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987年8月26日济南市遭到了一次特大暴雨的袭击。这一次过程地面为一气旋,高层有一中支槽配合。持续几天的高温、高湿为这次特大暴雨的出现创造了能量条件,在外来中小尺度系统的触发下形成了这次特大暴雨。这次过程是由多个中小尺度的弱对流单体不断合并加强而形成的。本文着重从雷达回波的动态、形态图上分析这次过程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1987年8月26日12时至27日03时,济南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15小时雨量为270毫米,1小时雨强为102.5毫米,市区纪录最大日雨量为340毫米,平阴、长清等地同时伴有龙卷风。通过对暴雨期间的GMS—3红外卫星云图的分析,结合天气形势演变,发现这次特大暴雨与积雨云团的合并和迅速扩展有密切关系,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8月26日,我省受黄河气旋的影响,出现了一次较大范围的暴雨大气。受其暖锋的影响,烟台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和暴雨,其中乳山站出现特大暴雨,26日23时至27日04时五小时的降雨量为291.8毫米,创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图略)。给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1年 8月 5~ 6日上海市发生特大暴雨 ,其中黄浦区和徐家汇区出现了 50年以来最大日雨量。利用加密卫星云图资料、上海南汇WSR 88D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加密观测等资料对“0 1 85”特大暴雨过程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发现 :本次特大暴雨是中 β尺度系统强烈发展引起的 ;初步揭示了深厚的湿中性层结和对称不稳定是导致中 β尺度系统发展的激发机制 ,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1988年7月18—19日德州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过程降雨量大部分在50—150mm之间。本区东北部的乐陵、临邑、商河等县的许多乡镇出现了2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面积达526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乐陵南部的王集乡,降雨量473mm。从暴雨中心附近的郑店乡水文站降水自记中分析,30分钟降雨73.6mm,1小时降雨131mm。这样的特大暴雨在我区  相似文献   

6.
应用常规、加密气象资料及卫星云图,分析了2004年7月16~17日沙澧河流域特大暴雨成因.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耦合区中西南低涡及MCC特征云团的形成和维持是造成此次特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提出利用逐时的中尺度辐合中心、卫星红外云图云顶亮温及雷达回波降水率做中尺度雨团量级预测思路.  相似文献   

7.
1987年8月26日至27日,我省自西向东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20多个县、市出现了暴雨,10个县,市的雨量大于100mm,局部出现了龙卷和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大范围的暴雨区集中在济南、淄博到  相似文献   

8.
“96.8”河北特大暴雨成因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用卫星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1996年8月3~5日河北省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认为:这次特大暴雨出现在东亚强经向环流形势下的副高西北部边缘特定的有利地区,主要受两个中尺度云团的直接影响。该云团的形成和发展,是偏南风低空急流与华北北部南下的近地面层弱冷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林毅  陈思学  吕思思 《暴雨灾害》2017,3(6):542-54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产品及福建省自动气象站资料,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造成福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造成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是在台风外围强风速带触及福建沿海时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上发展的,高低空辐散与辐合耦合配置以及对流层中层干空气侵入的不稳定层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空心结构形成、外围强风带影响与台风东侧气流分流并在福建中部沿海汇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登陆台风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联寿 《气象》1977,3(11):10-12
我国从有气象和水文观测以来,打破降雨量历史记录的三场特大暴雨都和台风活动有关。这三场特大暴雨中占首位的是1967年10月17—19日台湾省新寮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672毫米,三天降雨总量达2749毫米,主要降雨系统是6718号台风的倒槽。第二位是1963年9月10—12日台湾省百新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248毫米,三天降雨总量为1794毫米。这场暴雨是由6312号台风造成。著名的“75.8”(1975  相似文献   

11.
“95.6.24”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天气学角了发,结合卫星云图演变及物理特征分析了1995年6月24日,以遵义市区特大暴雨为中心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其分析结果为:高空槽移经遵义市上空形成低涡,低层金沙低涡不断发展状大,水汽条件极为充沛,大气层结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自动站雨量、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21年8月8日达州区域性特大暴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槽与深厚的低涡系统耦合,为此次特大暴雨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条件;西南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边界层回流冷空气与地面辐合线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触发机制。(2)对流回波强、移速缓慢、位置较稳定及列车效应是造成特大暴雨的直接原因;逆风区对强降水有明显增幅作用,其位置及出现时间与强降水落区及时段对应较好;低空偏南风急流和低层径向速度辐合为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3)盛夏高VIL值对极端强降水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5.09”湛江特大暴雨的成因和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天气系统、物理量和GMS -5红外卫星云图的分析以及平均垂直速度的计算 ,总结了 2 0 0 0年 5月 9日湛江特大暴雨的形成机制和原因。 5 0 0hPa高空槽的引导作用下 ,短时间内锋面迅速南压是造成这次特大暴雨的动力抬升机制 ,85 0hPa的低涡和切变线是产生这次特大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通过对不稳定能量、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分析可知 ,这次特大暴雨的落区正对应于不稳定能量积聚区和 85 0hPa的低涡 ;通过对GMS -5红外卫星云图的连续变化分析和冷云盖TBB值分析 ,锋前的中 -а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这次特大暴雨局地性强的直接原因 ;由W =-0 0 1×R/F70 0公式计算所得的平均垂直速度为 4 4 5m/s,说明了这次特大暴雨的对流上升运动是非常剧烈的。  相似文献   

14.
云南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逐时卫星云图、雷达同波、自动雨量站等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4次特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这4次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主要是中低层低涡切变线、西南气流的辐合造成水汽、能量的聚积,低层增暖增湿,500 hPa干冷空气入侵,形成强对流不稳定区;当低层水汽充足、局地大气具有潜在不稳定能量和适当的触发条件时,在500 hPa槽后易产生特大暴雨天气.卫星云图显示,特大暴雨过程由对流单体合并、加强为中尺度对流云团引起的.在雷达回波发展、移动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波合并效应,前部回波移动缓慢,后部中小尺度回波活动频繁,小单体快速生成合并,使得整块同波稳定少动,在强降雨阶段存在较强的风向、风速辐合.  相似文献   

15.
16.
蒋宗孝 《气象》1996,22(6):25-28
通过分析1994年5月1-3日闽西北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地面尺度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1991年6月8~11日,钦州、防城连续出现了大暴雨天气,过程降雨量钦州为662毫米,防城为775毫米。其中9日08时至10日08时,钦州、防城分别降416毫米、335毫米的特大暴雨。使当地江河泛滥成灾,而在钦州地区东部的灵山,浦北只出现了中雨和大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9.
1987年8月26日济南地区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70毫米,市区最大降水量达340毫米(解放桥)。这是继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之后,25年以来的又一场特大暴雨。1962年7月13日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298毫米。  相似文献   

20.
肖宁  赵勇 《四川气象》2000,20(2):39-41
总结、分析了一次特大暴雨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