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湖地质公园以高山湖泊景观为主,马湖湖岸呈锯齿状,水域面积7.32 km2,为我国已知的第四大深水湖泊。此外还有岩溶洞穴、丹霞地貌、火山熔岩、金沙江峡谷地貌、三国文化遗址景观——孟获庙。构成了地质遗迹景观成因类型多样、组合独特、功能齐全、互补性强的综合性景观。该地质公园,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美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地质遗迹是近30亿年来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是重要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山东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等七大类。本文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四川华蓥山构造岩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曹俊  彭东 《四川地质学报》2004,24(2):121-125
华蓥山地质公园地质景观丰富,为不同阶段岩溶作用的产物。地表石林以高登山石林为代表;地面湖泊天池为四川省最大的构造一高位岩溶湖泊;地下岩溶洞穴在园内分布有上百处。此外,华蓥山大断裂是四川盆地内最重要的基底断裂之一,在园区连续出露40km以上,故其是研究此断裂的最好地区。该地质公园内地质景观具有重要的地学科考价值,其美学价值和观赏性也极具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是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河北省承德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是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集地质构造、古生物、河流、热泉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漫长的地质演化及承德盆地特殊的构造和自然地理位置使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发育典型,多重要构造、地貌及地层记录。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学者提出来的一种独立地貌类型,公园内以承德砾岩为主要构景层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完整,露头规模较大,形态多样奇特,在我国北方罕见且较典型,在地学研究、科普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科学内涵。公园的建立及园内丹霞地貌区特有小环境形成的沟谷效应为生态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条件。同时,研究区内众多地质遗迹所形成的自然景观极具观赏与美学价值,对承德旅游开发与规划独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得思 《甘肃地质》2013,22(3):88-91
官鹅沟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本文针对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要突出地质资源特色的要求,从生态旅游角度初步探讨了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申报。  相似文献   

6.
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火成岩,它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历史的最佳物证,其地质景观还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黄山是中国花岗岩名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中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的代表,提高黄山研究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的支持下,以陈安泽先生为组长的“黄山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形成演化与对比研究”课题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7.
强笑笑 《地质与勘探》2021,57(3):640-646
为了推广地质景观素描在地质公园的应用,提升地学旅游品味与质量,本文以素描为例,对地质景观的艺术展示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地质景观素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地质素描的区别。按照所绘制景观形态的不同对地质景观素描进行了分类,系统阐述了地质景观素描的绘制原理和方法,并以敦煌雅丹地貌为例展示了地质景观素描的具体绘图步骤与技巧。地质景观素描是对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的绘制,既注重表达地质景观深层的科学内涵,又注重艺术性与生动性。此外,本文就地质景观素描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地质公园推广宣传、地质公园解说牌、地质公园纪念品、地质公园网站以及地学科普,并针对这些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茜  李江风  方世明  马筱 《地球学报》2015,36(6):799-806
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是以(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地貌及山地生态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共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个大类、20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共计5处。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岩石学、化石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园内多处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9.
甘肃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是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娱乐与探险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公园内出露的白垩系麦积山组砾岩,示相性非常典型,是古湖泊环境的良好标志。历经构造运动、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化剥蚀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构成了鲜有特色的北方丹霞地貌景观。本文以岩性特点、岩层产状、主导动力、地貌形态、发育阶段为依据,对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从物质基础、构造运动、季候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园区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广东乐昌金鸡岭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为主,兼具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等地质遗迹景观,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特殊的地学意义,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地质公园。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主要有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8类、9亚类,共计83处景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地区晚第四纪黄土的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方明 《地球科学》2016,41(1):131-138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记录了湖区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对于青海湖地区晚第四纪黄土物质来源的研究较薄弱.以青海湖东岸的种羊场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青海湖区及其周边采集了黄土、风成砂、湖相沉积、河流沉积等样品,结合黄土高原西部临洮黄土样品,对它们的元素组成(<75 μm的硅酸盐组分)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结果表明:(1) K2O/Al2O3(摩尔比)和Zr/Ti、Zr/Nb比值显示青海湖地区的风成沉积显著区别于本区的河流沉积和湖相沉积;(2)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与黄土高原西部临洮黄土的K2O/Al2O3和Zr/Ti、Zr/Nb比值相一致;(3) 青海湖地区的晚第四纪黄土可能来自柴达木盆地.   相似文献   

