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斌 《地理教学》1998,(5):25-27
海洋水是水圈内最主要的水体,包括海水的盐度和温度与洋流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洋流"内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各版本教材对该部分的编写结构差别较大,教师对课标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笔者尝试解读课标,对比各版本教材,辨析其中的困惑点,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孙宇 《地理教学》1999,(5):19-20
“洋流的分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知识的连贯性,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前面学到的近地面风带的分布状况,季风的知识,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内容,学生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认知脱节,都将构成学习本节知识的障碍。二是知识的抽象性,因为洋流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缺乏直观感受,他们便凭惜日常经验想象海水的运动(洋流流向)应该同河水径直向前的运动具有相似性,怎么会形成“闭合曲线”呢?  相似文献   

4.
苏军超  陆骏 《地理教学》2012,(12):40-42
一、学习目标设定 1.基础分析 (1)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一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卢钢  彭琰清 《地理教学》2012,(16):50-51
每年秋季学期的期中考试后,苏南地区的许多学校(特别是名校)都会开展一些主题丰富、规模不一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以展示学校形象、交流教学研究经验与成果等,这堪称是这个时节的一道教学风景。通过对外公开教学活动,我们领略到了许多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场景,也可以聆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和教育专家的教学点评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发现平时自身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从而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胡海侠  吴祺 《地理教学》2011,(13):17-20
洋流的成因和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是历来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洋流的成因并非孤立的,而是多种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风带密切相关,其流向受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及季风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高级地理思维水平,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7.
梁彦  姜晓敏 《地理教学》2014,(21):27-28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一:(自主完成)1填七个气压带名称,绘出六个风带的风向。2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的气流流向。3回忆南亚季风环流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教师活动一:1图解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的洋流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任登峰 《地理教学》2008,(10):13-14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思想为:以“诱”为先,将“生活地理”理念贯穿始终,立足于“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将各个知识点转化为梯度式的系列问题,融入到相关生活情境当中。设计时将物理化学实验引入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自主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规律,从而实现“以情激情,以诱达思”,  相似文献   

9.
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认识长江""赞美长江""诊治长江"三个探究活动,运用"导学达标"模式来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有一条河,有人称她为沱沱河,有人称她为通天河,有人称她为金沙江……她是?  相似文献   

10.
刘书奇 《地理教学》2007,(11):20-21,19
建构主义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注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重视学习者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习者终身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与习惯。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动画播放以下环节:1.主人公学生小记者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平时喜欢摄影、旅游和探险,空闲时间喜欢搜集一些风景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猜猜是哪里的风景?"(展示城市风光图片)  相似文献   

12.
周霞 《地理教学》2010,(22):9-10,15
[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及图片,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鲁教版教材已经提供了“长江流域图”、“沿32°N中国地势剖面图”、“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长江主要港口分布及各河段通航能力示意图”,还需要补充“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形式下,教师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以市级公开课"热力环流"的教学设计过程为例,分析了教师合作在教学内容总体分析、思路构想、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林志胜 《地理教学》2010,(1):35-36,51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的其他国家和面积极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姜加明 《地理教学》2015,(6):45-46,58
一、剖析课程标准,明确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也是地理图像设置及应用的基本依据。认真地分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图像设置的要求与目的。关于本节的课程标准有二条,对其目标要求分析如下: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规定了是要"运用示意图"来完成这一目标,并且给出了活动建  相似文献   

16.
17.
龚丽云 《地理教学》2013,(22):26-27,25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区域篇"中的"黄土高原地区"。教材从"黄土广布土层深厚"、"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三个方面来介绍黄土高原地区,从教材的安排上突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及产生的生态问题。2.教材的处理及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分成2课时教学。第1课时,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黄土广布的特点及当地的人文现象,如建筑(窑洞)、艺术(安塞腰鼓、信天游)、饮食(面食)等内容,为第2课时的教学做好准备。第2课时探讨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本课内容为第2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某种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  相似文献   

18.
何平 《地理教学》2014,(3):28-30
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初步学会从景观图片中提取河流的水文信息,列表比较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读图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限,学会列表比较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学会运用地理图表比较长江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针对性解决办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长江水文特征的横向比较、上中下游特征及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学会选择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一、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探究学习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译智力激励法,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使参加人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为解决问题提供出一系列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方法。它是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方法之一(大学课堂也经常运用此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发明的,以后各国的创造家又根据具体情况对此法进行了修改,发展了许多种头脑风暴法,如默写式头脑风暴法、卡片式头脑风暴法等。  相似文献   

20.
马旭丹  刘宁 《地理教学》2012,(24):42-43
"季风"是"大气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行星风系与气候之间关系后,进一步认识特殊气候季风的成因,符合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季风"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达到(上海)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上海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