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7,(6)
<正>在古人眼中,什么是“美”?是崇尚自然的原始之美,还是古典纯朴的礼乐之美,亦或是大统一格局下的仁爱之美?近日,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地球》记者找到了答案,300余件具代表性的精品文物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对“美”的不同追求。21省360件精品文物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梯田之美,很多旅游爱好者都深有感触,或者从风景图片上也能时常看到,山坡上一圈一圈、层层叠叠、大小不一的田地,仿佛漫天卷来的无边波浪,静静地凝固在眼前,多姿多彩,美到让人惊叹。"地球最美曲线"之誉,可谓名不虚传。更可贵的是,梯田是人工修筑的,是祖祖辈辈的农夫们以大地山川为画布、以锄头镰刀为画笔、用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5)
<正>不久前,雄安新区正式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和"千年大计",关于雄安新区的话题引爆全国。那么,雄安新区究竟是个怎样的地区?为何要设立这一新区?是什么原因让它脱颖而出被中央选中?《地球》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特殊需求和雄安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是雄安新区最终胜出的"天时"和"地利"。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5)
<正>设立雄安新区有何背景和重大意义?新区选址为何定在这里?下一步如何规划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近日表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6)
龙江·凤凰山景区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山河屯林业局施业区内,是一江两河之源,山川雄峙,峡谷险峻,其海拔、纬度面积超过了很多名山。千米以上高峰89座,主峰海拔1696米,有"龙江第一峰"之誉。是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一身的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古树名木,记载着历史沧桑,古刹祠寺,闪烁着民族的智慧。融森林、山石、溪水、人文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神奇的画面,享有"一山一水一幅画,一步一景一重天"之盛誉。  相似文献   

6.
高建华  欣晏 《地球》2010,(5):86-90
六盘山脉,以崆峒山最秀美,用“山川雄秀甲于关塞”来形容也不为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站在崆峒山上,不仅望断南飞雁,还可以眺望八百里秦川。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在崆峒山写成的。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8)
正古语有云:"一首之饰,盈千金之价;婢妾之服,兼四海之珍。"猫眼儿、玛瑙、玉箫……在古人眼中任何无价之宝,只要轻轻佩戴,随意着装,就能把世间所有的珍宝变成一种美的存在。即使在今天,五光十色、质地晶莹、光泽灿烂的宝石同样也受到人们喜爱。可是宝石还未经雕琢前是什么模样?它们生长于何地,有什么样的性能?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矿物岩石厅,观众可以一边欣赏各种精美奇特的矿物岩石展  相似文献   

