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59年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获得了更大的跃进。提前27天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量,完成计划的114.97%,比1958年增长49.19%,机械岩心钻探完成年计划的111.54%,比1958年增长50%;机械冲击钻探及人力冲击钻探分别比1958年增长19%与243%;抽水试验比1958年增长62%。  相似文献   

2.
一、区调工作完成情况 (一)1:20万区调:本年度有西藏、新疆、青海及黑龙江等四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为83173Km~2,是年计划的104%。到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填图总面积己达667.5万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69.5%。此外,尚有北京、河北、山东和甘肃四省(市),进行着1:20万图幅的修测(第二版)工作,本年度完成修测面积为10763Km~2,是年计划的100%,至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修测面积己达31.7万Km~2。  相似文献   

3.
一、区调工作完成情况 (一)1:100万区调,本年度西藏地矿局区调队,结束了日土及噶达克幅野外地质调查,完成了年计划填图面积98700km~2的任务。截止到1985年底,全国累计完成1:100万区调总面积为9419700km~2,占国土面积的98.12%。此外,新疆地矿局完成1:10O万修测面积26000km~2,为年计划的123.8%,至1985年底原订的修测规划任务已全部结束,累计修测总面积为176300km~2。 (二)1:20万区调,主要有内蒙古、黑龙江、云南、青海五省(区)继续进行此项工  相似文献   

4.
地矿部物探化探科技情报网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情报员的共同努力,1991年共完成8项工作:1.地矿部1980—1989年科技成果应用转移情况调研(物探、化探、遥感、仪器、计算机在地质行业中应用部分),于1990年4月开始,1991年2月完成调研报告编写,3月通过专家评审和部成果登记,4月除报部有关领导外,还印发各省(区、市)地矿局(厅)总工程师、科技处、地矿处、木网各成员单位和为本报告提供咨询的47名专家。  相似文献   

5.
一、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 (一)1:100万区调工作:主要在西藏自治区进行,1984年完成填图面积12.2万km~2,为年计划的122%。截止到1984年底,全国1:100万区调工作累计完成填图面积928.25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96.69%(参见附表)。目前共计完成56个图幅,其中已出版53幅,还有日喀则、亚东二幅已进厂付印,改则幅正在编写最终地质报告;日土、噶达克二幅仍在继续进行野外调查工作。此外,1980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阿尔金山、西昆仑山等  相似文献   

6.
安角盆地位于江苏昆山县北部与上海市青浦、加定两县交界处,为一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北陡南缓箕状断陷盆地(见图)。自一九五八年上海地区开展石油普查工作以来,先后对该盆地进行了系统的物探及深部钻探验证等各项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7.
1.工作完成情况 1.1 1:20万区调:本年度有西藏、新疆、青海及黑龙江等四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为73701 km~2,是年计划的87.7%。到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填图总面积已达674.9万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70.3%。此外,尚有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新疆和北京进行着1:20万图幅的修测(第二版)工作,本年度完成修测面积为35761 km_2,是年计划的105.8%,至本年度末全国累计完成修测面积已达35.28万km~2。  相似文献   

8.
(一)四十年我部物探、化探、遥感工作经历了早期创业(1952年到1958年夏)、成长壮大(1958年秋到1977年)和全面发展(1978年到1991年)三个阶段,建立了一支方法技术完备,基本能自我配套的队伍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和建设,物探、化探、遥感地质队伍已达到45 000人的规模.物探技术人员9 500多人,综合物化探大队38个;化探技术人员2 000人,专业化探大队4个,遥感地质1 600人,遥感中心和站(室)38个.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有六大类40种,常用化探方法有六类,遥感方法有三类.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技术我们都在使用.  相似文献   

9.
曾繁超 《物探与化探》1990,14(4):241-248
地矿系统的测井和井中物探工作始于1954年, 三十多年来的主要成果是:(一)圆满地完成了历年能源矿产的测井任务, 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水文测井得到稳步发展,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三)开拓了井中物探领域, 为寻找井底、井旁隐伏矿奠定了基础。(四)扩大了测井在原位测定矿层品位和区域物探领域中的应用。(五)取得了较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即:(一)对地下物探的作用估计不足, 像有形成正式而完整的技术规定。(二)一些方法技术和仪器设备没有跟上地质任务变化的需要。(三)技术力量过于分散, 形不成有力的拳头。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 指出地下物探面临着机遇和困难并存的局面, 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推广数字测井技术, 发展微机控制、实时处理的井中物探仪器系列;地下物探要发展全方位服务, 力争更直接地参与国家经济建设, 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钻孔要进行测井, 三个方面的钻孔要进行井中物探。  相似文献   