12.
青海湖盆地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典型的山间断陷湖盆,与我国西北一些含油气盆地沉积特征十分相似,发育有一系列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体系.对青海湖沉积体系的研究,可以为陆相古含油气盆地沉积原貌的恢复提供借鉴.通过对比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对湖区近40年(1972~2010)来8张遥感图像的判读,分析了青海湖滨湖区域沉积体系演变特征.同时,在青海湖水动力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物输运模拟,结合每一区域沉积演变特征,分析该区域沉积体系形成演变的水动力成因机制,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环青海湖滨湖区域沉积体系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出三个顺时针主旋回和湖湾和河流入湖口等处的次级旋回,沉积物输运和堆积趋势与水动力湖流特征对应一致,水动力特征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形成及演变;河流入湖口、沙岛-海晏湾、郎剑沙嘴以及东南湖湾等区域,是青海湖滨湖区域沉积演变最明显的区域;今后较长时期内,沉积物输运、堆积趋势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作为高海拔的内陆湖泊,其表面水体面积多年变化对寒旱区的气候变化和水循环至关重要。为了研究30年来青海湖湖泊面积变化规律,提取了1986—2017年(除去2012年)覆盖青海湖的459景Landsat5/8影像,采用6种常用的水体提取方法分别提取了青海湖表面水体面积,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差异,最终分别对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水体指数2015(WI2015)方法获得1986—2017年青海湖表面水体面积的年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9—2003年青海湖面积减小了175.34km^2,年平均减小率为12.52km^2/a,2003—2017年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83.43km^2,年平均增加率为13.10km^2/a,整体上,1986—2017年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04.46km^2,年平均增加率为3.37km^2/a。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滩坝是青海湖滨浅湖带最为发育的沉积类型之一,其滩坝分布规律对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在对青海湖一郎剑剖面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对滩坝的分布规律及沉积特征进行精细解剖。通过分析总结前人相关测年数据,并与青海湖滩坝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发现青海湖湖平面升降对滩坝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建立了18 ka以来青海湖滩坝的演化过程,并将近18 ka以来青海湖湖平面升降史分为4个阶段:(1)更新世末温湿期,湖平面在海拔3 197~3 202 m附近波动;(2)全新世冷干期,湖平面近乎干涸;(3)全新世大暖期,湖平面处于全新世以来的最高值,约为3 212 m;(4)全新世凉湿期,湖平面回落到3 200 m附近,并在近2. 5 ka湖平面加速下降。在晚更新世和晚全新世时,湖平面在海拔3 202 m附近波动时间较长,在该海拔范围内,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复合滩坝;在早全新世,青海湖平面最低,多发育风成黄土和潟湖沉积;在中全新世,湖平面最高,形成了距离现今湖平面最远的数列单体滩坝。  相似文献   

15.
利用被动微波探测青海湖湖冰物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湖冰物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不仅能反映区域气候变化特征,还可以反映区域气候与湖泊相互作用.利用长时间序列(1978—2018年)被动微波遥感18 GHz和19 GHz亮度温度数据、MODIS数据(2000—2018年)、实测湖冰厚度数据(1983—2018年)和气温、风速、降水(雪)数据(1961—2018年),分析...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data developed from various s natural waters in the Qinghai Lake area and ostracode shells present in drill core QH-16A of recent lake-floor sedi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of stable isotopes in the modern water body of Qinghai Lake,and the initial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lake water has been deduced ,Studies of δ^18O,δ^13C,Mg/Ca and Sr/Ca in ostracode shell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of climatic fluctuation in the Qinghai Lake area since the postaglacial age,as well as for the elucid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water body of Qinghai Lake since the postglacial age.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1-2010年青海省境内4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水汽压月资料, 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 计算了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和柴达木盆地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 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功能区可降水量均呈单峰形态分布, 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 降水转化率在三江源区和东部农业区呈双峰分布, 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地区呈单峰分布. 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近40 a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 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区上升趋势显著; 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均发生了突变, 东部农业区发生在1983年, 柴达木盆地发生在1996年, 三江源区和环青海湖区发生在1993年. 可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逐渐增加趋势, 降水转化率形成以青海湖区为中心的马鞍形场.  相似文献   

18.
青海可可西里自石炭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和地表过程,形成了集高山、宽谷、夷平面、冰川、热泉、河流和湖泊等地貌元素为一体的高原高寒地貌,同时还包括了蛇绿混杂岩带、活动断裂带、地震遗迹和火山遗迹等地质元素。在调研前人研究资料和实地野外考察基础之上,根据IUCN(2005)提出的13类地质主题分类标准将区内的地质遗迹分为地质构造、火山和地热遗迹、山脉、地层剖面、河流和湖泊、现代冰川、冰期遗迹7类,共计60余处地质遗迹点。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对重建古特提斯构造域、研究天然地震机制、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过程及全球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可可西里区内地质遗迹和前人资料恢复出可可西里石炭纪以来经历了8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Conventional hydrochemical techniqu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olute geochemistry and the hydrochemical proces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Qinghai Lake catchment.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Qinghai Lake catchment is slightly alkaline,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ion concentrations and low water temperature. Th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n most of the samples are <1,000?mg/L, i.e. fresh water and depend mainly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SO4 2?, Cl? and Na+. Groundwater table is influenced directly by the residents?? groundwater consumption. Most of the groundwaters in the Qinghai Lake catchment belong to the Ca2+(Na+) ?CHCO3 ? type, while the Qinghai Lake, part of the Buha (BHR) and the Lake Side (LS) samples belong to the Na+?CCl? type. The groundwater is ov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aragonite, calcite and dolomite, but not to magnesite and gypsum. Solutes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strong evaporite dissolution in Daotang, BHR and LS samples and from strong carbonate weathering in Hargai and Shaliu samples. Carbonate weathering is stronger than evaporite dissolution with weak silicate weathering in the Qinghai Lake catchment. Carbonate weathering, ion exchange reaction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major hydrogeochemical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solutes in the groundwater in the Qinghai Lake catchment. Most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s are suitable for drinking.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otential pollution of nitrate, chloride and sulfid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青海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自青海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区的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定性和结晶度等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青海软玉普遍显示出硬度较高、透闪石含量稍低、结晶度偏高的特点;透闪石主要呈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定向性普遍较好。对比两地软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发现青海软玉成矿母岩相对贫Mg、Si而富Ca,动力改造相对较弱,成矿温度较高,这是造成两地所产软玉在上述岩石矿物学特征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青海软玉透明度偏高、油润度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