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云杰 《湖南地质》2010,(11):55-57
长沙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潜力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两型社会"先导区的建设,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一些好的投资项目苦于没有土地无法落地,"等米下锅"、"无米下锅"的现象将必然出现并逐渐严重。  相似文献   

2.
薛涛  李文 《山东地质》2010,(5):43-4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供应日渐紧张,不断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加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已成为各地的工作方向。安丘市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思路,坚持机制创新,市场化运作,土地开发整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近日,省厅在长沙举办了一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培训班,标志着我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搞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一是可进一步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二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细化和深化,三是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四是适应国家强化宏观管理的形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配合国土资…  相似文献   

4.
测绘技术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支撑技术,测绘工作贯穿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全过程。该文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和GPS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各阶段测量工作的基本特点,结合GPS测量技术在临澧县高桥大坪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几点思考,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提高野外作业效率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数据,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确决策、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我国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为此,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概念和标准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项目申报的程序及规划设计各阶段的内容深度,为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成高 《河南地质》2014,(11):22-23
新县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面积1612平方千米,人口36万。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人均耕地只有0.7亩。自2001年新县成功争取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土地整理项目以来,13年间投资3亿余元,先后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60个,其中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3个,省级土地整理项目3个,易地补充耕地项目54个,开发整理土地近9万亩,新增耕地3.2万余亩,连续13年实现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有余。该县土地整理工作经历“探索一积累一创新”的历程,逐步探索出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山区土地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曹磊 《湖南地质》2009,(2):61-64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安全的重要保证。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环节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发生改变,文章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工作的分析,参考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理单位的管理办法,提出在未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从事监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临沂市部分县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实际情况的数据分析,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类型进行了分类介绍,分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是规划设计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脱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变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需求逐步增加,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规范土地整理开发行为,科学指导土地整理开发工作意义重大。以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垦利县为例,根据其土地利用特点,分析开发整理工作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探索土地整理开发工作要点,为今后开发整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峰  张传合 《山东地质》2011,(11):60-61,64
该文分析了菏泽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现阶段菏泽市土地整理应以农用土地整理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对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管理是当前土地整理发展的方向。因此,菏泽市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科学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监管得力,缓解了该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规范化发展,确保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开发整理是缓和人地矛盾,协调人与自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形势下,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开发整理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农业环境,意义重大。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事业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本文从剖析土地开发整理理论出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并深入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力抓手,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本手段,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开源"之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既保护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又促进新农村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1日,《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地方性法规,它标志着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邹城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走在山东省的前列,先后多次被山东省、济宁市授予“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该市坚持下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三步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山西地质》2011,(3):46-47
阐述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就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阶段测量工作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开发整理测量工作基本流程和工作方法。为更好地理解开发整理测量的内涵,提高开发整理工作效率,完善成果资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肯定过去几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成绩的同时,从土地开发整理一般定义及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面临后备资源缺乏等一系列困难和不足,并提出了拓宽思路、挖掘潜力等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安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背景与条件,调查测算土地整理、开发潜力,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从多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并提出低山丘陵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的麻阳,在怀化无疑是"穷乡"的典型代表。这个省级贫困县的人均GDP在怀化一直居于末尾之列。对于农业人口比例将近90%、以农业为传统经济支柱的麻阳,耕地的价值尤为关键。令人欣喜的是,通过连续多年的土地开发整理,麻阳人正在靠自己的努力实现土地的“增值”。  相似文献   

20.
临朐县土地总面积1834km^2,山地丘陵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1999年国土资源部把临朐县设立为首批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之一,8年来该县狠抓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先后建设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个,省级8个,市级20个,共开发整理土地2.33万hm^2,增加耕地0.47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