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近年来,在海洋地质学和沉积学中广泛应用模式概念,试图建立模式以说明或解释某些海洋地质学现象.建立模式的理论根据是经典地质学的一条著名原则,即“现在是过去的钥匙”,这就是一致论或现实主义原则.最近十多年来,研究古代沉积岩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有现代或全新世类比(analogue)一节,即主要根据与现代现象的类比,来解释古代沉积岩的发生和成因.这种类比促进了近年海洋地质学和沉积学的巨大发展.但简单的类比往往存在若干缺点和问题,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黄河口水文站沉积物对黄河水磷的吸附释放过程和东海111号站位沉积物对海水磷的吸附释放过程。并摸拟黄河沉积物在海水中磷的吸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底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相当迅速,无论是河泥还是海泥在24h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与沉积物的量和水中原有磷的浓度有关,在不同的pH条件下,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是有显著差别的  相似文献   

3.
Q-model faetor analysis on twenty thousand grains of sPores and Pollen andalgae from more than a hundred samPles of ten eolumn sections in the East ChinaSea has been made.Based on the faetor loadings matrix and the faetor seoresmatrix obtained,the palynologieal assemblages from the sediments of the EastChina Sea sinee Late Pleistoeene e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sPores and Pollen zones.Zonesl-3 are dated as the Latest Pleistoeene and zones4一8 as Holoeene.ThisPaPer also deseribes the Proeedure of Q-model faetor analysis in detail  相似文献   

4.
Based on the infotmadon and samples of sediments obtained from the geophysical and bathy-metric surveys over an area about 450,000 km2 (scale 1/1,000,000) in the East China Sea by the Natonal Bureau of Oceanography this peper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n the margin of the East Asia Continent exert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urasian Pacific and Indo Plates since the Indo-China Movement, especially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which were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a domai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Basin, and the geo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subdivis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
从统计分析看控制东海重矿物分布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地质作用过程都是复杂的,东海也不例外,其沉积过程具有长期性、继承性和叠加性的特点.因而反映在矿物组合及其分布变化上较为复杂,影响因素颇多.然而,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却可帮助我们寻找和确定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查明它们的相互关系,甚至建立定量描述的模式.而这正是传统地质学研究中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搞清我国陆架的孢粉、藻类分布规律,于1972年先后对黄海、东海、南海海底沉积物作了孢粉、藻类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海,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红树植物花粉主要由黑潮暖流北上携带而来,在南海沿岸的海湾和河流入海处沉积物中红树植物花粉含量高;水下古海岸线附近含量亦高,南海北部钻孔中的红树植物花粉系由海流搬运我国沿岸物质沉积而成;南部钻孔中的红树植物花粉主要是海流将马来西亚的菲律宾沿岸物质搬运沉积而成。  相似文献   

7.
渤海、黄海、东海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黄海、渤海、东海以及长江、黄河、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的轻、重矿物进行了研究。分析资料表明,调查区内共有三种类型的矿物:陆源矿物、自生矿物和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型矿物。根据轻、重矿物组合的差异,可把调查区分成8个矿物区。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黄河与长江。黄河物质主要沉积在黄海、渤海;长江物质沉积在东海陆架区,而冲绳海槽则发现有海底火山喷发物质与浊流沉积。  相似文献   

8.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稀土元素、主微量元素、TOC、CaCO3、沉积物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影响稀土元素分布的原因。结果显示东海内陆架中ΣREEs为182.8~221μg/g,均值为206.5μg/g,明显高于黄土、黄河及雅鲁藏布江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长江、瓯江中稀土元素含量接近。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及(La/Yb)N比值显示,轻稀土显著富集,存在显著的δEu异常。稀土元素上地壳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稀土元素与上地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分馏,稀土元素存在显著的"四分性"。稀土元素与粒径、有机质、CaCO3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表明研究区中稀土元素含量不受上述3个因素的控制。元素比值及稀土元素上地壳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研究区稀土元素主要源于长江。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地讨论了潮流、风暴和环流等动力作用对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的影响。根据作用于陆架的主要动力营力可将陆架划分为三个动力沉积区:潮流沉积区、环流沉积区和复合沉积区。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与现代水动力条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中、外陆架的广阔砂带应属原地现代沉积,而不是晚更新世的残留沉积。  相似文献   

