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台湾海军陆战队特勤队,这支神秘的部队也就是俗称的“黑衣部队”。它成立于1980年,属于台“国防部”直接指挥下的、执行秘密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特勤队从建立以来,对外的保密度一直很高,至今已执行过许多秘密任务,其中最有名的是1986年与岛内其特种部队一起镇压台湾岩湾监狱 相似文献
3.
4.
台湾从美国购买的4艘“进取”级远洋扫雷舰已于1995年2月5日驶抵高雄港,即将正式加入台湾海军服役。众所周知,台湾岛四面环水,海上交通至关重要,因而台湾当局一向把水雷封锁视为其心腹之患。台湾海军原有10艘美制“副长”级扫雷舰及一些近岸扫雷艇。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扫雷舰艇日趋老化且装备陈旧,已无力胜任未来艰巨复杂的扫雷任务。为改变这种状况,台湾海军首先在1991年从德国引进了4艘装备有法国造扫雷设备和意大利产遥控扫雷具的现代化的MWV50型猎雷艇;紧接着在1994年初又与美国签约购买4艘美国海军退役的“进取”级远洋扫雷舰。“进取”级扫雷舰是美国海军于50年代大批量建造的一种远洋扫雷 相似文献
5.
演习始于1984年6月23日今年6月,台湾当局将在本岛的西海岸地区进行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的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演习,这也是台军的第16次“汉光演习”。“汉光演习”是台三军联合作战系列演习的专用名称,也是台军所有演习的总代号。它是台岛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行动。到目前为止,台军已先后进行了15次“汉光演习”。其“汉光1号”演习始于1984年6月23日,地点在澎湖。此次演习由陆军主办,主要以台 相似文献
6.
台海军认为,海军力量最薄弱之处在于反潜力量不足,未来海战中极易受到潜艇的攻击而陷于被动。为了在未来海战中遏制并打击对方潜艇,保持海上航运畅通、安全,台海军实施了加强反潜力量的新举措。一、在战略上确立“反潜第一,以潜制潜”的新策略;在战术上建立反潜封锁区,采用多种反潜方法,实现“反潜作战立体化”。海湾战争结束后,台海军根据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要进行充分的军备整备,制订了未来10年建军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军特种部队的“魔鬼周”“魔鬼周”是对台湾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侦大队和水中爆破大队的“综合考验周”的形象比喻。台湾海军特种部队基础专业训练的综合验收,要求学员6天的综合训练中,不分白天黑夜,以6个小时为单位,接受19个科目的测验训练,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军向美国租借的3艘诺克斯级护卫舰已于1993年9月27日由美国驶抵台湾左营军港,10月6日正式加盟台湾海军服役。由于台湾海军现役的美制“阳”字号主力战舰舰龄已高,舰体接近寿命极限,行将退役淘汰,而新一代的“成功”级和“拉斐特”级护卫舰建成服役尚需相当的时间,因而为了弥补新旧舰交替时期主力战舰数量的空缺,台湾海军决定向美国租借一批(10至16艘)诺克斯级护卫舰。1992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军水中爆破大队,是台军唯一能从水下、陆地与空中进行渗透的三栖特战部队。战时,该队主要担负支援陆战队两栖登陆作战、水中械弹处理及执行渗透特战等任务。该队在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为给台湾当局壮胆,曾于1999年7月对外公开展示武力,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该队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3月的海军水中爆破队,当时国民党当局为积极准备“反攻大陆”而成立的,其任务与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营一样,从事两栖登陆作战的先遣任务。1966年6月扩编为水中爆破大队。1985年,将两支爆破中队的第2爆破中队与械弹处理组改编为水中械弹处理中队。爆破大队执行任务的特性与美军水中爆破队大同小异,是台湾海军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据说,该支队伍曾在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从抗战结束到现在,台湾海军一共换过11次司令。这11位司令是桂永清、马纪壮、梁序昭、黎玉玺、刘广凯、冯启聪、宋长志、邹坚、刘和谦、叶昌桐、庄铭耀。桂永清,字率真,1901年生于江西贵溪,黄埔一期步兵科毕业,曾留学德国学习步兵指挥专业,抗战中曾出任驻英军事代表团团长。他是从兼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陈诚手中接过海军指挥权,成为第一位“专职”司令的。在他的任职期间,一面向美国请求军援,扩充海军,一面积极参予内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确定中南—司令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及其在南部陆缘的延伸位置,并探讨其与南海扩张的关系,本文利用重磁异常、地震、莫霍面深度、P波速度特征、钻井拖网资料,对中南—司令断裂带的延伸位置进行了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厘定了中南—司令断裂带在东部次海盆与西南、西北次海盆之间呈NS向延伸,并南延至南海南部陆缘之上,深度上切割至莫霍面。根据南海海盆中磁异常条带走向的变化,及磁异常条带、走滑/转换断裂、扩张方向的印证关系,结合前人对古南海“剪刀状”碰撞闭合、南海扩张演化、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提出在32~25 Ma,伴随着南海东部次海盆的NNW向扩张,南海海盆及南沙地块整体发生顺时针旋转,使中南—司令断裂走向由形成初期的NNW向转变为N—S向;23.5 Ma之后,顺时针旋转停止,南海东部次海盆继续NNW向扩张,西南次海盆呈NW—SE向渐进式扩张。作为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中南—司令断裂与红河-越东断裂、马尼拉海沟断裂三条深大断裂一起组成区域“滑线场”,制约南海海盆的扩张与南沙地块的南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