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冬小麦产量气象统计预报方法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福华 《山东气象》2001,21(2):25-26
针对冬小麦产量气象统计预报方法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气象产量序列的分离与订正、趋势产量的预测、气象因子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淄博市冬小麦产量气象统计预报方法研究中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产量农学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冬小麦产量农学预报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新疆冬小麦分区、分县产量的农学预报模式。利用本模式可在新疆不同区、县,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苗期、停止生长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及其生长发育状况作出冬小麦产量长、中、短期预报和实行定点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3.
A2和B2情景下冀鲁豫冬小麦气象产量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北、山东、河南三省是我国的冬小麦主产区。利用1978—2008年冀、鲁、豫三省的历史气象资料和冬小麦产量数据,分别建立了三省冬小麦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模型,趋势产量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超过0.90,气象产量模型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将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基准气候条件下的格点资料回代到冬小麦气象产量模型,以验证区域气候模式的可用性。利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A2和B2情景下三省的格点资料和三省冬小麦气象产量模型,估算得到了三省2012—2050年的冬小麦气象产量,结果表明:无论在A2还是B2情景下,河北和河南两省冬小麦气象产量均表现出以减产为主、山东省冬小麦气象产量以增产为主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多项或模拟出时间趋势项,选出在冬小麦生长季节期间与产量相关关系较好的八个气象因子,并建立了非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冬小麦各发育期间,主导气象因子影响产量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冬小麦产量的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收集整理了全国52个市、县冬小麦产量预报模型资料,总结撮出预报因子,通过定量分析,了解了影响各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大面积冬小麦产量监测和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刘维  宋迎波 《气象》2021,47(12):1546-1554
基于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观测产量和观测站所在县统计部门公布产量,通过冬小麦种植面积加权集成到省级和全国尺度的观测及公布产量,对比分析两者产量序列差异,结合气候适宜指数方法开展全国尺度冬小麦观测和公布产量预报并对预报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新疆外,各省(自治区)观测产量和公布产量相关性较好,且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8.
银杏产量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我 《气象》2003,29(10):54-55
银杏又名“白果” ,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被称为“活化石” ,经济价值极高。白果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营养价值很高 ,树叶能提炼名贵药物 ,树身木质细软 ,是雕刻的好材料。泰兴市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 ,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保持银杏的高产稳产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很大意义。本文仅对银杏生长的几个主要时期的气象条件与其产量关系作初步分析和研究。1 资料来源及处理由于银杏树从栽植成活后到挂果结实时间很长 ,俗称“子孙树” ,全市每年进入挂果的树无法精确统计 ,且树龄不同 ,产量差…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干物质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金岗  高苹  汤志成  陶炳炎 《气象》1997,23(3):46-49
针对徐淮地区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建立了冬小麦总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综合因子逐蒸发量的工模式,并在引进三种群生态模型基础上,结合穗茎叶之间关系,研制出穗茎叶干物质相互作用模式,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冬小麦干物质形成的规律,对生长模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对甘肃冬小麦产量预报惯用的气象模式进行修正。综合气象模式入选气象因子与影响我省冬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素相吻合,预报范围由代表站扩大到整个冬麦区,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1998年度冬小麦产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 《湖北气象》1998,(2):31-31
1 预报依据1.1 天气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湖北各地小麦常年播种期大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1997年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大播期在10月中旬,播期比常年提前8~10天;鄂西北大播期在11月上旬,其中鄂东北播期提早2~4天,鄂西南则推迟5天左右。播种期间全省大部地区温光适宜,降水正常,土壤墒情较好。 小麦播种10天左右开始出苗,其中江汉平原6天左右,鄂北和鄂西北8~10天;鄂东北10~13天,出苗后苗情大部为1~2类苗。由于气候偏暖,气温较高,土壤相对湿度一般在70%~90%,全省大部地区小麦进入分率期在12月上中旬,比常年提早10~15天,少数地区推迟5~7天(如郧西迟7天,麻城迟5天)。播种到冬至前(12月20日)的积温,大部地区400~600℃,比常年偏多50~100℃,少数地区偏少50℃左右(如随州少45℃,枝城少59℃)。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阳市1982 ̄1995年14年的小麦生长状况与产量的分析,千粒重是影响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亩穗数和穗粒数与千粒重关系不明显,产量三要素均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选育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中后期麦田管理是争取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徐淮地区冬小麦产量结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苹  武金岗  陶炳炎  汤志成 《气象》1996,22(12):48-50
对产量穗粒结构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构造产量最大目标函烽,得出最优的产量穗粒结构。调整现有穗粒结构使产量达到最高或接近最高,此研究成果对于中低产田改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冬小麦产量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冬小麦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产量和生理气象指标资料,计算了冬小麦全生育期标准化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标准化降水量;在进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日照、温度和降水对冬小麦气象产量的贡献率;运用积分回归分析,得到了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逐旬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降水量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冬小麦产量气象要素影响定量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利用通径分析和积分回归原理计算的气象要素影响系数,能够准确反映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的冬小麦产量气象要素影响定量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评价全生育期各气象要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的气象要素定量评价技术路线,为开展气象要素定量评价业务服务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分蘖死亡率与产量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无效分蘖对产量的影响,是因为它减小了最佳有效群体.利用新乡市1983~2005年观测资料分析了在不同年际农业及气候条件下各产量结构和分蘖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基本苗、单株成穗数、最高密度、单位面积成穗率和分蘖死亡率之间相关显著;单位面积籽粒重、单位面积茎秆重、不孕小穗率、单穗粒数与分蘖死亡率之间相关系数相对偏小.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无效分蘖对产量的影响,是因为它减小了最佳有效群体。利用新乡市1983-2005年观测资料分析了在不同年际农业及气候条件下各产量结构和分蘖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基本苗、单株成穗数、最高密度、单位面积成穗率和分蘖死亡率之间相关显著;单位面积籽粒重、单位面积茎秆重、不孕小穗率、单穗粒数与分蘖死亡率之间相关系数相对偏小。  相似文献   

17.
油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茶发育生长规律,用油茶花芽分化期、盛花期的气象资料与油茶产量进行分析,发现气温、湿度与油茶产量关系密切。由此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油茶丰、欠年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江陵县棉花产量与生育中后期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陵县棉花生育中后期气象条件与其产量关系的分析,找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期,为江汉平原棉花丰产丰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几种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介绍尚红敏(伊川县气象局·471300)1引言豫西冬小麦生产绝大多数地区完全依赖于老天,产量表现为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大丰收。产量高的年份较上年增产197%,低的年份较上年减产48%,致使各种统计预报模式无能为力。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