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地震学、地震复发性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25年中,地震地质学家和古地震学家们在确定单个古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方面取得了重要信息。全球大部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都短于地震轮回长度(发生一次会释放出某个地区长期累积的平均地震  相似文献   

2.
古地震资料要在地震中长期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减小古地震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古地震发生年代的确定是最大限度减小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得到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古地震事件年代,除正确地选择测年方法外,正确的采样方法和事件年代确定技术尤为关键。在几种主要测年技术中,优先采集碳十四(14C)测年样品、释光样品采集搬运过程有充分"退火"条件的物质、铍十(10Be)样品应采集各种干扰因素较少的样品、依据构造运动属性选择适宜的采样位置、用序列样品限制事件年代等,是正确采集测定事件年代样品的技术要点;用地层年代限制的事件发生年代宜用区间值、有多个可信样品年龄值时应用年轻样品的年代数据,是确定单一地点事件发生年代的基本原则;而包括逐次限定法、Z统计法、年龄分布曲线重叠法、事件窗法、年龄分布曲线权重重叠法在内的时间对比法,以及空间对比法是断层或断层段多个测年地点事件年代估计的主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南加州,地震灾害评价所面临的严重障碍是:如何描述远离已知主断层且历史地震活动和古地震数据不足地震的可能性。本文试图通过产生融合了地质学、古地震学、空间测量学、观测地夺学及合成地震活动性等学科信息的地震灾害的“主控模型”(master model)图,以填补地震统计学的空白。目前的模型认为,在南加州大约地夺矩释放的40%会发生在远离主断层的广阔分散地区,其结果是:在一个 30a的时间内,几乎在从太  相似文献   

4.
甘肃古浪、景泰活断层上的树木地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斌  刘百篪 《地震地质》1995,17(2):139-147
在树木地震学测年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沿古浪活断层西段鉴定和评价了数百棵树。对树木生长速率及年轮比率低值偏离的3种类型进行了有效的识别。结果表明:断崖上被破坏的青海云杉中,记录的结构和生长速率异常,可以归因于1927年5月23日古浪8级大地震的影响。从而为古浪地震断层的判定提供了准确的年代证据。并将前人认为的古浪地震断层位置向冷龙岭北麓南移了30余公里。用该方法在老虎山活断层上对1888年11月2日景秦61/4级地震破裂带定年,再次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由青海省地震学会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古地震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讨论会于1997年6月8日至13日在西宁市召开。会议主要交流古地震研究和利用古地震研究结果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进展和最近研究成果。古地震学是地震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古地震学在地震灾害评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为大中城市及厂矿建设的规划发展和地震减灾做出了一系列的典型成果,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在古…  相似文献   

6.
断层崖地貌年龄确定——古地震研究的新动向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别可能产生地震的断层,在评价地震灾害和危险性以及进行地震预报研究方面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课题.由于活断层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潜在能力,因而无论从地震活动性或工程稳定性都在推动活断层研究的发展.对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区而言,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主要困难在于不了解潜在的破坏性地震的复发间隔.由于过去的地震事件常以断层作用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因而近期在通过地质现象识别古地震事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良好的条件下并能较准确地确定事件的复发间隔以及断层的平均滑动速率.研究古地震的方法大体可分地质方法和地貌方法两类.在活断层地震活动性的地质研究方面,广泛应用探槽技术和年代测定研究断层的活动史及其相应的古地震史,能满意地揭露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Sieh在圣安德列斯断层巴雷特溪上的研究具有令人鼓舞的代表性.在地表出现由于地震事件所形成的断层崖时,它们提供了古地  相似文献   

7.
尽管缺少可信的确定性地震前兆,但地震学家通过对地震丛集属性日渐精确的理解,已经获得了地震活动的重要的预测信息。在过去的15年间和较大的地震序列期间,公众可以近实时地得到基于一般短期丛集模型并与时间有关的地震概率。这些预报描述一个给定震级主震之后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平均概率和数目,但并不适合于当前特定的序列和不包含可能的余震位置信息。我们的模型在两方面依赖于一般的预测模型的基本原则:它以强地面震动概率表述预测,并将一个现有的基于断层数据和历史地震并与时间无关的发震模型,和描述与时间有关的区域地震丛集的渐增的复杂模型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在加州任何地方未来24小时强震动概率随时间变化的地图。我们的地震危险性建模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较好地理解随时间变化的地震危险性,并增加它对公众、应急决策者和媒体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方法是最近10a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将已获得的定量地质资料运用于活动断裂中—长期地震潜势概率评估的方法,从而使得在缺乏历史记载或仪器记录资料,但已获得断层平均滑动速率、同震位错、古地震年代序列等资料的活动断裂段上评估未来的发震概率成为可能。在定量计算活动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过程中,作为输入参数之一的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概率计算的结果。对研究断裂上已获得的历史地震资料(H)、地质资料(G)和古地震资料(P),笔采用了时间可预报(T)和准周期(Q)两种模式分别计算其平均复发间隔,比单一的只假定一种复发模式计算更具有完善性和可靠性。在叙述该方法的同时,以西秦岭北缘断裂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断裂上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西秦岭北缘断裂未来地震潜势作了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刺儿沟古地震剖面上不仅保存了地震活动的崩积楔遗迹,还发现多层炭屑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铁渣、陶片等遗物,文中运用14C测年法和经红外释光照射后的绿光释光测年法(Post-IR OSL)分别对剖面上的炭屑、烘烤黏土、沉积物等样品进行年龄测定和比对,获得了各炭屑层和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测定的人类活动遗迹年代与海原周缘历史记载的强震发生时间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刺儿沟人类活动遗迹的形成可能与历史地震无关,过去以炭屑年代作为地层年代来限定古地震发生的时代,建立的古地震事件时序的结果可能不正确,上述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海原断裂带的强震复发规律和海原地区考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天然或人为干扰产生的局部脉冲式噪声影响,使得地震预警系统出现误报。为减少此类问题,我们利用美国南加州和日本的30万条地震波形记录,训练了一个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用于识别P波初至特征。我们将GAN判别器作为自动特征提取器,并利用70万条地震事件和噪声波形记录训练了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辨别99.2%的P波和98.4%的噪声信号。其优越的性能有望极大地减少因局部脉冲式噪声而造成的误触发数量。我们的研究表明,GAN判别器能获取简洁有效的地震波形特征,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学研究。小结地震预警系统受到脉冲式噪声信号的干扰(非真实地震信号),有时偶尔会出现误触发的情况。这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公众恐慌。本文利用机器学习工具判别波形是由地震产生的还是由局部噪声源产生的。我们通过利用美国南加州和日本大约70万条波形来训练算法。研究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识别99.2%的地震和98.4%的噪声。该方法可以减少大量的误报,能显著改善地震预警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地震记录信息开发利用讨论会是第二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确定的一项学术交流活动,原计划于1990年召开,后因要与第三届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时举行,故于1991年12月上旬在海口市召开。在讨论会上交流的论文共25篇,其中有11篇是中青年学者的论文。交流论文的内容涉及对地震记录信息的多方面开发利用,我们可把它们大体分为下列三个方面:(1)利用地震记录信息研究震源陈运泰系统地论述了地震矩张量及其反演;陈培善报告了根据地震记录研究地震能量、环境应力、地震效率以及地震能量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随地  相似文献   

