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山东及近邻区34个地震的70条等震线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了山东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同时根据地形与地质构造特征将山东及近邻区分为土层覆盖区和基岩出露区,分别拟合出了各自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2.
使用胶东及邻区地震数据,对于发生在基岩出露区的18次地震的30条可靠等震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胶东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公式。与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比较,发现胶东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较慢。胶东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可以辅助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震后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3.
安徽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安徽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资料,采用椭圆衰减模型和长轴可转向与近、远场补点方法,通过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拟合,建立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该衰减关系用于安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震害快速评估模块,为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提供基础资料;也可用于安徽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等防震减灾领域。  相似文献   

4.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统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的研究中,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在等烈度外包线上如何取烈度值,烈度衰减曲线的头尾处理,R0值的选取,衰减公式的偏差这四个方面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统计方法作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这些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收集了1991年之后我国西部地区71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并以此对1918—1989年间176次地震的烈度资料进行了补充,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区和川藏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有显著不同,应作为不同的分区对待。同时与其他研究者给出的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结果合理可靠,体现了近、远场地震烈度分布的特点,适合于该地区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重庆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烈度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这些研究可供重庆及邻近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规划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胶东及其北部沿海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鑫 《华南地震》2010,30(2):61-66
利用20世纪华南地区的48次中强地震事件的96条等震线数据,拟合了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与以往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相比,在计算中强地震烈度时,精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充分反映了华南地区地震震级小,烈度相对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20世纪华北地区37次中强地震事件的89条等震线数据,拟合了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主要选取了M≥5.0的地震事件。与以往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相比,在计算中强地震烈度时,精度上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充分反映了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较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参数拟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已有的新疆历史地震考察资料,数字化处理后重新量取1716~2010年以来收集到的破坏性地震事件的103幅地震烈度等震线图的烈度外包线,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总结新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提供了椭圆模型烈度衰减函数,分不同时段和区域进行拟合结果对比,并采用头尾限定的方法给出新疆地区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胡聿贤先生和霍俊荣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的基础上,对新疆的地震烈度关系做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金严 《地震地质》1993,15(4):341-346
在由地震动加速度资料拟合加速度衰减关系时应注意资料的场地特征及区域代表性、变量定义的一致及原始数据的分布范围等。利用参考地区的烈度及加速度衰减关系和工作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用转换方法求工作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关系时,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用解析方法转换,一般宜采用数值方法。建议在核电厂选址工作中,对存在烈度异常等情况及有特大历史地震时要考虑特定地震的衰减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应用一种新的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以34°─41°N、110°─120°E范围内的41幅等震线图为数据基础建造了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研究原型IAIS,重点在于利用、发掘GIS在管理、应用地震烈度衰减信息方面的能力。系统以GISI具软件ARC/INFO为开发平台,将每一幅等震线图存贮为一个专题图层,建立拓扑结构确定等震线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等震线图中所表示的描述性特征存入特征属性文件,并通过一个共同的项使等震线和烈度分区与属性表中的描述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系统提供了从震中分布图或地震序号、发震时间等查询、显示各个等震线图的功能,并可以交互式地量算各等震线的长、短半轴,自动量算各烈度区的面积等。针对将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及不同投影参数的等震线图转绘编制综合等震线图的主要困难,本文研究了ARC/INFO中的投影转绘问题。系统按“留大舍小”的原则自动生成综合等震线图。同时,IAIS实现了综合等震线图的计算机管理,包括显示、查询、局部修改、统计量算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陕西地震台网2002~2006年关中陕南和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的记录资料,采用多台多事件联合法,研究了关中陕南及周边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Q值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特征。用Atk inson方法求解介质品质因子Q值,其结果为Q=343.26f0.593 1。场地响应分别用Atk inson方法和Moya方法进行计算,并对2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结果虽有差异,但场地响应随频率f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台基位于渭北黄土塬区的合阳台、蒲城台、彬县台及陇县台4个台在高频部分具有明显的衰减吸收效应。台基位于秦岭山脉、关中盆地和陕南地区的华阴台、西安台、周至台、宁陕台、汉中台、安康台、泾阳台及乾县台无明显的放大吸收作用。太白台在高频部分(10~20 Hz)显示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震危险性分析衰减不确定性校正中的主观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文  赵鹏君 《地震》1994,(2):64-72
实际使用中的危险性分析模型均带有主观的性质,其与现实原型之间的差异包含两种性质不同的不确定性,即现实模型与理想模型之间的主观不确定性,和理想模型与现实之间的随机误差或客观不确定性。本文具体讨论对衰减规律作(客观)不确定性校正时主观不确定性的影响问题。文中分析了衰减不确定性校正的两种做法,即在危险性分析中直接校正和先忽略衰减不确定性,求得危险性曲线后总校正的做法,讨论了两者的等价性,并用半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利用江西省及邻区的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建立该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基础上,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地区,转换得到了相应的水平向基岩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衰减关系,并与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更加符合该区历史和近代地震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可进一步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损失快速评估等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作为试点,给出了震后灾害损失盲场快速评估的一种技术思路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在确定了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参数后,可快速给出整个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作伤亡的初步预估。作为示例,文中假定该区内某地点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并给出了震害的快速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伟君  刘杰  陈凌 《地震学报》2006,28(1):8-19
利用22个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近震资料,研究了云南地区地震尾波在1~20 Hz内6个频段的衰减特征. 首先使用单次散射模型计算各台站的尾波衰减系数; 然后利用随机各向同性散射介质均匀分布的多次散射模型, 使用多流逝时间窗分析方法,计算各台站的平均自由程Le和地震反照率B0得到总衰减系数,并从中分离散射衰减系数 、吸收衰减系数 . 云南地区基本衰减特征是Le主要集中在10~30 km内, 在2~6 Hz之间有最大值;B0在1~2 Hz大致为0.5左右,在其它频段则小于0.5. 也即在1~2 Hz, 与 数值相当, 其它频段 逐渐大于,成为尾波总衰减的主要原因. 除1~2 Hz外,其它频段 值接近. 云南地区的Q-1尤其是, 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差异,滇东略微高于滇西北, 滇西北高于滇西南地区. 与全球其它区域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云南地区 略低于平均水平, 略高于平均水平, 而则处于其它区域结果的中间.   相似文献   

19.
天山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地区较丰富的地震等震线资料,在同一个统计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天山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所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曲线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以此衰减关系进行天山地震区划计算,结果较为理想,同时,把此衰减规律与西北地区及新疆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衰减特征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天山地区烈度衰减规律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用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的方法对广州市沙河顶统建楼的震陷做了进一步估算,结果表明,该楼在有淤泥质土一端的震陷为2.7cm,无淤泥质土的另一端为0.6cm,虽比文献〔1〕的粗估值稍大,但震害仍属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