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东瀑布     
古东瀑布位于桂林市大坪镇古东村,距市中心约26km,交通比较便利。该瀑布与在漓江畔上常见的山景、水景、洞景相比,它的确是一处比较独持的景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开发利用这一景点,将会使桂林漓江风景更加绚丽多姿。 古东瀑布主要发育在泥盆纪中统东岗岭组(D2d)的白云岩、硅质灰岩夹泥灰岩、砂页岩地层中,其走向近南北方向。该地层的岩性及组合形式虽然不太有利于岩溶发育,但地质构造作用的结果对瀑布的形成却十分有利,而且也很有特点: 首先是由于地层受地壳强烈运动的影响,产生隆起成为南北向背斜构造(如古东东部瀑布发育区)。垂直于该方向,地形被切割成“V”型和“U”型谷,同时还形成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呈阶梯状地形或断层崖,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古东瀑布这一独特的岩溶景观——八瀑八潭。成瀑地段大致位于地形标高为250~160m(垂直高度约90m)区间。瀑布有瀑崖和瀑潭之分。瀑崖多为断层崖,崖高一般为5~10m,崖面坡度为60°~80°;瀑潭(或称溶潭)常常发育在瀑崖下方,多数是由于岩石被溶蚀或冲蚀而成,其蓄水面积为25~200m2左右,深度约2~5m。每级瀑布之间通常被一段长约10~30m,宽约10~20m,坡度约3°~10°的溯源溪谷连接。溪谷中还发育有跌水急滩,其规模小,但数量较多,计达数十处。因此,八瀑八潭连接着跌水急滩,由东向西呈阶梯状延伸约达1000多米长,似一条婉蜒巨龙,偃卧于深山峡谷之中。 其次,地质作用形成了瀑源。在古东东部的旺塘村附近,地形上虽属于小流域的地下水分水岭,但在分水岭地带却有岩溶大泉出露,成为古东瀑布源头和唯一的补给水源。泉口地形标高300~310m,高出漓江河谷(其标高为120m)180~190m。枯水期流量为13.0l/s(46m3/h),丰水期流量大于140l/s(500m3/h)。泉水具有较大的承压性,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翻沙现象;水温较高,为23℃。说明该泉的形成与附近南北向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影响有关,地下水的来源深、远,补给量也比较丰富。 古东瀑布不仅景色壮观,而且还神秘。地处深山老林的瀑布区,从下往上,瀑水一级一级地往里延伸,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沿着它可到达那遥远的极地的幻觉。 瀑区水汽景色也别具一格。在春夏之交,只要你沿着溪谷行走一小段距离,你便可领略到那分明才见高瀑瀑流哗啦哗啦相激,响声震撼山谷,却转眼间又闻缓地流水潺潺,如歌如泣的山谷情怀。冬季里,还不时见有缕缕雾纱笼罩林涧,令人神逸飘然。 瀑区还有一长约20m,宽约10m,高约8m天然洞穴,洞内残留部分石柱、石笋和钟乳石等,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发育在不纯的硅质灰岩和砂页岩地层中,倒也称是一种奇观。 古东瀑布区四周为古树参天、劲松挺拔的准原始森林。森林内枫树、海芋漫山遍野,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置身其中,目睹这青山,飞瀑,古松,红叶,无不令人感到从未有过的一种畅快与惬意。 古东瀑布不仅环境幽雅,景观独特,游览观赏性强,而且其所处的旅游区位也十分优越。如瀑区南部为草坪及冠岩民族风情和风景旅游区;瀑区北部为大圩古镇和正在计划开发的金山岩洞穴风景旅游区;瀑区西部是隔江相望的竹江码头及磨盘山码头及其渡假村。这些周边旅游区与瀑区相距仅几公里之遥,旅游环境非常优越。 从九十年代末,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对古东瀑布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至目前为止,已建成了从第一级瀑布至出山口的拦河堤坝,蓄水成湖约30000m3,湖中有岛屿及喷泉,游客可从湖上乘坐游艇或竹排航行约500m水路,然后上岸进入瀑区,或者也可以乘坐马车沿湖边直至瀑区景点;建成了花园式假山池,具有民族风格的共占地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的生活、购物及停车场等;建造了1000多米长、1.5m宽的平坦、宽畅的沿瀑山道,途中还建了数座亭阁和风雨桥;修造和装饰了瀑区各处景点等,使整个瀑区面貌焕然一新。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还计划上二期工程,拟利用瀑区山前古东垌一带面积约1km2的岩溶峰丛谷地开发建设成绿色生态旅游渡假区,其中包括:生活服务区、绿色园植物食用与观赏游览区;建造近20000m2的人工滑草场及水上游乐园等一系列综合旅游开发项目。该区目前已经开展了部分前期工作,可望今年底整个古东旅游开发区能全面对外开放。另外,为增大瀑布枯季流量,规划在源头附近利用自然低洼地形筑坝蓄水,作为瀑布的补水工程,建成后,枯水期瀑布流量可达到120m3/h以上,这不仅使瀑布更蔚为壮观,而且还能保证瀑布流量四季不减,供游人观赏。(李庆松李素萌)  相似文献   

