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的区域整治至今已有三十年来的历史。1947年让·弗·格拉维埃(Jean-Franoois Gravier)的“巴黎与法兰西荒漠”一书的问世,第一次揭出了法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该书1954年和1972年两度再版。1947年它还仅仅是对法兰西荒漠的单纯渲染,但后来却成了一部名著。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笔者55年前的老师林超教授诞辰100周年。中国地理界在北京为这位地理学先驱的百年诞辰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作为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的重大活动之一。笔者1954年踏入燕园北大地质地理系地学楼见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林超教授。高年级同学向笔者介绍说:"林超教授  相似文献   

3.
西北大学地理系夏开儒教授,1978年6月2日在西安因病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一岁。 夏开儒教授是江苏省阜宁县人,解放前曾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任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历任西北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  相似文献   

4.
赵志强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7,26(6):1076-1076
为缅怀和发扬已故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陈传康先生的生前好友、同事、同学、学生以及家人共70多人_出席,许多本拟出席但临时另有要事的同人专门书面致意。会议由蔡运龙教授主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莫多闻教授、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保继刚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王恒礼教授、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分别代表北大地理学团体、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并以弟子或朋友的身份先后致词。  相似文献   

5.
为缅怀和发扬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6.
宋正海 《地理研究》1983,2(2):108-109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次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20-24日在广州召开.来自44个单位的73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5篇.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地学史研究的一次大检阅,充分显示出我国在地学史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一支可观的队伍,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陈传康副教授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严杰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夏湘蓉总工程师作了国际上地学史和地质学史研究动态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以来中国旅游地学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旅游地学是围绕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及利用研究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根据对417篇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分析指出:[1]我国的旅游地学研究明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88年之前的缓慢起步、个别发展阶段,1988-1998年之间的重点发展、学科奠基阶段,1999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全面发展阶段;[2]在地学与旅游这两翼的交叉中,地学旅游一翼同步于这三个阶段相继经过萌芽、隐伏、实践发展逐步成为学科研究的核心与归宿,它是旅游地学有别于其它地学学科的关键支撑之一;[3]地学旅游资源一翼则通过成因、分类、类型、美学等研究为旅游提供科学及景观美学支撑,其中脱颖而出的旅游地貌学已部分地向纵深发展;[4]地质公园则是旅游地学的最佳实践平台,是地学与旅游两翼的对接点,目前研究上尚处于前科学化阶段;[5]旅游地学研究已显现出专门化、交叉性与综合性、人文化、管理化、定量化、生态化等6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全国地学哲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举行。于光远、李昌等应邀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地矿部部长朱训出席会议作专题报告。会议的主题是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地学哲学的发展,地学哲学要为“四化”服务。会上交流了学术成果并选举朱训等19人组成的理事会。 会议收到论文57篇,主要内容涉及:1)地学哲学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服务,2)地学研究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3)地质管理哲学研究;4)地学社会学研究;5)地学哲学研究的国外动态。其中前两项内容是地学哲学研究的传统课题,这次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后四项内容是最近几年新拓的课题,它扩大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地学信息产品的概念和内涵、类型与组成、特征的基础上,以中科院资源环境数据库项目中的若干信息产品为例,首先深入研究了地学信息产品的几个理论问题,即价值取向、信息加工深度与增殖潜力、最佳地学信息存储和表达模式,以及地学信息产品的著作权、制作权和版权;其次,讨论了地学信息产品开发和研制中的若干技术方法问题,包括地学信息的采集、提炼和派生,地学信息的多重表达,地学信息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地学信息的共享、传播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主任马尔科夫教授所著的古地理学一书,是著者从1947年起在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的地貌专业和自然地理专业(包括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专门化)教课的讲稿,於1951年出版,经苏联高等教育部批准,作为综合大学地理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1.
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主任马尔科夫教授所著的古地理学一书,是著者从1947年起在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的地貌专业和自然地理专业(包括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专门化)教课的讲稿,於1951年出版,经苏联高等教育部批准,作为综合大学地理系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与集成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地球空间数据 (简称地学数据 )来源的拓宽、更新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使数据集成或集成使用的研究和实用化成为必需。简单地理解 ,地学数据集成是指不同来源、不同性状数据在相同环境下的使用。地学数据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及过程时空特征认知基础上的表达 ,地学数据集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性、地学过程时空过程的连续性、地学现象和过程的层次性、地学数据认知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的透明性、数据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等 ;在此基础上 ,作者在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地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地学数据集成概念模型和过程 ,并对地学数据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吴传钧 《地理研究》1982,1(2):88-90
1981年夏秋,我先后接到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国土组织学院院长德玛奇(Franco Demarchi)教授的邀请,参加由该国特伦托自治省召开的纪念十七世纪意大利地理学家马尔提尼的国际学术会议;匈牙利科学院地理所恩亦狄(Gyorgy Enyedi)博士邀请参加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区发展专业委员会和联合国大学共同召开的《土地利用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西德弗赖堡大学地学学院院长、国际地理联合会秘书长、联合国大学高级顾问曼斯哈德(Walther Manshard)教授等邀请访问西德有关大学。  相似文献   

