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摘除中华绒鳌蟹眼柄对其肝脏结构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分成两组,即摘除眼柄和对照组。摘除眼柄使中华绒鳌蟹肝脏中B细胞明显增多,F细胞和E细胞减少,促使肝脏物质的分泌和肝脏中储存的物质向精巢转移,对肝脏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摘除眼柄对中华绒螯蟹精巢发育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摘除眼柄对中华绒螯蟹精巢发育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分成两组,即摘除眼柄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对照组粗巢内生殖细胞种类多,各期的生殖细胞都有,与之比较,实验组的种类少,只有精子期细胞,说明摘除眼柄可促进精巢发育,加快精子的形成,并使精巢发育同步化,摘除眼柄对精巢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华绒螯蟹性早熟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大水体高产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Eriocheur Sinensis)俗称河蟹、毛蟹,为高等甲壳动物。中华绒螯蟹适应性强,价值高,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增养殖对象,也是水产品中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中华绒螯蟹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为14%,脂肪为5.9%,碳水化合物为7%,每100g蟹肉中维生素含量高达5960个国际单位,热量5.6×105J。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发展较快,苗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故人工育苗的产量急需提高。中华绒螯蟹育苗共分六期(Z1,Z2,Z3,Z4,Z5及大眼幼体),1998年,河蟹大水体人工育苗在注重高科技的前提下,使Z1变态Z2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Z1到Z4的成活率达到66.7%,Z1到M(大眼幼体)的成活率达到31.4%,单位水体出苗量8.94×104只/m3,出池的大眼幼体单位数量为7.84×104只/500g。  相似文献   

4.
鲍鹰  刘军  林少军 《海洋科学》1999,23(1):55-58
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培养中华绒螯蟹离体胚胎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不仅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速度,而且通过影响水中真菌的繁殖间接但明显地影响胚胎的存活率。光照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不明显,用0.05 ̄0.1mg/L的孔雀石绿、2 ̄8mg/L的亚甲基蓝,20 ̄50mg/L的福尔马林或3 ̄5ml/L的制霉茵素都能有效地抑制水中真菌的生长,在无真菌感染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在4 ̄8℃保存离体河蟹胚胎60d,孵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仔蟹维生素E营养需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酪蛋白、明胶,糊精和去维生素E的鱼油为原料,配制成等氨等能的半纯化基础饲料,每100g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0,10,20,40,60,80mg制成试验饲料,对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和后继仔蟹进行了为期25 d的饲养试验,探讨了VE对大眼幼体和仔蟹生长,存活、蜕皮的影响和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20mgt 40mgVE时,Ⅲ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均较高,分别为436.065,51.17%和2.54和487.61%,61.50%和2.58,而VE缺乏组,同期仔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蜕皮频率最低,仅分别是264.94%、26.17%和2.21,但是当每100g饲料中VE的添加量提高到80mg时,仔蟹的上述三项指标,不但没有随之升高,反而明显下降,并与VE缺乏的对照组相接近,表明VE添加过量,也会抑制仔蟹的正常生长,存活和蜕皮。VE对仔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存活和蜕皮是必需的其适宜添加量为每100g饲料中添加20-40mg.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等地采集中华绒螯蟹五期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对其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表明:各期幼体消化道平均全长分别为0.912mm,1.332mm,1.628mm,1.998mm,2.221mm和2.644mm;胃在Z1中呈椭圆形,到Z3方才明显分化成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至于贲门胃内的研磨结构和幽门胃内的滤器则要到大眼幼体才完全形成;在各期幼体中,中肠均是消化道最发达的部分肠壁细胞呈圆柱状;肝胰管和中肠前盲囊在Z1中出现,而中肠后盲囊却要到Z2方才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和华东师大培育池,采集中华绒螯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五期溞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结果表明,Z_1和Z_2中肠上皮细胞呈椭圆形,Z_3以后逐渐转呈柱状;细胞游离面密生微绒毛,毛的基部具微纤丝。早期幼体阶段的中肠上皮细胞中,还另有囊状细胞和有分泌颗粒的细胞;上皮细胞中具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其它胞器。根据这些细胞的结构,可见中肠具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渗透调节的功能。除上皮细胞外,肠壁还有基膜、纵肌层和环肌层。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周期的组织学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于1989-1990年,用组织切片技术,结合外观特征,在光镜水平对浙北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周期进行组织学、细胞学观察,并对从卵原细胞增殖到卵母细胞生长、卵子成熟及卵巢退化、重新发生等进行系统观察研究。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可以观察到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相为成熟卵的标志,并以此标志将卵子发生分成四期、卵巢发育分成VII期。结果还表明,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成熟时间因所处的地理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浙北地区雌蟹促产怀卵的最佳时间是3月份并延至4月上旬;卵子必须借助海水及交配活动刺激才能达到成熟;因故无法产卵或一直生活在淡水中的成熟雌蟹其整个卵巢即退化,退化卵巢亦能重新发生,新生卵子的形态、发育时序与首次等待青春期蜕壳的蟹一致;孵后母蟹不仅能继续蜕壳生长,其卵巢也能重新发生,新生卵子的形态、发育时序如前一致;但在卵巢结构上彼此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以相应引物 PCR扩增了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 I亚基基因 (COI)片段 ,PCR产物经 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克隆、测序 ,得到 70 9bp的碱基序列 ,其 A,T,G,C含量分别为 34.4 1% ,2 7.93% ,2 0 .0 3%和 17.6 3%。并比较它与珠江流域中华绒螯蟹 COI序列和日本绒螯蟹 COI序列的差异 ,发现黄河口中华绒螯蟹与珠江流域中华绒螯蟹 COI序列完全相同 ,而与日本绒螯蟹差异非常明显 ,70 9或 6 5 8(不计引物 )位点中核苷酸差异数为 32 ,核苷酸差异率为 4 .5 1%或 4 .86 % (不计引物 ) ,其中 2 5个位点为转换 ,7个位点为颠换。作者倾向于支持存在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 ,或它们为同一种的两个地理亚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首次应用膜片钳技术 ,通过监测细胞膜电容变化的方法实时测定去极化电刺激诱导的单个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甲壳动物高糖激素 (CHH)的胞吐分泌活动。结果表明 ,膜电容检测法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胞吐分泌活动的监测 ,在细胞的分泌过程中清晰地记录到膜电容的增加。膜电容的增加与去极化时间相关。去极化2 0ms,细胞的膜电容开始增加 ;2 2 0ms的去极化诱导细胞分泌CHH达到饱和 ,膜电容增加约(5 2 1± 3 6 )fF(n =5 )。不同幅值去极化电压诱导细胞分泌活动监测结果表明 ,只有当去极化电压超过钙离子通道激活阈值才会引起细胞膜电容的增加。这一结果提示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为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分泌。  相似文献   

