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φ25米射电望远镜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本文简地介绍了该射电望远镜的天线结构和它的特性,天线的安装过程以及调整精度。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托中科院昆明分院和电子工业部雷达局主持的“十米射电望远镜”,鉴定会于一九八五年元月十日至十二日在云南天文台召开。参加鉴定会的有西北、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上海科大、北大、南大、北师大、北台、紫台、上海台、电子工业部所属的一些研究所等二十二个单位的五十三位同行专家。会议听取了云南天  相似文献   

3.
经过13年对关键技术的探索和研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已经于2007年7月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准。未来6年后,在贵州南部的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洼地上,将会出现一个开口面积超过三十个足球场的球面射电望远镜,那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反射镜面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4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有限元模型,依据模型分析结果,对4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主面误差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计算;从误差修正的角度,分别对主面误差的最佳拟合修正、安装角预调的工作仰角综合修正进行了分析与数值计算.误差修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主面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分析结果为该望远镜天线的实际建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在南美智利安第斯山北部建设的世界最大规模天文射电望远镜阵——ALHA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阵,在今年1月进行了初次测试,成功启用已建成的直径12米的三架抛物面天线望远镜对同一天体,即一个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了观测,并成功合成了信号。ALMA最近这次试验性观测被认为是ALMA完成建设之前最重要的一次测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十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研制工作。介绍了安装调试情况以及对该望远镜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六项主要技术指标均大幅度超过了原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通过一年多来的试观测,得到了一定数量的有用资料。该望远镜从1980年开始论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经费研制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射电望远镜极轴的安装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其指向精度和成像质量,通过运用光学CCD原理精确测量射电望远镜极轴偏差角度,用以安装校准极轴,达到提高射电望远镜指向精度和成像质量的效果,并且结合计算机可实现多极轴同时校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基于CCD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天线极轴出现的偏差并进行修正,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使用名古屋大学4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5年1月对分子云ORION-KL区域的CH_3CN J_K=6_k—5_k谱线(110GHz)进行了观测,得到了该区域的5点的谱线(grid=2角分)。该谱线的观测为青海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又一条可供观测的分子谱线。  相似文献   

9.
使用名古屋大学4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5年1月对对分子云ORION-IL区域的CH3CNJk=6k-5k谱线进行了观测,得到了该区域的5点的谱线。该谱线的观测为青海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又一条可供观测的分子谱线。  相似文献   

10.
上期介绍的DIY射电望远镜弄好了没有? 天文学家为要得到精细的天体射电图像,需要把射电望远镜的碟面造得很大,才能接收到足够的讯息。 右面相片中的,就是现在全球最大、碟面直径约100米的可转动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了!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m口径主动反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FAST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于2016年9月25日竣工.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云南天文台40 m射电望远镜射电源流量观测性能,针对S波段现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流量观测系统.研发硬件包括抗干扰射频模块、K因子辐射计.同时开发了与新系统配合工作的观测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实时显示、储存及处理.系统研制完成后,进行了安装测试.测试方式为河外致密源ON/OFF流量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实测灵敏度接近理论值水平,新研制系统性能较旧设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中国天文学提出建议,在贵州喀斯特洼地中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其英文缩写为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Telescope。为什么要造大型射电望远镜呢?因为,人类渴望在电波环境彻底破坏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是如何形成与演化至今的,只有大射电望远镜才能帮助人类实现这一梦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国VLBI测地计划(Chinese-German VLBIGeodetic Campaign(CGVGC))从1989年开始,历时3年,每年观测一个月左右,使用上海天台佘山站的25米射电望远镜(中国)和Wettzell基本站的2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第一年得到的UT1结果,其趋势与国际射电干涉网(IRIS)给出了加强观测结果相同。但有大约0.2-0.3ms的系统偏离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能是位于太平洋网的佘山站坐标与位于大西洋网或欧洲网的台站联合观测中的不协调引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十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1420MHz总强度接收机的研制,调试和检测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工作在232MHz,由28面直径9米的东-西天线阵组成,天线阵全长1164米,u-v平面覆盖完整,适于进行北赤纬天区射电源普查及特殊源搜索。2×12小时观测得“热噪音限制”灵敏度0.05Jy,综合方向束3′.8×3′.8cscδ,视场8°×8°,可以在两年以内完成δ≥+30°天区的普查,并开展选区监测。 本文将介绍这项设备的设计特点和完成情况,并对基本结构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结构谐振频率是射电望远镜机械结构系统的几个重要参数之一。本讨论了影响天线结构谐振频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及谐振频率的实测方法,并实测了国内第一台φ25米射电望远镜的结构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组用φ6米射电望远镜在6厘米波段观测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所取得的资料处理过程,郑重于局部源的证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在十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的自动控制中,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原理,应用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介绍紫台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的多通道滤波式频谱仪之原理、组成及取得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