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雄 《福建地质》2014,(3):231-236
根据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实例,阐述因探头在测管中晃动、清管不干净及测管间不平行等影响检测数据的几种常见问题,探讨如何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孙波  王良玮 《冰川冻土》1994,16(2):185-189
根据声发射检测技术,研制了专用的检测仪器。在乌鲁木齐河源冰川7个测点上进行了声发射信号检测和分析。证实了冰川上存在着丰富的声发射信号。信号有突发型和连续型两种基本类型。信号主频率为:12.5-25Hz,60-85Hz,110-125Hz。冰川上水流动振动信号频带为625-1500Hz。此外,用爆破手段测得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纵波的传播速度为3.75±0.05km/s。  相似文献   

4.
分析并介绍了声发射检测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岩石力学、钻具动力学研究及井底声学定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忠彦  贾志  朱挺  张芬娜 《探矿工程》2015,42(11):15-19
地热井水位的监测是地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为了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平衡利用地热资源,使得监测工作日趋常态化。目前水位测量的工作主要在地热井的套管内来实现,或直接下入测线、或以并列安装在泵管上的测管作为通道来完成测量工作,其中前者由于潜水泵的泵管和电缆易与测线发生缠绕,影响测量精度,后者由于系统不完善经常无法测量,无法达到监测测量工作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连通器原理的套管外水位测管系统,并通过在试验井的安装测试证明其可行性及实用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安装测试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优化井口装置发挥水位测管的最大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生  曾梅香  田光辉  赵娜 《地下水》2008,30(5):101-103
结合实际状况对目前天津地区现行的井口装置如何与人工水位监测设施兼容结合、及如何优化改进做了细致的描述,提出了详尽的优化措施。优化后的井口装置将更简约、更经济、更实用,并能为解决动态监测工作中的难点一提高有效水位数据采集率提供设备上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吴庆曾 《物探与化探》2000,24(4):284-295
阐述桩的分类,产生缺陷的多重因素及完整性检测的必要性.论述一维杆件中反射波理论依据.激振及接收传感器是检测技术的关键;说明了反射波信号的频率解释和瞬态机械阻抗法的一致性并均以工程实例加以佐证.文中还论述了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理论及依据,检测的判据,还给出了检测实例.介绍最新声CT技术及检测成果.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超声波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管混凝土超声波检测是检测钢管内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某高速公路K20+544.7~K20+698.3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钢管混凝土拱经超声波检测,判定钢管混凝土有严重缺陷,钢管内混凝土灌注质量不合格,经开孔取心、抗压试验等方法的验证,不仅证明了检测结论正确,而且证明了超声波法是检测钢管混凝土质量的最佳手段。本文就检测实践和检测研究的体会论述了在钢管混凝土拱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及其常见部位和混凝土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技术方法及检测信号的分类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临潼骊山滑坡整治工程前的锚索拉拔试验中对声发射技术检测锚固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经研究证明声发射技术检测岩土锚固质量的应用是可行的,该项技术可以作为岩土锚固质量检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桩的振动理论中,对大直径桩,不能把桩简单看成一维杆件,必须考虑其横向尺寸产生的横向惯性效应。通过横向惯性效应的运动方程进行拉氏变换,推导出桩顶在正弦激振力作用下的位移和速度的响应传递函数以及速度导纳表达式,并分析了横线惯性效应对基桩动测时域曲线的影响以及其影响因素。在不考虑材料阻尼、桩周土条件下,发现横向惯性效应会降低应力波速度,并产生衰减作用,同时脉冲宽度和桩径大小直接影响着横向惯性效应的强弱。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桩基超声波CT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沈霄云  刘明贵 《岩土力学》2009,30(4):1197-1200
提出智能化桩基超声波CT检测系统是超声波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它主要通过跨孔扇形检测得到数据,CT智能反演成像得到图像,分析得到缺陷情况。这里系统地介绍了智能化桩基超声波CT检测系统的形成、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 引入了模拟退火反演的理论,分析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经工程实例验证,超声成像技术能较好地反映桩体内部缺陷情况,包括大小、严重程度,且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灌注桩的跨孔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梁  黄真萍 《岩土力学》2005,26(Z1):99-102
