,在4日龄有畸形仔鱼出现。饥饿仔鱼初次摄食率为10.12%,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7日龄,为85.06%;PNR出现在7日龄和8日龄之间,至9日龄全部死亡。早期仔鱼(7日龄)的摄食高峰出现在7:00、11:00和15:00,晚期仔鱼(14日龄)在7:00、11:00、15:00和19:00四个时间段,摄食高峰均出现在白天,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摄食高峰有所延长。横带髭鲷仔鱼最佳开口摄食时间在3日龄,掌握仔鱼的摄食高峰期,在此时间段驯化配合饲料,对于活体饵料向配合饲料的驯食转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菱鲆幼鱼鳃小叶软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大菱鲆(Scopthalmus maximus)幼鱼鳃小叶软骨组织的细胞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鳃小叶软骨细胞呈近似的椭圆状,电子密度较低,细胞间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结构。软骨细胞分为3种类型:新生软骨细胞、成熟软骨细胞和衰老软骨细胞。幼稚软骨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具有1个核仁;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数量不多且体积较小;成熟软骨细胞和核的体积均庞大,具有1个核仁;可见少量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衰老软骨细胞细胞核收缩或消失。胞质中出现许多不规则空泡,细胞器很少。细胞间丰富的胶原蛋白结构使鳃小叶软骨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  相似文献   

20.
梭鱼幼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物链不同点上能流之间的比率,通常称为生态学效率,生态学效率包括多种类型,其中,生态生长效率(Ecologicalgrowthefficiency)特指生物量的生产与食物摄入量之比[1]。海洋鱼类生态效率的测定,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生态生长效率的测定。由于野外调查本身的局限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依赖实验手段配合。海鱼生态生长效率的研究国内仅见于杨纪明的工作[2,3],作者在进行食物链能流实验研究中,为解决小型鱼类摄食浮游动物这一环节的实验室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