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湛江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的部分基本产品和导出产品以及数值预报,对湛江2010年6月2日出现的暴雨局部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500hPa高空短波槽、850hPa低涡切变线及锋面低槽密切配合的作用产生的,此外暴雨发生前不稳定能能量累积和动力条件为这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黑龙江省地面加密雨量点资料、国家气象卫星中心FY-2E卫星TBB资料和齐齐哈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3年7月2-3日齐齐哈尔地区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相耦合不断给暴雨区高层输送冷干空气和低层输送暖湿空气,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增加聚集,在切变线辐合上升运动触发条件下,暖锋层状云长时间持续,是这次暴雨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在讷河局部弱对流云系发展,云顶TBB在-45℃以下,与高能量区对应,产生了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主要以层状云回波为主,径向速度图上有速度模糊。  相似文献   

3.
王璐璐  贾浩松  刘静 《暴雨灾害》2023,37(2):134-14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4A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6月14日傍晚到夜间豫南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时,850 hPa以上为西南到偏西气流,边界层内冷空气侵入豫南,风场形成了气旋性切变和辐合,过程中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较好,动力强迫主要位于边界层。本次降水可分为两个阶段:14日18∶00—15日00∶00时为对流的触发与演变阶段,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南压到豫南触发了准线状对流,之后辐合线断裂,位于驻马店的东段辐合线进一步南压,对流随之南压减弱,而南阳盆地内风场形成了中尺度气旋性旋转和辐合,对流在此维持;15日00∶00—06∶00为对流的再次增强与维持阶段,随着近地面冷空气再次增强,南阳中部到驻马店西部一带的对流增强并稳定少动。南阳站附近形成了中尺度气旋式辐合中心并长时间维持,利于此处对流不断生成并东移,驻马店西部山地的喇叭口地形对风场的辐合抬升作用也促进了对流的维持。

  相似文献   

4.
利用1×1的CRIB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及百色市188个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对2011年5月11~12日百色市出现的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槽、低层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弱冷空气是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2)在暴雨过程发生前我市上空的不稳定能量和水汽得到一定的积累;(3)...  相似文献   

5.
赵玉春  王叶红 《气象》2005,31(1):13-18
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2002年7月22~23日发生在长江中游的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结合地面加密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1)大别山西侧的暴雨由中α尺度切变线上中β尺度低涡造成,湘鄂交界地带的暴雨由切变线上气旋性扰动造成。(2)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为暴雨中尺度系统形成提供了启动机制:在正涡度平流的作用下,对流层中低层降压产生变压风辐合造成上升运动,低层暖湿气流抬升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爆发形成局地对流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30日皖南山区对流性暴雨成因及漏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面自动站、雷达、FY-2E红外卫星云图,以及Laps等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发生在皖南山区的一次局地、突发性的对流性暴雨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由中尺度地面辐合线和中气旋触发形成的MCS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中高层的干空气侵入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与发展,导致对流性暴雨产生;强降水中心出现在对流云团发展强盛到成熟阶段,落区位于MCS的中心附近或MCS上风一侧、边界光滑整齐的位置;此外,地形阻挡产生强迫上升运动对MCS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加强作用。其次,CAPE值、K指数、SI指数等物理量,以及反射率因子、中气旋、回波顶高、垂直液态含水量等雷达产品的演变对对流性暴雨的发生、发展、结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当出现大于50dBz的强回波,且配合气旋性辐合时,可能出现大于30mm/h的强降水。这次暴雨过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大尺度天气形势配置不是很有利,对中层干侵入的分析不够深入和未能充分运用中小尺度的Laps分析资料等。  相似文献   

7.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采用实测资料对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后认为:除了有利的大尺度条件之外,β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是造成本次强暴雨的最直接原因,这类系统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分析表明,对流层中低层水汽的大量集中以及对流不稳定条件的存在可能对此类系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对其启动的机制作了初步的讨论,认为地形的动力强迫和地面冷锋以及低空急流扰动可能对此类系统的发生发展起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8.11”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云  鲁丹 《山东气象》2000,20(1):49-51
分析了8月11~12日造成鲁东南特大暴雨的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及物理量场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地面的中小尺度流场、散度流场、散度场、能量场;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为9907号热带风暴减弱后与弱冷空气结合,在切变线上重新发展的中尺度气旋。强降水区与地面流场中小尺度辐合中心、散度场辐合中心相吻合,与能量场上的高能中心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降水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结合铜仁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14日夜间发生在贵州省松桃县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局地特大暴雨是发生在中层500 h Pa中低纬"ω"环流型稳定形势下;低层高湿高能环境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地面弱冷空气入侵激发了对流的产生,是产生强降水的触发条件;梵净山地形对气流既有抬升又有增强气流辐合的作用,对流单体不断在其迎风坡产生;雷达回波显示对流回波单体沿着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合并、移动和消亡,出现了明显的列车效应,地面辐合线对对流单体起着组织、加强和引导作用;暴雨区位于850 h Pa暖式切变线南侧、地面冷锋前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北侧,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北侧1~1.5个纬距内是强降水的主要落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风路径数据、FY-2G卫星TBB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7月攀西地区西部高海拔山区的一次暴雨天气成因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山地暴雨过程中,南海季风低压发展形成的热带风暴“木恩”与印度季风低压的低层外围气流在攀西地区西部交汇并显著辐合。同时,地形对低层的暖湿气流存在强迫抬升作用,低层中尺度辐合线的位置和强度与中尺度对流性云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层显著的水汽辐合、中层强烈的上升运动以及低层不稳定能量的维持都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压能、湿焓场与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黄仪方  琚建华 《高原气象》2002,21(2):154-158
通过分析压能场与湿焓场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它们对暴雨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实质上是由于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在本文分析的暴雨仆例中,暴雨过程都与等压能线密集带和等湿焓线密集带有一定联系,在暴雨发生前24h一般有强的正湿焓平流,暴雨主要落区一般出现在平流最强的地方,因此,分析压能场与湿焓场可以获取一些新的信息,这对提高暴雨的预报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AStudyofHeavyRainfallof8-10June,1991overMaharashtra,IndiaA.K.Kulkarni,B.N.MandalandR.B.SangamAStudyofHeavyRainfallof8-10June,...  相似文献   