通过对跨孔超声波检测方法的理论探讨,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声波曲线判定桩身混凝土质量及缺陷的可疑位置,并采用PSD判据法进行辅助分析,从而达到判别桩身缺陷性质及范围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跨孔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质量,其结果直观可靠,为桩身混凝土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傅竹武  王鑫 《岩土力学》2007,28(Z1):783-788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波的振幅参数对混凝土构件中的缺陷(裂缝)最敏感,在耦合良好和测试条件基本一致时,振幅值的大幅衰减可作为判断混凝土构件存在缺陷的主要依据。超声波的速度参数对微小裂隙不敏感,缺陷较大会引起速度值的显著下降;频率参数用于检测混凝土构件缺陷不够敏感;对混凝土构件缺陷进行超声检测,速度变化和频率变化只能作为参考因素。超声波通过裂缝与未过裂缝,波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裂缝后,有时会出现很大周期的波列,可作为判断缺陷的重要依据。综合分析超声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各参数的变化,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评判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廷  徐振华  罗俊 《岩土力学》2010,31(10):3165-3172
基桩声波透射法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基桩完整性无损检测方法,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桩身完整性等级判定时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等问题。通过对基桩声波透射法波速、波幅及PSD(声时-深度曲线相邻两点的斜率与相邻时差值的乘积)判据进行分析比较,基于现场试验及计算研究,考虑两测管不平行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的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不仅构建了有效的全新的综合评判体系,而且模型桩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表明:该评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软岩相似材料进行了2种不同流变加载方式下的单轴流变损伤破坏试验,并通过超声检测技术获得了软岩在各级流变阶段的超声信号。试验结果表明:软岩相似材料具有强烈的黏、弹、塑性变形特征,选用西原模型对软岩各级流变过程进行模拟较为合适;当应力达到或超过软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80%时,纵波波速曲线才会在流变过程中持续下降,出现可检测损伤迹象,而首波振幅曲线波动大,检测结果不准确;以波速定义损伤变量,得到了软岩流变过程损伤演化曲线。试验结果能为软岩工程长期流变下的结构稳定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谢俊革  刘广辉 《吉林地质》2005,24(3):66-67,77
本文对砂砾层施工中钢管桩、施工锚杆进行了分析,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节理岩体超声测试及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曙  李建林  王乐华  陈兴周  李飞  程冬 《岩土力学》2014,35(12):3473-3478
为了获取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和声波传播规律的相互关系,通过制作圆柱形单一预制贯通节理试件,开展了7种不同倾角节理试件的超声波波速测试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节理试件波速测试值离散性较大,但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波速平均值介于石膏试件和完整试件之间,波速随节理倾角增大呈线性递减;(2)不同倾角的节理面对节理试件力学特性的影响很大,在应力-应变关系、变形特征、强度特征和破坏模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3)节理试件的力学性质和超声波传播特性变化规律区别很大,采用超声波波速确定节理试件的力学参数会存在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波扫描成像、密度、电阻率、声速、井径等测井方法,对塌陷区灌注水泥粉煤灰浆治理后的检测,效果明显,为治理后的地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晓扉  付石峰  白云 《岩土力学》2014,35(8):2426-2432
在沉管隧道的应用中,渗漏水已经成为威胁到沉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针对沉管隧道接头渗漏水的问题,通过建立等尺寸模型进行室内试验,模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渗漏。采用红外技术建立无接触、无明水渗漏监测系统,收集沉管接头渗漏的红外辐射图像数据,并采用Matlab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温度突变法,通过分析不同温度的水渗入接头OMEGA中导致构件红外辐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对是否有渗漏水发生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对影响判别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温度突变法的红外监测系统在沉管隧道中的监测,可以对突发渗漏水进行判别;当快速渗漏的水体与沉管接头处构件存在较大温差,则会造成构件表面温度突变;温差越大,造成的温度突变越明显,监测系统判定出渗漏所需时间越短。研究成果为红外监测在沉管隧道以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齐昌广  刘干斌  陈永辉  郭卫 《岩土力学》2015,36(8):2377-2385
为提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桩)的承载性能,结合桩侧注浆技术,发展和形成了塑料套管管侧前注浆桩(简称TCSG桩)。通过现场试验,对TCSG桩、TC桩和扩径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LD桩)3种桩型在不同时期进行了静载试验,并引入了3种易于应用的单桩沉降计算模型对各桩体的沉降进行了计算。试验结果和沉降模型计算分析表明:与TC桩相比,TCSG桩增加了8.3%~20.0%的承载力,并减小了19.8%~33.5%的沉降,而TCLD桩降低了10.0%~16.7%的承载力,且增加了13.2%~43.8%桩体的沉降;TCSG桩的轴力衰减速率大于TC和扩径的TCLD桩的,TCSG桩的前、后期的平均轴力衰减速率相差不大,TC桩后期的平均轴力衰减速率相比前期提高了1.1%~14.2%,而TCLD桩却降低了5.9%~21.9%;在前、后期静载时,TCSG桩在各级荷载下的平均单位侧摩阻力相比TC桩分别提高了14.5%~39.6%和9.2%~28.6%,扩径后的TCLD桩则分别降低了4.9%~11.8%和11.5%~30.7%;管侧前注浆后的TCSG桩的时效特性不显著,扩径后的TCLD桩的侧摩阻力随时间减小而端阻力则增大;基于桩土荷载传递的单桩沉降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料套管桩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