10.
渤海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77个表层沉积物的8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含量与黄海和东海接近,属正常陆架海范畴,化学成分含量受沉积物粒度控制。根据R型因子分析,判断出控制化学成分分布的三个主要因素,并据此将渤海划分成三个地球化学区。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吸附气态烃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O年中德合作72A航次南海海洋联合调查资料,讨论了南海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吸附气态烃各组分的含量分布和组合特征,同时与我国东部海域(东海、黄海和渤海)作了比较。用Bernard(1978)和Faber等(1984)关于海洋沉积物吸附气态烃成因的判断方法,探讨了本海区吸附气态烃的成因类型,首次报道了东沙群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吸附气态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饱和烷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烃类物质是现代沉积物和古代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52年美国的史密斯(Smith, P. V. Jr)从近代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烃类物质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地质体中存在的烃类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石油地质,生油理论方面尤为显著。近年来,世界性的石油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海洋沉积物中烃类物质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沉积物中有机物转化和成岩变化的机理,并对沉积环境、成矿和石油勘探,以及对环境石油污染等问题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现代沉积的"汇",其中黏土组分是泥质区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是反映沉积区物质来源和搬运动力状况的良好指标。本文利用XRD方法分析了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两根沉积物岩心中黏土矿物组成和含量变化,结合放射性年代标定,揭示了近百年来黏土矿物组成的演变特征,探讨了黏土矿物的来源及其含量变化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以长江来源物质为主,受黄河及瓯江等河流物质的影响;近百年来内陆架泥质区黏土矿物组合发生显著阶段性变化,它们是东亚季风强弱波动和长江入海悬沙减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更新世以来东海陆架的古环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基于1996年中法合作在东海陆架进行的电火花单道地震调查资料,并与位于东海外陆架钻孔DZQ4对比,发现对应于氧同位素6期以来的六个地震地层与钻孔地层呈现很好的对应关系,其间共有四次海退-海进的沉积旋回。资料分析表明东海第四纪环境演变与全球气候冷暖变化所导致的海面升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黄、东海海域水团发育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东海海域底质沉积物中的细粒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和全粒级碳酸盐含量分析、对比上覆水团和悬浮体资料,探讨研究区水团发育消长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长江冲淡水影响的长江型物质沉积区;黄海水影响的黄河型物质沉积区和黑潮水以及东海次表层水影响的残留型物质沉积区。而水团发育消长可直接影响下伏底质的分布特征。黄河型物质沉积区与残留型物质沉积区的分界相应于黄海冷水向东南扩展与黑潮次中层混合水向陆架爬升互为消长的长期综合平衡位置,而黄海冷水向东南的扩展范围代表着黄河物质在陆架向东南扩展沉积的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16.
The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has been mad at 12 stations. Vertical profil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Mn and Fe in the pore Water of the near shore and off shore sediment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ing profiles of the solid cam-pounds of Mn and Fe in the sediment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has been given and according to these data, a rough model of Mn cycle is preliminarily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7.
用压缩质面法估算海区地壳厚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乃胜 《海洋科学》1986,10(2):8-12
用于反演重力资料以估算地壳构造的压缩质面法最早由刘元龙和王谦身提出。后来,沈剑平与王和明又进一步提出了用于反演不等点距重力资料经预调整的压缩质面法。笔者根据海区的特殊情况,运用此法进行了多项试验性计算。具体作法是:<1>将布格重力异常平滑滤波后不等点距采样并考虑沉积层的影响;<2>等点距取平滑滤波后的布格重力值进行计算;<3>等点距取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值,用二维方柱体公式正演作水层布格改正,  相似文献   

18.
东海底质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品先  闵秋宝 《海洋学报》1981,3(1):188-192
钙质超微化石是颗石(Coccolith)及其相近化石的统称.颗石是颗石藻纲(Coccoli-thophyceae)表面的钙质骨骼,一般只有1-15μ大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研究.近年来,钙质超微化石在侏罗纪以来海相地层研究中,尤其在大洋沉积物的研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关于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和水层中颗石藻类的分布,美国、苏联和日本都作过研究,而关于东海海域中的分布情况尚未见报导.近来,我们通过对东海20个表层沉积样品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发现,其数量分布和属种组合与沉积速率、海水温度与海流分布等均有密切关系.目前,东海沉积中超微化石的系统研究工作尚在进行之中,现仅就初步分析的结果,作一简短报导.  相似文献   

19.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标志与找矿远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大量的海底沉积物样品,开展了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卫星热红外遥感和沉积物酸脱气地球化学找矿研究。根据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和海底浅表层沉积烃类异常及其他各种异常标志,可以预测冲绳海槽中南部海域为最可能的水合物赋存区。  相似文献   

20.
南黄海陆架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顺喜 《海洋科学》1993,17(5):24-28
黄海中部、济州岛西南,存在厚层的泥质沉积,它们分别与上述地区的冷涡活动区相对应。在两个泥质沉积区之间又出现连接它们的通道,形成别有特征的“冷涡-通道”沉积体系。经分析发现,这个沉积体系,完全受控于黄海暖流、冷涡及其相关的环流体系。此外,在黄海西南部及东海北部海底发现大面积砂岩及其砾石,揭示了黄、东海陆架沉积物的新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