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2019,(10)
正习近平总书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生态文明思想,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项伟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还自然以和谐,给大地以生机,是历史赋予自然资源部的职责,也是我们化石保护工作者的使命。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化石大国、恐龙王国、古生物强国,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震惊世  相似文献   

2.
正滨海湿地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滨海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陆海统筹,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7)
正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首个专门文件,对生态保护补偿给出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4)
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保持"一江清水"并不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黑臭水体问题。近几十年来,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时代的决策,也为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转型,探索了方向和途径,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把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推进,实施"新五化",体现了生产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具体的道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8)
土壤污染问题是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之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制定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土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落实各方责任的有力保障,也是构筑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2)
正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绿色发展转化成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环境保护的主战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经济发展现在进入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11)
<正>10月23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记者招待会,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向媒体介绍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关情况。在回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介绍了未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并着重介绍了备受关注的中央环保督察和治理雾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春意盎然的四月,我们迎来了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也为了动员全民积极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定为"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当今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形势也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6)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地球》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获悉,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据介绍,将“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姜大明部长在2017年全  相似文献   

11.
张修玉  杨子仪 《地球》2020,(1):38-42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流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也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最初产生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12.
何潭振 《地球》2019,(9):37-39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围填海管控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以下简称“24号文”),强化围填海监管工作,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管严控围填海管控态势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生态环境具体指标《意见》明确,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14.
张博庭 《地球》2015,(3):52-57
<正>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保护生态就是生态文明。不可否认,发展和保护历来都是一对矛盾,即使是科学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同样不可避免。但是,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之间,因为有了"以人为本"的共同原则,则往往达到相辅相成的最佳平衡。因此,要想真正落实好积极发展水电的能源政策,调整好我国的能源结构,亟需根据《环保法》的变化,在"十三五"规划中用"生态文明"取代"保护生态"的口号。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公布的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在组建自然资源部那一段里,第一句话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组建自然资源部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里既体现出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远历史考量,也体现了党中央从更深层次、更科学的治理机制来解决当前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开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12)
<正>中国正处于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海洋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又是海洋治理的重要一环,是当下海洋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海洋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湾长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胶州湾、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试点实行湾(滩)长制。实行"湾长制"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创新形式,更是落实"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5,(8)
在7月11~12日举行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在主持论坛时说,土壤是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维护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将2015年定为国际土壤年,并已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的土壤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对耕地保护工作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必须要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要运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的重要一环。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和生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将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到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2)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这意味着生态责任落实的好坏将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将为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近日对《办法》的相关内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5,(8)
<正>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必须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