12.
背景噪声成像技术是21世纪以来地震学研究最为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之一.该方法不依赖于天然地震事件的发生,利用连续地震记录中普遍存在的"背景噪声",通过不同台站对间连续时间信号的互相关来提取经验格林函数并用以进行地下介质结构成像研究.与传统的天然源地震探测手段相比,背景噪声成像技术从随机场源信号中提取介质结构的信息,具有成像...  相似文献   

13.
陆远忠 《地震》1992,(4):77-78
刘文龙与笔者已在“地震学预报方法深入攻关的建议”(国际地震动态,1990,9)一文中,较全面地提出了今后几年值得深入研究的预报地震的地震学方法的某些课题。本文仅就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如何推进地震学预报方法的定量化方面,发表一些浅见。 1.地震学预报方法的基础是来自地震事件的记录,包括地震目录、地震波记录和地震波的传播。它  相似文献   

14.
IASPEI/UNESCO历史地震图和地震工作小组与历史地震图缩微计划地震图含有震源和地球内部构造的大量信息,是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地震图是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仪器类型、记录格式不尽一致,资料的保管和使用也不统一,这些都给地震学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时常是为了得到一张重要的地震图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随着地震学的发展,台站仪器标准化,地震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两位地震学家通过对记录到的数千次微小地震进行分析后 ,发现了一种跟踪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微小地震的方法。当某个不知名的发震断层上的张力达到断裂点时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些警报。据《科学》杂志 1 999年 7月 3 0日报导 ,两位地震学家共研究了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的加州帕克菲尔德附近记录到的约 60 0 0次小地震。圣安德烈斯断层穿过帕克菲尔德的那段断层是世界上被研究得最充分的断层之一 ,因为该断层每隔数十年就会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强烈地震。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麦克埃维利 (Thomas V.Mc Evi…  相似文献   

16.
地震监测系统有集中式记录系统,也有分散式记录系统,它们各有优缺点。警报系统必须把数据遥测发往记录中心。然而,对一些应用来说,将两种方式的优点加以结合将是最佳的选择。一次大地震发生后,地震的位置和震级对应急权威机构和大型建筑如大坝或电站的拥有者来说用处有限。他们更关心的是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做什么。这些有用的信息应尽快提供出来,最好在地震后几分钟内。由地震学家提供的灾害信息(地震的位置、震级和衰减)与由权威机构提供的易损性信息(财产的位置、易损性和重要性、任务和优先级)相结合来确定以强度估计地震的影响和以优先顺序排列的任务表。此系统还可以用于对用户进行有关地震可能影响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正古地震的年代确定是重建强震活动历史、预测未来地震趋势的重要依据,对于地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用于测定古地震事件年龄的方法和技术多达10余种,释光方法是其中常用的一种。释光测年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种适用于几十年至十万年的沉积物年龄测定技术,通常可获得与独立年龄相吻合的结果。然而,这些技术在地震相关堆积物中的应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震学     
引言 在众多学科中,地震学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共同努力而受益最多的一门学科。在地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就已经得到了认识。19世纪晚期仪器记录的出现使得合作的必要性更为明显,对于地震学家来说,以下两种途径的合作是必要的:在实践方面,交换在不同国家所取得的地震记录,来确定地震发生的可靠位置;另外,地震学家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和科研成果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编辑的国内外地震学界的重大事件,包括1966年到1980年期间的地震方针规划,地震学术会议,地震机构,较大地震事件,地震预报理论,地震观测,地震灾害,地震法律和法令及国际地震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古海啸研究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明确证实仅靠历史记录难以显示海啸的危险性。长期地质记录为评估海啸危险提供了更多信息。海啸遗留的沉积证据有助于评估过去洪水的水位深度和速度,估计源头位置,以及帮助了解海啸是如何影响滨海地区的生态和地貌。过去的沉积可以估计历史海啸的次数和重复周期。这些信息对于减轻未来海啸的影响和减少其带来的可能损失具有指导作用。古海啸研究引起了地震地质、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地貌学、海洋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地震学、海岸工程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科学家的兴趣,并可能导致不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