2.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 15km处的白水河上 ,距贵阳市 150km ,该地区由于河床断落 ,形成九级瀑布群 ,有地面瀑布 18处、地下瀑布 4处 ,黄果树瀑布居群瀑之首。中厚层状的灰黑色石灰岩地层 ,倾角平缓 (8°~ 10°) ,陡峭的高大断层面近似直立。黄果树瀑布落差 74m ,盈水期时瀑布宽可达 81m ,厚 5.6m。瀑布崖顶上的白水河床水量并不很大 ,但水体从 74m高的崖巅陡然跌落 ,好似万马奔腾直泻 ,发出轰鸣巨响。云垂烟接、万练倒悬 ,细似珠帘 ,粗若冰柱 ,联贯络绎 ,倾入犀牛潭中 ,掀起轩然大波 ,浪花四溅 ,在阳光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水存在的状态,水文地质条件、成因、河床岩性、瀑面形态、纵剖面形态、色彩、组合特点等八个方面对瀑布进行了分类,进而阐明了瀑布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瀑布     
一、前言飞泉悬水谓之瀑。凡水流自峭壁或高处倾泻而下,突然跌落,有如匹练下垂者,均名之为瀑布。诗人李白曾描写瀑布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大自然中有很多瀑布,不但风景优美,形势雄伟,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巨大的瀑布落差,给水力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苏联发源于贝加尔湖,流入叶尼塞河的安加拉河,在布拉次克地方有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九寨沟早期钙华体的岩溶作用与湖瀑景观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寨沟与四川西北部碳酸盐岩地区早期钙华体在52~3万年前的冰缘环境中形成.3万年后,区内气温在振荡中升高,使九寨冰缘退缩,岩溶水酸化并具溶蚀性,在早期钙华体上形成了湖瀑等各种溶蚀形态,渗流溶蚀和混合溶蚀是壶穴湖、梯湖和溶蚀湖形成的主要机制,溶蚀侵蚀伴有季节性钙华沉淀形成着叠水和瀑布.保护湖瀑景观的原则是抑制钙华的溶蚀强度,运用岩溶水的瀑堤效应促进CaCO3沉淀,增强瀑堤的固结,减少渗漏.  相似文献   

6.
壶口瀑布     
壶口是黄河中流干流上著名的瀑布,位于龙门上游65公里。瀑布所在,地名龙王(?)。左岸属山西省吉县,东距吉县45公里,自吉县有公路通龙王(?)上游7公里之克难坡或下游5公里之小船窝。右岸属陕西省宜川县,自小船窝渡黄河而西,有公路至宜川县城,计50公里。黄河自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至陕西省潼关之间,流向虽稍有转折,但大致仍自北而南。壶口瀑布上游2公里马粪滩附近,黄河流向约为南20度西,抵能王(?)又再变为自北向南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质》2012,(2):29-29
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的高中山区,距县城西约25公里。景区地形标高为850米,宽为2144.5米,最高点为百草坨。景区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断块山,峰峦重叠,苍山如海。地质公园以朱家营到百草坨瀑布群、瑶台银河瀑布上的变质岩天生桥为特色。天生桥桥面坐落在112米的瀑布顶面上、桥面结构奇,由混合岩化花岗岩构成,桥面下呈微拱形,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将我队几年来工作的实际资料,对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作一介绍,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矿田地质简述:矿田内所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中泥盆纪,上泥盆纪仅在向斜盆地内局部保存,下泥盆纪莲花山组砾岩、砂岩夹页岩厚约357米;四排组页岩厚384米。中泥盆纪郁江组砂岩及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1—2层铁质粉砂岩,厚409米;东岗岭组灰岩,泥质灰  相似文献   

