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东亚地区气候以及夏季风主要环流系统成员年代际变化的观测特征、数值模拟及其可能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数值模拟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天气、气候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区的气候模拟有着很强特殊性。气候模式是研究和探讨干旱区形成物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干旱气候数值模拟和试验的研究与进展.总结和评述了陆面过程中地表反照率、土壤湿度、植被状况的参数化和对气候的影响.讨论和阐述陆面过程在气候模拟中的重要性。对干旱区的气候和天气灾害的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作了一些评述,并对干旱区数值模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指出干旱区陆面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干旱区陆面参数的标定,是改进干旱区气候模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植被对环境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思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植被对环境气候影响的基本思路。气候模式中植被作用的模拟思路分为考虑植被的物理特性、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三类,按照三类过程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数值试验的进展及主要结论,评论了各类研究思路的不足和局限,提出今后可能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气候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是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提高短期气候预测与科学决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基于气候模拟的动力诊断技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缺乏支撑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的中试平台.为此,通过集成多种现代计算机通信协议、可视化编辑和气象数值计算等技术,研发可视化交互气候动力诊断和分析系统(Climate Dy...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 II.GCM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类似大气环流模式比较计划(AMIP)的数值模拟,将实际观测的海表水温(SST)资料引入模式进行40多年的数值积分,得到长时间的大气环流模拟结果。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无论是大气中的主要涛动和遥相关型,还是重要大气环流系统都极为清楚地存在着年代际变化特征,包括10~20年准周期振荡和可能的30年以上的准周期振荡;而且上述主要环流系统的形势及其年代际变化大都与实际观测资料所给出的结果相一致。顺便分析中国东部气候的模拟结果,年代际变化特征(包括60年代的气候突变)也很清楚,并同大气环流变化配合十分合理。结果也表明,同研究季节和年际变化一样,大气环流模式(AGCM)数值模拟也是研究大气环流和气候年代际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庆阳  胡英 《气象科技》2000,28(3):62-64
文章介绍了日本气象研究所利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中尺度天气、台风、气候和海洋变化等进行数值模拟的现状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7.
使用近10 a气温降水资料,采用CCCma、Ccsr、Gfdl、Csiro和Hadley海-气数值模式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和4市平均的2000、2009年平均气温变化进行模拟预报,对模拟结果进行气候态方法检验。结果表明,部分气候模式模拟的气温气候预报检验达到可信的程度,可以使用其结果作延伸预报;2010-2050年气候模拟预报结果表明未来的40 a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1.1℃。  相似文献   

8.
小冰期气候研究回顾和机理探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古气候学中利用代用气象资料对小冰期气候重建的研究结果,归纳出小冰期时期全球气候特征及东亚季风区域气候特征,分析了小冰期气候形成的可能原因,介绍了国外有关小冰期气候成因的数值模拟现状,并对未来模拟工作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第20届气候诊断年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1995年10月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第20届气候诊断年会,着重讨论了如下8个问题:气候变暖,ENSO影响,全球降水分析,年代际气候变率,ENSO预测,数值气候预测,统计气候预报及气候模拟。  相似文献   

10.
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近百年至千年的气候变化和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强火山喷发可造成平流层4℃以上的增温和地表年、月平均温度约0.4℃、1℃的下降。地表温度下降的时空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特征(包括喷发位置、季节、强度等);海陆分布;火山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由直接辐射强迫引起的经向潜热输送的变化等等。同时还回顾了1991年皮纳图博喷发的有关研究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中下垫面作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永甫 《大气科学》1993,17(3):283-293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数值模式,对下垫面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共做了两个均一土壤下垫面试验和一个非均一土壤下垫面试验.结果表明,东半球夏季季风气候区的基本气候特征,主要是由海陆分布和大地形的影响所产生.但是,细致的气候特征却受下垫面土壤物理性质和初始湿度的很大影响.而且,通过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除对本地区天气气候产生影响外,还会影响周围地区.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形成很可能是长期受到海陆分布及高原地形所造成的基本气候场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对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用Nju-PσM的数值试验, 研究了包络地形和地形重力波拖曳作用对7月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发现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作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的模拟性能, 使模拟结果更符合气候实况.  相似文献   