14.
纪念吴尚时教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昭璇 《地理研究》1985,4(2):73-78
吴尚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之一,去年是他诞生(1904)八十周年,他逝世于1947年,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广东地理学会开会纪念他,笔者特撰文介绍他的生平事蹟。  相似文献   

15.
发展山地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地学尚处于发展之初.宜将其定为以地理学为第一母体学科、自然-人文科学结合、兼含通用原理与方法论的多母体边缘交叉学科.其在多维知识结构的山地科学体系中处于“知识层次维”的基础理论位置,据此初拟出山地学至少应包含五个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地学专家系统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学专家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地学专家系统是地学专家的经验与方法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借助于计算机系统的支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地学专家解决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解决复杂的地学问题,因此起到地学专家的作用。①地学专家系统同其它领域专家系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它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到空间位置、空间属性和地学空间知识,其体系结构见附图。  相似文献   

17.
钱学森教授关于“地球表层学和数量地理学”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发展新潮流中,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自1983年建议创立“地球表层学,”1985年2月又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下的新学科“数量地理学”的设想。钱学森同志的这一学术思想对于我国地学,特别是地理学、环境科学等有关科学研究有很大指导意义。为此,本文谨将钱学森同志关于地球表层学和数量地理学的论述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陈述彭先生提出的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图谱模型,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的基础上,合成了土地利用系列图谱,分别是1956~1984年,1984~1991年,1991~1996年三个时序。本文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为地学信息图谱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典型案例和实证。  相似文献   

19.
近代地理学传入我国以后,涌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吴尚时教授(1904—1947年)是其中的一位,先生对华南地理研究,可谓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硕果累累,当之无愧为近代地理学在华南的开山大师;他献身科学,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真理;不慕虚荣,鄙视权贵,对科学和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情操堪为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先生壮年病逝,是我国地理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成就和为人,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沿着他开创的科学道路拼搏前进。  相似文献   

20.
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首先阐述了地学信息图谱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界定,即从"谱"到"图谱"再到"地学图谱",最终引出"地学信息图谱"的定义、特点及其关键科学问题.随后阐述了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基础和标准化模式,说明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基础有地学基础、认知基础和地学信息机理3个方面;地学信息图谱的标准化模式包括标准式样和组成结构、分类标准、提炼模式、建模标准、集成和应用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归纳和提炼方法,说明了其一般步骤,并着重强调了人工目视归纳和提炼、GIS和RS工具辅助归纳和提炼、全自动化归纳和提炼等反映地学信息图谱研究水平由低到高的3种不同层次的归纳和提炼方法.再次,介绍了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地学信息图谱"在区域和中国地学信息图谱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区域尺度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与土壤侵蚀信息图谱、中国宏观尺度的水网信息图谱和综合景观信息图谱等内容.最后,展望了地学信息图谱对地球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的推动意义,分析了它在地学中应用前景. 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归纳和提炼方法,说明了其一般步骤,并着重强调了人工目视归纳和提炼、GIS和RS工具辅助归纳和提炼、全自动化归纳和提炼等反映地 信息图谱研究水平由低到高的3种不同层次的归纳和提炼方法.再次,介绍了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地学信息图谱"在区域和中国地学信息图谱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区域尺度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与土壤侵蚀信息图谱、中国宏观尺度的水网信息图谱和综合景观信息图谱等内容.最后,展望了地学信息图谱对地球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的推动意义,分析了它在地学中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