11.
中华绒螯蟹幼蟹维生素C营养需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每100g等氮、等能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400,800,1 000mg维生素C(Vc)多聚磷酸酯(LAPP),用这样配制成的试验饲料饲喂已淡化5d的河蟹大眼幼体及后续幼蟹25d,探讨Vc对大眼幼体和幼蟹生长、存活、蜕壳频率及抗逆性的影响,同时探明幼蟹对Vc的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Vc添加量为100~400mg/100g时,可以保证幼蟹正常生长、存活和蜕皮,尤其以投喂添加Vc200mg/100g(C2组)和400mg/100g(C3组)饲料的Ⅲ期幼蟹增重率、存活率和平均蜕皮频率较高,其中C2组(上述各指标值)分别为516.18%,62.83%,2.58,C3组分别为458.89%,66.17%,2.61;饲料中缺少Vc时(如C0组),Ⅲ期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平均蜕皮频率最低,分别为265.31%,26.67%和2.26.饲料中Vc的添加量达到800mg/100g(C4)和1 000mg/100g(C5)时,幼蟹的蜕皮反而受到抑制,平均蜕皮频率降低,蜕皮周期延长,且存活率降低,到Ⅲ期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和平均蜕皮频率在C4组分别为355.7%,31.33%,2.39,在C5组分别为307.53%,28.56%,2.19.此外,各处理组幼蟹对抗逆性影响的试验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饲料中添加Vc能提高幼蟹的耐低氧能力和耐pH突变能力,而对耐盐度突变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为保持幼蟹良好生产性能,饲料中添加的Vc?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度为14—19‰的人工海水中,温度20—25℃条件下,189只平均体重100g的抱卵亲蟹产蚤状幼体4025万只。布苗密度为50—100万只/m~3为宜。必须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人工饵料以单胞藻和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主,可适当加喂蛋黄。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式对15℃孵育的中华绒螯蟹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三倍体,通过抑制第一次卵裂对18℃孵育的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四倍体,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使用CB,6-DMAP和KCl三种试剂对受精卵处理,发育至囊胚期检测,获得的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依次是49.1%,51.7%和77.5%,获得的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依次是50.3%,54.9%和79.8%.使用KCl试剂对抱卵蟹诱导处理,孵出潘状幼体检测,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85.3%,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27.3%.克服了以往三倍体诱导中离体培养的困难,首次获得了中华绒螯蟹三倍体潘状幼体,并极大提高了潘状幼体阶段四倍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以正常样品作对照,对患颤抖病的中华绒整蟹不同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旨在为颤抖病病原的确定及诊断等提供参考,同时期望加深对河蟹发病机制及死亡过程的认识。结果表明,患病河蟹的鳃、心脏、肝胰腺、腹节神经等组织器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浊肿、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结合前人的研究,推测鳃、心脏、肝胰腺、腹节神经是病原体感染河蟹的主要靶组织器官;河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鳃、心脏、肝胰腺组织发生了严重病变,使其功能遭到破坏,这可能是导致河蟹发病死亡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华绒螯蟹亲蟹的选择,促产以及亲蟹培育,幼体培育,环境控制,饵料投喂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朱小明 《台湾海峡》1997,16(4):465-467
本文镜检了1994,1995年5,6月采自福建莆田黄石,闽江口的海洋蟹类大眼幼体,初步提出绒螯蟹属与同科几属大眼幼体的区别及绒螯蟹属大眼幼体鉴别方法,并区别出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字纹弓蟹,相手蟹和厚蟹的大眼幼体。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中国著名的淡水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80年代以来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河蟹众多病害中,颤抖病是最为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此病又称抖抖病、环爪病、宽爪病、抖脚病等,因发病时病蟹步足呈间歇性痉挛状抖动而得名。河蟹颤抖病为爆发性疾病,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现阶段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防伪技术准确性差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蟹背壳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分割出具有唯一性的中华绒螯蟹背壳图像,用SURF算法提取特征点,然后使用双向FLANN算法与数据库中保存的特征点匹配,以匹配点与最近欧式距离和次近欧式距离匹配点的位置关系作为...  相似文献   

20.
将金属盐法与光镜、电镜技术相结合,研究中华绒螯蟹精子形成过程中酸性磷酸酶分布的变化。研究表明,在精子形成的早期,酸性磷酸酶由细胞质中的内质网小泡上产生,随后出现在细胞核内、顶体囊膜上及顶体管内,并且反应产物逐渐由分布均匀的细密颗粒聚集成分布均匀的较大的颗粒;当精子成熟后酸性磷酸酶均匀分布在顶体管中,反应产物颗粒比较大,穿孔器部分发现有少量酸性磷酸酶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