9.
云贵高原喀斯特瀑布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极为发育,瀑布数以千计,有许多瀑布的成因与喀斯特河流演化密切相关。我们将那些与喀斯特过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者称为喀斯特瀑布,作为河流喀斯特(Fluvial karst)进行研究。自W·M·Davis“峡谷与瀑布”一文发表(1884)以来,一百年内虽有一些瀑布分类方案先后提出(Lobeck,1939;姜达权,1958;Schwarzhach,1967;Monkhouse,1970),但很少论及喀斯特造瀑问题。直到近年,喀斯特瀑布这一术语才明确提出(关玉华,1979;张英骏等,1979、1982;杨汉奎1981)。由于它是喀斯特区的良好水资源(水利与水能),有的又是优美的风景资源,并且对于区域喀斯特研究有相当的意义,故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的磁组构特征,首次运用砂岩磁组构判断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采集12件具有代表性的古地磁定向标本进行原生剩磁处理,发现米钵山组砂岩磁化率强度中等,天然剩磁微弱;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米钵山组砂岩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为由NE向SW,认为砂岩沉积物可能来自贺兰山海槽NE侧的华北陆块西缘。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西部的上三叠统地层,我们将它划分为三组,即:须家河组(T_3 x)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属石英砂岩、富钙屑砂岩、钙屑砂岩夹泥页岩或煤线,厚540米—2190米;下为小塘子组(T_3t)主要为石英砂岩(细—粉砂为主)与泥页岩类互层,  相似文献   

12.
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前缘偏西,瑞昌弧形构造东部,彭山背斜西翼近转折端,为一大型夕卡岩型隐伏矿床. 矿区地质概况(一)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震旦系下统硐门群(Z_1 d),为中厚层状灰白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厚约300米. 2.震旦系上统南沱组(Z_2n),为薄层紫红色含砾凝灰质粉砂岩,厚约4米. 3.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_2d),下段为中厚层状灰白色灰岩;上段为硅质岩夹含炭硅质页岩、粉砂岩,本组厚约30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的是苏联萨亚克组矿床的情况。萨亚克组矿床赋存于同名的地堑—地向斜的东部和中部。后者由萨亚克系中石炭统海相沉积组成,不整合地产于中古生代,局部于前古生代基底之上,上述沉积层为一组不等粒的花岗质砂岩、复矿砂岩和钛磁铁矿砂岩、砾岩、凝灰—泥砂岩、火山凝灰岩和岩屑凝灰岩、灰岩以及灰质砂岩。在塔斯蒂库杜斯克系剖面中(据Γ.П.布尔杜科夫)灰岩与灰质砂岩组成明显的碳酸盐层,个别地段厚度达100—120米。萨亚克地堑—地向斜中之火山—沉积岩被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及花岗岩成分的侵入体所切穿,其中以  相似文献   

14.
提要:砂岩作为山脉隆升过程中在盆地内的直接记录,其碎屑组分在分析造山带及沉积物源区构造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应用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对比、单井碎屑组分垂向演化特征、Dickinson图解及砂岩的成分成熟度Q/(F+L)与F/L的演变特征四种方法,对川西中段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砂岩碎屑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中侏罗世沙溪庙组受到了来自西部龙门山造山带和北部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复合造山运动的共同影响;(2)通过对川西地区单井碎屑组分垂向对比及砂岩成分成熟度分析,发现在千佛崖组与沙溪庙组界线附近,沉积物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暗示川西地区此时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沉积转型事件,这与米仓山—大巴山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3)砂岩碎屑组分的变化反应盆地周缘造山带的活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构造相对稳定,砂岩成分成熟度高;中侏罗世中晚期,在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下,砂岩成分成熟度低,且具有火山岩岩屑增多的特征;晚侏罗世早期,构造相对稳定,砂岩成分成熟度增高,至晚侏罗世晚期川西地区主要受龙门山造山带的影响,其砂岩特征与龙门山前缘砂岩特征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5.
杨杰 《地质论评》1982,28(1):86-86
本世纪20年代初出版的“西山地质志”上建立了“红庙岭砂岩”这样一个地质单位,实际上它包括一系较厚的地层,厚度不下200—300米。砂岩是在其中部,在它的侵蚀面上,风化呈红色,故常称“红庙  相似文献   