13.
Gate.  WL 苗峻峰 《气象科技》1994,(1):25-30,F004
大气模式对比计划是一项国际性的尝试计划,用来确定真实条件下大气模式的系统性气候误差,要求做1979-1988年十年的气候模拟(以观测的月平均海表温度和海水分布作为边界条件)。大气模式对比计划由数值试验工作组织织,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贡献,在模式性能的主要检验和对比中,大气模式对比计划须包括国际大气模拟团体的参加,除了月平均输出变量之外,每个参与大气模式对比计划的模式将产生逐日的历史善,劳伦期.利弗莫  相似文献   

14.
水稻气候生产力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稻气候生产力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杂交水稻种植区18省165站30年逐旬光温整编资料,模拟并分析了早、中、晚稻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气象原因;利用模糊聚类分析,进一步对我国水稻种植区域作了气候生态类型区划,结果早季稻划分为七个类型区,中季稻和晚季稻可划分为六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气象研究动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迎春  梁旭东  苗世光  李炬  孟燕军  CHEN Fei  刘伟东 《气象》2012,38(10):1232-1237
基于近年来城市气象观测与模拟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城市气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城市气象数值模拟、新观测技术及同化应用、观测与数值模拟互动、城市化对天气气候影响机理、城市气候资源利用与热岛效应减缓措施,以及城市化对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了城市冠层模式发展、城市水文过程及城市降水、城市边界层及其他模式物理过程和模式评估等方面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森林下垫面陆面物理过程及局地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基于大气边界层和植被冠层微气象学基本原理 ,建立了一个森林植被效应的陆面物理过程和二维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并应用该模式进行了植被和土壤含水量等生物和生理过程在陆面过程和局地气候效应方面的数值模拟试验。所得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结果表明 ,应用该模式可获得植被温度、植被冠层内空气温度、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 ;森林下垫面大气边界层风速、位温、比湿、湍流交换系数的时空分布和日变化特征。该模式还可应用于不同下垫面 ,模拟陆面物理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局地气候效应的研究 ,这将为气候模式与生物圈的耦合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球海一陆一气耦合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的大气分量进行了发展,主要是提高模式的分辨率。水平分辨率由原来的菱形15波截断(R15)提高到菱形42波截断(R42);并用实际的海温、海冰为外强迫积分模式10年,将积分结果与观测资料比较以检验模式的气候模拟性能,重点是检验全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从检验结果看,分辨率增加后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全球气候的主要特征,多种要素场的季节变化与观测也一致;对EI Nifio的响应特征也有很好的反映。但与其它气候模式一样,也存在一些误差。对结果的分析表明,云、辐射方案影响模式的能量平衡,进而影响陆面系统的模拟及降水的分布: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模拟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7-2006年8km空间分辨率的AVHRR/NDVI,得到了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具有相同分辨率的植被覆盖度时间序列,并用其替代RegCM3模式中默认的植被覆盖度,对黄河源区主要气候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使用卫星遥感估算的植被覆盖度,模拟的黄河源区气象台站月平均气温更接近实测值,局地降水量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当努力用统计学理论,使统计气候学发展为气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因为统计气候学在气候数值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为重要。气候学和天气学的数值化理论与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异。短期的天气变化可主要依据确定性动力方程对高层天气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而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应主要依据随机动力模式为宜,因为气候变量是随机变量。在气候应用方面只有地面气候变化规律最为重要,而且长期(逐年、逐月、甚或逐日)气候时空各种变化特征、分型分类以及分区长期预报,也正是统计气候学研究的任务,所以气候学数值化的任务应以统计气候学为主…  相似文献   

20.
紧致平方守恒格式的构造和检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季仲贞  李京  王斌 《大气科学》1999,23(3):323-332
为了适应气候和环境数值模拟的需要,本文在原有的显式平方守恒格式和紧致差分格式的基础上,研究构造出高阶紧致的平方守恒格式。文中给出格式的具体构造方法,也给出格式平方守恒性的严格证明。具体算例的计算表明,新构造的格式既提高了计算精度,又有良好的计算稳定性,并且适合推广应用于众多的大气、海洋和环境问题的数值模拟和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