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5,(8)
土壤污染问题是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之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制定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土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落实各方责任的有力保障,也是构筑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
资讯     
《地球》2016,(1)
正国家海洋局:确保到2020年建成法治海洋国家海洋局党组近日审议通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海洋主要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予以印发。《方案》对《中共国家海洋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海洋的决定》进行具体分解,共提出57项任务,其中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8项任务,规范权力运行28项任务,强化监督12项任务,加强党的领导9项任务。《方案》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国家海洋局党  相似文献   

3.
韩俊 《地球》2015,(2):71-73
<正>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的主题往往是国家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因此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8)
本文就我国目前消防法治工作和法治文化的情况,对中国当前的消防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时代的决策,也为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转型,探索了方向和途径,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201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把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推进,实施"新五化",体现了生产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绿色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具体的道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6)
<正>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河湖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水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效举措,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目前20多个省份明确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总体看,全面推行河长制起步顺利、  相似文献   

7.
姚鹏飞 《地球》2013,(12):1-1
<正>民以食为天,民以地为本。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可以说,一部土地变迁史就足以浓缩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延绵千年的古老农耕文明给中国人的心里深深烙上了对于土地的眷恋和希望,也书写了无数或喜或悲的动人故事。土地问题,向来是影响极为深远的核心问题。不久前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8.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段雯娟 《地球》2014,(1):34-36
十八届二三中全会在对中国改革进程作出总体部署的同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明确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中国改革进程作出总体部署的同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明确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为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政,有效推进环保重点工作,2013年12月15日,在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大学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1)
<正>2014年12月22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将于2015年3月1日起实施。制定出台《暂行条例》是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物权制度建设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暂行条例》以物权稳定和便民利民为核心原则,全面落实了国务院有关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精神,明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11)
<正>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是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能源资源开发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矿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发展改革委的指导支持下,广泛联合会员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段雯娟 《地球》2019,(6):74-78
5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优先推进无补贴的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再开展需要国家补贴项目的竞争配置工作。有专家表示,这对风电光伏行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转变。2019年将成为光伏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一年,全球光伏都将快速走入全面平价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3)
<正>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土资源工作处于供给端重要位置,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强化法治国土建设,推动国土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土资源部部长  相似文献   

15.
姚新强  王东明  曹井泉  纪静  林逸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6):1429-1440,1449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日益严峻的形势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天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背景出发,分析天津地震灾害风险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防治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从天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已经完成的工作入手,重点分析地震危险性调查与评估、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地震灾害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建立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评估、治理、服务为主线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体系,并给出了 “十四五”时期支撑天津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体系的两项重大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焕启 《地球》2012,(12):44-46
当前我国地质科技的发展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机遇期,找矿突破战略行正在全力实施,地质科技的系统创新火热进行,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同步快速的推进,资源需求刚性上升,全球矿产资源竞争日益激烈,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重大水利工程是强化水旱灾害防治、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2014年中央作出加快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决策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建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五年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并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介绍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8)
<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印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9)
<正>继世纪工程三峡水电站之后,又一个重大水电工程走进人们视野。今年8月,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其总装机1600万千瓦,不仅是在建规模全球最大的水电工程,也是全球首个单机容量机组突破百万千瓦的水电站,还是国内首个100%国产机组的大型水电站。这意味着,我国水电建设能力又跨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在世界能源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张勤  艾小燕 《中国地震》2021,37(3):620-632
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元素,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从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志愿服务都难以满足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对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梳理和对灾区的实证调研,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中增强志愿服务应急法治能力建设,加强“平战结合”的专业建设能力,提升“互联网+”多方合作的联动协调能力,制定志愿服务应急的精准激励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改善重大突发事件中志愿服务应急能力困境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