16.
中扇和外扇区的浊积岩沉积,在整个砂体几何形态、互层状页岩的产状以及砂岩层特征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合并作用(由于互层状页岩被侵蚀,而使砂岩层合并在一起)在这些沉积环境中是极为常见的。 中扇河道沉积在其轴部为中一厚层的、块状或递变状合并砂岩,并具高的砂岩与页岩比;而在河道边缘则常为薄层的生物扰动砂岩、粉砂岩和页岩,并具低的砂岩与页岩比。  相似文献   

17.
砂岩机械压实与物性演化成岩模拟实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操应长  葸克来  王健  远光辉  杨田 《现代地质》2011,25(6):1152-1158
为了模拟沉积地层埋藏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下储层物性参数的连续变化特征,采用自行设计的成岩作用模拟实验系统,利用不同的现代沉积物样品,开展了砂岩机械压实作用模拟实验。实验表明:砂岩机械压实作用过程中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深度的变化具有分段性,即早期速变阶段和晚期缓变阶段。利用缓变阶段的数据分析发现,深度与孔隙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指数关系,深度与渗透率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乘幂关系,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指数关系。只经历机械压实作用的情况下,相同物源、相同分选的砂岩,颗粒粒度越粗,压实作用过程中,压实减孔率越小,最终保存的孔隙越多,砂岩渗透性越好;不同分选、相近粒度的砂岩,分选越差,压实作用过程中,压实减孔率越大,最终保存的孔隙越少,砂岩渗透性越差。不同岩相类型的砂岩,在压实缓变阶段,分选好中砂岩相平均百米减孔量最小,其次为分选好细砂岩相和分选好粉砂岩相,再次为分选中等粗砂岩相,分选差含砂砾岩相平均百米减孔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赵宗溥 《地质科学》1960,3(4):192-192
1955年11月地貭調查所放射能探查車在鳥取、岡山县境的人形山卡附近发現沉积型鈾矿,現称为人形山卡矿山。在人形山卡西南隅的东到东北方,有准平原化的花崗岩基露出,其上盖复有新第三紀的砾岩、砂岩、泥岩及砂岩、泥岩互层,再上有安山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类分布。此第三系最厚可达数百米。鈾矿主要产子第三系基底部砾岩、长石砂岩或凝灰貭砂岩中,形成略呈水平的层状矿体。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21,(1):161-162
九寨沟景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世纪3项国际桂冠,还先后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要湿地、国家5A级景区。8·8九寨沟地震后,笔者有幸参加了九寨沟景区震后地质景观应急排查以及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震后地质变化与重建对策研究工作,通过二次野外现场调查以及与前期已有成果的对比研究,发现九寨沟核心景区"层湖叠瀑"景观中除火花海、诺日朗瀑布、熊猫海3处景观地震后宏观特征变化明显外,其余景观包括树正群海、老虎海、犀牛海、诺日朗群海、镜海、五花海、箭竹海、天鹅海、长海、五彩池、珍珠滩瀑布、树正瀑布、日则保护站大泉等的宏观特征无变化或者变化不明显,其中火花海堤坝垮塌,使火花海景观消失;诺日朗瀑布在中部距顶面3~4m位置形成了二组相互交汇的裂隙,诺日朗群海的水流沿交汇处的裂隙漏失并对瀑布进行冲刷,瀑布崖壁有进一步形成崩塌的危险;老虎嘴—箭竹海之间由于两侧地形陡峭,地震后形成大量的高位崩塌,崩积物大量倾泻于熊猫海,造成熊猫海面积与容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盘县煤田(图1)廿余年的煤田地质工作以及贵州省地层古生物工作队(1977)对该区二叠与三叠系的划分界线没有明确的具体位置。实际工作中有将晚二叠世含煤地层称宣威煤系的,近几年又改称龙潭组的(包括滇东,沈玉蔚,1975)。含煤地层上覆早三叠世早期地层,有沿用滇东“卡以头层”的名称,亦有叫绿色砂岩层和“P·T”过渡层等等。 盘县地区相当“卡以头层”这段地层总厚在70—150米之间,可分上部的绿色砂岩层和下部的粉砂岩、砂质泥岩过渡岩性段。下部一般厚30—40余米,二者在地貌上分界明显,大比例尺填图曾单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