8.
郑国凤 《地球》2023,(4):10-13
<正>昆仑山被誉为“华夏第一圣山”、“万山之祖”、“龙脉之祖”,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西横跨新疆、青海两省区,绵延2500千米,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横陈于天地之间,盘踞于青藏高原之上。昆仑山不仅有壮美的山岳地貌景观,更有悠久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5)
<正>按照规划,雄安新区的范围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距离北京市中心将近110公里。随着雄安新区的"爆红",新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无论是有着"北地西湖"之美誉的白洋淀,还是因着"狼牙山五壮士"而众所周知的狼牙山,或者享有"世外桃源"赞誉的野山坡,都跟着火热起来。这片区域的自然风光和资源都非常丰富,堪称风水宝地,未来旅游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3)
<正>2017春节刚过,我国的地质公园建设又传来好消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禹州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命名的批复》函,同意禹州华夏植物群省级地质公园命名并准予揭碑开园。据悉,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是国内第一个古植物化石地质遗迹应用于旅游开发的地质公园。有关专家认为,各地尚无以古植物为主题的地质公园,该公园填补了我国地质公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大自然里徒步穿行,一路看原生态的风景,途中还能免费享用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这样的旅行方式,是不是令人向往?这样的旅行方式,很快就能成为现实。2017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国家森林步道、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大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罗霄山国家森林步道和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徒步者可沿自然小径、古道,欣赏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美景,体验荒野,在行走中亲身感受自然荒野之美、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12.
肖尧  唐启家  王林松 《地震学报》2020,42(5):567-579
江南造山带是华南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碰撞的产物,其地壳构造记录了两地块的碰撞过程,研究江南造山带的地壳构造有助于重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碰撞过程。本研究在江南造山带上布设了两条流动地震台阵,利用虚震源反射法提取其所记录的远震事件初至P波在地表的反射波(PPdp)波形,重构了研究区内两条测线下方的上地壳结构。结果显示:江绍断裂两侧上地壳沉积层的厚度变化明显,推断该断裂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东边界;相较华夏地块,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层位连续性更强,符合江南造山带先与扬子地块合为整体后再与华夏地块碰撞的多期构造过程及其对应产生的亲扬子地块属性;江绍断裂西北侧的地层不整合以及赣东北断裂区域的断陷构造,可为了解古华夏洋向扬子陆块俯冲及碰撞和随后的构造运动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腹地,是雄安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后花园,生态补水与植被恢复是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了雄安新区设立以来(2017年和2020年)白洋淀挺水植被、沉水植被、陆生植被、开阔水域、建设用地和裸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深入剖析了挺水植被、沉水植被和陆生植被的时空分布格局、生长期内逐月生物量变化及其演替规律,探讨了水位变化对挺水植被和沉水植被生物量的影响,分析了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生态补水对淀区植被恢复的整体效果.结果表明:白洋淀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淀区北部、西北、西南和沿岸水深较浅的区域,相比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生态补水作用下,2020年淀区水位平均上涨0.63 m,沉水植被、陆生植被分布面积分别扩大了7.5%和21.4%,挺水植被和裸地面积则缩减了19%;挺水植被在8月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其分布面积和生物量随水位的增加整体呈减小趋势,同时受季节演替影响,温度升高则会显著促进挺水植被生长;与之相反,沉水植被随季节演替,其年内生物量最大出现在5、9和10月,但分布面积未有明显变化,且其生物量变化受水位影响不明显.总体而言,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年内植被生物量明显增加,为淀区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9月17日是我国史载的第一个8级地震70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公历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洞赵城发生强烈地震。史料记载“民居官舍荡然无存”,建筑物破坏惨重;“山摧阜移,其土之奋怒奔突数里,跨涧鄄谷”“郇堡徙十余里”,山川地貌为之改观;“死亡20万有余”,人口伤亡巨大。震撼之烈、破坏之重、伤亡之大、波及之广当属其震。根据烈度震级关系测算,强度为8级。洪洞至今尚存有这次地震的遗迹,遍散于山西各处的碑刻题记,对当时震害的描述历历在目。抚今追昔,震后思震,洪洞地震的烙印值得反思。洪洞…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9)
<正>8月23日,在雄安新区第三次四方联席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向雄安新区管委会移交并公布了新区地质调查第一阶段成果资料。移交的90余万条涵盖工程地质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等地质调查数据,为雄安新区暨起步区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精准地质依据。据了解,雄安新区第一阶段地质调查得出五点结论:一是区内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6.
2017年4月1日成立的雄安新区未来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建筑和交通网络,而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得暴露在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危险区域的人口、资产呈指数级增长,导致北京地区地震风险持续飙升。研究雄安新区与北京地区地震动影响的相关性,对研判雄安新区能否同时对北京起到地震风险分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合成地震序列,利用衰减关系得到北京—雄安各场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据集。通过对地震动参数数据集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北京地区与雄安新区地震动影响相关性不高;北京、雄安同时遭受超设防水准地震动影响的概率很低;北京、雄安同时遭受罕遇地震动影响的概率极低。通过人口和资产的疏解、地震应急装备及物资储备的异地备份,雄安新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首都地震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17.
华夏古陆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扩展证据和机制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层、古生物和群落古生态资料记录了一次发生在奥陶-志留纪之交、“江-绍断裂带”西北侧(浙西、浙西北和赣东北隅)海域生物相、沉积相和古地理格局的重大变化. 晚奥陶世凯迪晚期研究南区西缘为“怀玉山地”(新名), 东南缘为浙赣海; 在长坞组沉积早期, 从“怀玉山地”向东北方海水加深, 已知最深水域在江山-龙游-兰溪一带, 海域呈现西南浅、北东深的格局; 长坞组沉积中晚期, 海底快速抬升, 原先的深水域显著变浅甚至海水退出, 海面下跌略早于奥陶纪末全球范围的海面下降事件. 到赫南特期和志留纪初鲁丹早期, 由于“华夏古陆”从东南方进入且快速扩大, 本区变成了浅水海湾并滋生了华夏正形贝动物群. 海面的大幅度下降、生物群面貌和性质的剧烈变化以及浅水底栖壳相生物的大批迁入, 均发生在奥陶-志留纪交界期内, 这是与特殊而强烈的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密不可分的. 它暗示了当时“扬子”与“华夏”两个地块的构造演化和汇聚拼合过程, 并造成了“华夏古陆”随后向西北扩展的强大态势.  相似文献   

18.
华南板块是中国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认为其由华夏和扬子地块沿江南造山带拼合而成,之后又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对华南板块的形成与演化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本文采用一条始于扬子地块内部并南东向穿越江南造山带南段、华夏地块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反演与模型验证等工作后,获得了可靠的岩石圈二维电阻率模型,并对江南造山带南段的边界、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与江南造山带的接触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电阻率模型显示扬子地块、江南造山带南段和华夏地块之间电阻率差异明显,其中华夏地块岩石圈整体表现为大范围的高阻,扬子地块由浅至深表现为高-低-高阻的层状结构,而两者之间的江南造山带南段深部表现为明显的低阻.根据电阻率模型的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江南造山带南段西界为开远—平塘断裂,东界为萍乡—茶陵断裂;江南造山带南段深部的大范围低阻区域是二叠纪沉积岩的电性反映;华夏地块下方南东向倾斜低阻区解释为早三叠纪右江盆地持续下沉导致江南造山带俯冲到华夏地块之下的电性反映.  相似文献   

19.
马力 《地球》2020,(1):31-33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乙亥年末,北国飘雪,遥望银装素裹的崂山,又是一番心驰神往。祖国有不绝的风景,地质人有不老的心情,热爱探索让我们永葆活力。都说硕士毕业是人生的分水岭,我却有与地质道不完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20.
周旻炜  周龙泉 《中国地震》2018,34(2):328-336
基于2009~2010年国家、区域测震台网的387个宽频带台站数据,通过互相关方法提取到可靠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位匹配滤波时频分析技术测量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最后采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南地区不同周期的瑞利波相速度分布图。结果显示,华南地区速度结构横向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华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较为稳定,与华南地区自晚中生代以来未发生过强烈构造活动的特征基本一致;虽然华南地区整个岩石圈速度结构较为均匀,但扬子块体西部、四川盆地与扬子块体东部、华夏块体间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异,体现在周期为8~10s时华夏块体相速度大于扬子块体西部、川滇块体以及四川盆地,由于沉积层较厚四川盆地速度最低;周期为10~30s时华夏块体面波相速度大于扬子块体西部和四川盆地,而川滇块体速度最低;周期为35s时扬子块体、华夏块体、四川盆地的速度基本一致,且高于川滇块体,这与华南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小于川滇块体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