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北堡油田中区东营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储层非均质性包括微观和宏观非均质性。通过对岩心薄片、铸体薄片、电镜、X-衍射等试验数据以及测井储层评价数据分析,揭示冀东北堡油田中区东营组储层非均质特征为:储层岩石成分复杂,不稳定组分含量高,分选差,含泥沙质结构;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粘土矿物转化现象普遍,成岩变化大;中小孔细喉结构,连通性差,微观非均质性强。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层内纵向上渗透率差异明显,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值较大;层间非均质程度与层内的相近;平面非均质性强,砂体连通性差,有效砂层系数较小,非均质参数在平面上变化大。采用压裂措施,降低储层非均质性,改善储层连通性,可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东辛油田东营组LH断块沉积微相、断层及流体性质等地质因素的复杂性造成储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为了客观表征储层非均质性,不仅需要求取常规储层非均质参数,而且还需要对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参数进行求取,尤其对于夹层必须从识别标准、分类及分布等方面明确其对流体的控制作用,进而进行综合分析,为查明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变差函数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利用地质统计学中变差函数的性质,进行储集体大小的预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华北油田得到了应用,通过地质验证,方法是可行的,它为储层非均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河流相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霞飞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26(4):357-364
近40年来,通过现代河流研究和多学科结合,河成相模式已由最初的点沙坝侧迁模型发展成今日的16种相模式,同时研究方法亦由单纯的垂向相序分析,发展成大露头三维研究,识别出可与现代复合坝比拟的构型要素,从而建立相模式,该文对此作了一简要回顾与评述,然后介绍一个密西西比河曲带的6级储层非南性和一个辫状三角洲储层质量之受控于沉积因素。文章指出,研究者应针对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构型要素,以更好地认识古河流,河 相似文献
8.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解释成果,对切16井区E1+2油藏各主要含油小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和非均质系数)进行了计算,结合昆北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了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切16井区各小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方法——参数差值平面分布法,对切16井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方面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16井区储层非均质性整体上较强,其中,层内非均质性中等,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制约本区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本次研究可以为昆北油田下一步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储层的非均质性决定了油层的产能.注水的效果和石油的最终采收率.非均质性评价参数的选取以及综合各类地质信息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GIS的储层非均质性灰色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和分析储层非均质性评价参数,将灰色评价方法与GIS(Geographical Info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功能集成,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已有的地质信息,分析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利用该方法可实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一体化评价.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家沟组五段一层(马五1)缝-孔洞型含硬石膏结核和细晶的粉晶白云岩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的主力产层,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已成为影响勘探和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着重研究了马五1沉积、成岩作用以及古潜沟的形成和空间展布,认为沉积相、成岩相和古潜沟是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指出盆缘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沉积微相和渗流白云石粉砂半充填溶膜孔的粉晶白云岩成岩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相,相对的岩溶高地-斜坡是有利的储层保存区。提出了适合本区的储层地质预测方法——叠图法,对指导勘探和开发生产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中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内因。进行储层非均质研究,对查明油藏剩余油分布、采取合理注采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以吉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为例,采用隔夹层识别对比、沉积微相分析、地质统计学系数和劳伦兹系数方法分析了层间、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发育3套稳定隔层,据此可划分为3套开发层系; 夹层在各单砂体中比较发育,应将夹层分割的注采井归为不同注采井网; 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影响明显,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的非均质性最强; 地质统计学参数和劳伦兹系数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10个单砂体均为极强的非均质性,统计学参数往往偏离强非均质标准甚远,而劳伦兹参数值分布于0~1间,更能直观定量的表现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弱。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的动态演化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规律意义重大。扶余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综合含水率已超过90%。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该油藏,调动剩余油潜力,有必要针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取不同含水期密闭取心井的物性、薄片、电镜、压汞及粒度等分析化验资料,通过详实对比分析储层不同含水期的物性和非均质性变化特征,得到了储层高含水期非均质性相关参数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扶余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随含水率上升而逐渐减弱,呈现出由低含水期的中孔、中渗储层向高含水期的中高孔、中高渗储层演化趋势;注水开发对孔隙半径影响较小;储层碎屑颗粒在低含水期以接触式为主,中高含水期转变为孔隙-接触式、接触-孔隙式接触,高含水期以孔隙式接触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大庆油田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φ)、泥质含量(Vsh)、粒度中值(Md)、束缚水饱和度(Swi)等资料,借助BP网络对渗透率进行预测,对该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半定量研究,认为大庆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PI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经对葡萄花油层组PI1-PI4系统研究(PI表示葡萄花油层组一段;PI1为次一级分层,以下名称类推),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I2a、PI3、PI2b、PI1、PI4;层间非均质性在PI3 和PI4间表现得最强,其它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秩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在层序地层等时框架内,定量研究体系域内砂、砾岩储层的纵向变化特征,建立体系域内5种储层非均质定量模式.由于沉积环境,沉积物供给,所经历的构造、成岩演化等方面的差异,储层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工区内沙3段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层序,其中,1层序中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弱非均质性储层,Ⅴ、Ⅱ层序中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中等非均质储层,其余各层序体系域储层主要具强非均质性.总的来说,河流作用相对较强的高水位体系域,储层较水进体系域,储层的物性非均质性要强,最大洪泛面也是物性、非均质性转换面。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岩石物性、铸体薄片及压汞分析等资料,结合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等特征参数,分析研究了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区带平湖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储层分类和评价,并以渗透率为主线,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述了在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经过水驱之后,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同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与剩余油富集带有联系的强非均质性区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部位,也是油田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