13.
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05·6"华南持续性暴雨发生前上对流层及平流层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一周,暴雨区域上空对流层顶高度出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日本南部的位涡异常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即我国中纬度沿海一带至日本的高位涡带向华南延伸,使得华南地区上空的位涡升高,对流层顶下降。在环流场中,本次暴雨发生前低纬地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区域的东风与1991~2010年平均值相比偏强偏北,华南地区上空平流层东风场也偏强,平流层低层东风在暴雨发生前第9天提早向下传播;位势高度场中,"05·6"华南暴雨发生前中低纬度100 hPa上的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偏南;华南地区UTLS区域有较强的位势高度场正异常,在暴雨发生前随时间出现两次明显的加强,但在暴雨发生后减弱。南亚高压中心位置的偏移、东风信号的提早下传、高位涡空气入侵华南均有利于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邓雯  田万顺  孙景兰  布亚林 《气象》2004,30(5):12-15
20 0 0年 7月 5~ 6日凌晨 ,豫北和郑州、许昌两地区普降暴雨 ,其中一些站达到特大暴雨 ,利用LASGREM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 ,探讨地形、湿度场、风场对这次降水的贡献。试验结果表明 :850hPa上的湿度对此次降水过程的产生影响最大 ;太行山脉对雨带的走向及雨强中心位置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 ,风场对雨带的分布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2年6月13日重庆区域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中  周毅 《气象》2004,30(5):30-32
通过对重庆西部“6 1 3”区域大暴雨的分析 ,发现此次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高原涡与西南涡耦合 ,结合地面弱冷空气条件下产生的 ,同时对ECMWF和T2 1 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发现ECMWF和T2 1 3的形势预报能力都比较好 ,但T2 1 3的部分物理量要素和降水量预报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郑仙照  寿绍文  沈新勇 《气象》2006,32(1):102-106
对2002年发生在闽东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度和对流有效位能对暴雨的预报有指示意义,暴雨产生在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与高层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和中低层有不稳定能量储存的高能区。在暴雨强盛期,螺旋度呈中低层正值,高层负值的上下配置,最大值位于700hPa。对流有效位能大值区与暴雨中心相对应,对流有效位能的时空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结果对不稳定能量场进行分析表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暴雨产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次区域暴雨过程综合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利用NCEP 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河南省南阳市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中低层的西南涡在高空急流的引导下,沿着河套高压与副高之间的辐合带移出造成的。降雨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对流层中低层,且水汽强辐合出现在强降雨前。随着对流活动的发展,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都向高层发展,湿层明显增厚。在整个降雨过程中,700hPa垂直螺旋度正值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与西南涡的移动和强弱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垂直螺旋度正值长轴区与切变线辐合区相吻合,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西南涡的移动和强度的演变;垂直螺旋度强弱的变化与暴雨强度变化基本一致。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气垂直结构能增强大气的抽吸作用,促进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反之,抑制垂直上升运动,降雨减弱。上、下层负、正垂直螺旋度耦合的结构对暴雨的发生和维持非常有利。在雷达速度PPI上,逆风区的出现预示着局地强降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湖南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NCEP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对2005年6月初湖南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中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均大于周围区域,中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暴雨区位于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强迫的次级环流上升支中,其南北两侧为非地转下沉气流,下沉气流的补偿有利于暴雨系统的维持。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对6小时暴雨落区预报有指示意义。暴雨区位于700hPa湿位涡和850hPa湿相对位涡负值中心附近偏暖湿气流一侧。低层暖湿平流和强上升运动致使低层湿空气辐合补偿、热量上传,利于高层辐散增强,抽吸作用加强低空辐合,促使暴雨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次区域暴雨过程综合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CEP 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河南省南阳市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中低层的西南涡在高空急流的引导下,沿着河套高压与副高之间的辐合带移出造成的。降雨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对流层中低层,且水汽强辐合出现在强降雨前。随着对流活动的发展,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都向高层发展,湿层明显增厚。在整个降雨过程中,700hPa垂直螺旋度正值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与西南涡的移动和强弱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垂直螺旋度正值长轴区与切变线辐合区相吻合,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西南涡的移动和强度的演变;垂直螺旋度强弱的变化与暴雨强度变化基本一致。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气垂直结构能增强大气的抽吸作用,促进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反之,抑制垂直上升运动,降雨减弱。上、下层负、正垂直螺旋度耦合的结构对暴雨的发生和维持非常有利。在雷达速度PPI上,逆风区的出现预示着局地强降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齐义君  周艳军  卢宪梅  李延江 《气象》2004,30(9):F002-F003
利用 1 992~ 2 0 0 1年 1~ 1 2月数值预报、天气图、卫星云图、渤海 4个测站及本区域 4个测站自记雨量、风向、风速等同步资料 ,对秦皇岛市出现的 1 8次暴雨、8次大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探讨了海区风向变化对降水落区的影响。通过 2 0 0 2~ 2 0 0 3年试报Ts值为 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