10.
(一) 一九五八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二年。工农业的大跃进,推动了祖国的各項事业,也帶动了地質工作,使地質工作出現了一个嶄新的面貌。一九五八年地質工作出色的完成了国家所給与的尖兵任务。从保証工业生产設計所需要的主要矿产儲量看,一九五八年矿产儲量的增長同第一个五年实际比較,是一个明显的大跃进。以固体矿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坚决依靠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比较深入全面地发动群众,逐步的改进企业管理,使集中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革命干劲和扎实的措施相结合,并不断地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使1959年的各项工作都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个更大的跃进。储量方面: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其中:铁完成计划121%;锰完成计划169%;铜完成425%;锡完成171%;钨完成计划161%;铅完成计划278%;锌完成计划310%;铝完成188%;其它稀有金属完成计划110%。共提交48个可供新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地调局专项支持下,于2010年成功研发了既支持软件二次开发又支持软件集成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中心研制的航空物探软件系统、航空物探处理解释系统及21世纪以来航空物探数据处理方法新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GeoProbe Mager)。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发的GeoProbe Mager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是集磁力、重力、伽玛能谱、电磁数据处理与成图、数据转换处理、综合分析、成矿预测等功能于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要回顾了地矿部物探四十年经历早期创业、发展壮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队伍达到4万余人的历史。方法上由三类四种基本方法增加至六类40余种常用的方法,一些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四十年物探圈出了数以百计的油气构造及油气田,勘查出数以千计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矿产地,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水源地与工程环境物探项目,提出了一大批基础地质和深部地质问题的新认识;圈出了近海四个海域油气远景区,并开发了远洋海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四十年物探技术方面形成或建立起第二代航空物探技术系统,区域重力调查技术系统,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体系,固体矿产深部找矿的物探方法系列,水文、地热、工程、环境物探方法系列,井中物探方法系列,油气、煤田、盐类矿和水文测井系列,海洋物探技术系统,深部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系列和体系,计算机应用体系。当今,我部具有一支能在空中、地面、地下、海上开展工作,方法齐全,技术配套的队伍,可胜任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工作,即保证区域物探开展,加强急缺矿产物探普查,拓宽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工作领域,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努力开发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耀照耀下,从一九五八年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大跃进,石油普查工作,也出现了连续大跃进。两年来同行油工业部石油勘探部门、地贸部石油物探部门的并肩作战,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我们工作中主要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5.
李飞 《地质与勘探》2011,47(3):423-431
飞行安全、数据质量和飞行效率是航空物探野外飞行工作的基础.本文围绕此基础,结合Y-12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野外飞行工作经验,对一些相关重要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物探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本文主要探讨了飞行生产前期工作、飞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和飞行生产相关环节.对于航空物探工作来说,一个好的飞行计划,可以提高飞行效率,节约飞行成本.飞行高度不仅是飞行安全的生命线,也是航空物探数据质量的生命线.没有飞行安全,一切生产工作都无从谈起;没有数据质量,一切生产工作都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在飞行生产当中的要求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飞行高度.实践证明,上述问题对野外飞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应予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外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6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1996年国外发表的勘查地球物理文献,概要列举了物探方法发展的新前沿。在矿产勘查方面介绍了金属矿预测和普查工作的新进展以及金伯利岩、滑石矿床的找矿方法和实例。在环境勘察方面,回顾了电法在水质调查中的应用,介绍了物探方法在城市垃圾场调查、煤矿闭坑善后工作、城市人工物理场环境效应调查中的应用以及滑坡和洞穴调查中新采用的方法。在区域和深部地球物理调查方面,概述了西方国家近年来实施的矿产勘查开创计划、大规模的电导率结构研究和南极磁异常图的编制。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介绍了新的航空电磁系统———FLAIRTEM、电(磁)法中非接触数据采集技术、谱激发极化法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探测油气蚀变柱的区域勘查新方法和海洋重力仪。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地质总局1978年在广西柳州召开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专业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交流建国廿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水文物探工作和群众办物探的经验;找出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讨论今后三年、八年的水文物探科技规划;制定加强水文物探工作和完成规划的具体措施。 会议介绍的主要技术经验有: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在国内物探地质市场上多处出击,广开服务门路,共完成30多个工程物探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1.浙江象山港大桥可行性论证工程物理勘察,采用海域浅层地震、浅地层剖面测量和高精度磁测三种物探方法; 2.南京炼油厂江边滑坡地质调查,采用浅层地震、地质雷达及地质调查、钻探、静力触探、测绘等方法,该资料取得厂方好评,现已用到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在多宝山斑岩铜矿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高精度航空物探综合异常:高精度航磁为弱正异常;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总道、钾道、铀道为弱相对高异常,钍道为弱相对低异常, F参数有明显相对高异常;航电异常实分量为高(峰)值异常、虚分量为低(谷)值异常.根据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岩石蚀变特点,以及实测的岩(矿)石物性参数和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探讨了斑岩型铜(钼)矿床引起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的前提条件,并认为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是普查斑岩型铜(钼)矿的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20.
日本物探事业,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初期以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矿产及煤田)勘探为主,同时也开展了地下水、地热、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物探工作。但真正发展,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1948年5月1日成立日本物理探矿技术协会后,有计划地发展了物探。目前,日本物探机构已有20多个,其中主要的是日本物理探矿株式会社和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