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13年8月10日东部农业区出现了冰雹天气过程,大通13时16分至13时25分出现了冰雹,冰雹最大直径为14mm,乐都17时35分出现了冰雹,冰雹最大直径在45mm,互助18时38分出现了冰雹,冰雹直径达10mm。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5-2007年5—9月榆林雷达站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榆林市境内的冰雹灾情资料,对其中的14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重点考察冰雹产生过程中冰雹云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图上的演变特征。通过对地面降雹资料和相应的雷达产品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榆林新一代天气雷达对责任区内的冰雹预报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冰雹云识别指标为:强反射率因子区(回波强度≥50dBz)在-20℃层高度附近及以上,且强回波强度越强,高度越高,愈有利于大冰雹的产生;反射率因子剖面图上出现有界弱回波区(BWER)或弱回波区(WER),区域的大小影响降雹的持续时间和冰雹的大小;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的大值区(≥40kg/m^2)代表降冰雹的潜势,VIL值越大。降大冰雹的潜势越大。三体散射现象可作为冰雹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榆林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07月12—13日连续两天局地强冰雹天气分析,结果表明:7月12日阵风锋在移动过程中的强迫抬升作用触发对流,地面附近的偏东气流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起到了积极作用;7月13日地面温度升高本地湍流触发局地强对流天气;三体散射是强冰雹天气预报、预警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4.
11996年榆林地区冰.雹天气气候概况1996年是榆林地区发生雹日17个,34县次,其中区域性冰雹2次,造成灾害的5次。多雹时段在6月下旬~7月中旬。其中7月9日~14日持续6d,是历年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冰雹过程。1996—06—26,神木、佳县、横山、绥德、子洲、清涧等县降雹,子洲境内冰雹最大直径40mm,该县成灾面积4220ha。2冰雹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雷达回波分析2.1天气形势分析影响榆林地区冰雹天气的环流形势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西北气流型,另一种为蒙古低槽或低涡型。2.1.1西北气流型。此型是造成榆林地区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三日十四时四十五分至十六时四十分,我区余姚、鄞县、镇海三县十个公社以及宁波市(郊区),自西向东先后遭受冰雹袭击,降雹时间半分钟至五分钟,冰雹大小如同黄豆(最大1.8cm)。这次降雹虽波及面较广,但由于降雹时间短,以及伴随冰雹没有出现雷雨大风等剧烈天气,故灾情不明显。本文从天气形势及强对流天气发生条件等方面,对这次冰雹过程作了粗浅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照以往降雹实例,寻找一些规律,供今后预报冰雹参考。一、天气形势背景分析在500mb图上,途经高原东部分裂的低  相似文献   

6.
冀东地区冰雹云多普勒雷达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莎  沙勇  宋金妹  裴宇杰  吴林林 《气象》2019,45(5):713-722
利用2008—2015年冀东地区发生的36个冰雹个例,通过秦皇岛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反演出冰雹发生时雷达的各种参数,提取各种参数与冰雹发生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冰雹发生时,基于风暴的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风暴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 dBz,9. 9 km,51. 6 kg·m~(-2),0℃层以上平均风暴厚度为5. 8 km,0℃层和-20℃层之间厚度平均值为3. 1 km,风暴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所在高度为4. 6 km,风暴平均移动速度为9 m·s~(-1)。不同尺寸的冰雹雷达参数变化不大。在冰雹发生过程中,两个体扫间风暴的最大基本反射率因子平均最大跃变为7 dBz,风暴顶高平均最大跃变为6. 7 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平均最大跃变为17 kg·m~(-2),这种跃变的出现比冰雹发生时刻平均提前39、30和25 min,可以作为冰雹发生前的重要判断依据。此外还对WSR-88D冰雹算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命中率较高,虚警率也较高,算法对冰雹的预报提前量平均为43 min左右,冰雹尺寸的预报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7.
相拟离度在山东省冰雹预报逐级指导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986~1995年4~6月逐日00UTC,12UTC高空常规气象资料和山东省各县4~6月的冰雹灾害资料,分析了山东省4~6月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特征,根据低涡型冰雹和非低涡型冰雹的动力、热力差异,制作了低涡型与非低涡型冰雹的预报指标。利用相似离度描述两个物理量场的相似程度,并制作了山东省分县冰雹预报逐级指导的相似预报方法,试验证明方法实用性强,应用效果较好。整个预报过程实现了全客观化和全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8.
1995年6月11日九江市在高空西北气流控制下,发生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从15时24分到17时10分武宁,德安,湖口,都昌,彭泽5个县先后出现了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最大的冰雹直径有40mm(武宁),最大的阵风风速22m·s~(-1)(彭泽)。在冰雹、大风的袭击下,各种农作物受灾面积55097公顷,其中早稻绝收面积653公顷,棉花绝收面积2761公顷,因灾倒房4017间,死亡29人,重伤31人,轻伤136人,死亡牲畜562头,大小桥梁被毁56座,毁坏农田788公顷。对农作物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高空高压脊控制下发生的,容易被忽视,预报难度大,现对其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1暴雨过程2004年5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日;4月和6月暴雨过程较少(表1)。2强对流过程2004年4~6月,我省强对流天气较频繁,共出现8次:(1)4月23日,我省出现入春以来范围最大的强对流过程,赣州、萍乡2市出现冰雹,有14个县市出现8级以上大风,8个县市出现强降水。另外,崇义、上犹、南康、赣县等县的部分乡镇也出现冰雹。(2)4月21日,修水县局部地区出现了大风、冰雹天气,测站出现26m/s的雷雨大风,最大冰雹直径达12mm,自动气象站最大风力达29.3m/s(11级)。另外,星子、余干出现8~9级雷雨大风,永修出现强雷暴、大风、冰雹(3mm)。(3)5月…  相似文献   

10.
1988年6月1日午后到傍晚我省鲁北、鲁中山区,七个地(市)约二十个县(市)不同程度地遭受冰雹袭击(图一)。冰雹最大直径为35mm,最大平均重量6g(出现在广饶)。个别地方冰雹持续时间长达半小时之久,积雹厚度达15cm,降雹时伴有10级左右的短时大风。据不安全统计,全省受灾面积达78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7271万元。为了搞清这次大  相似文献   

11.
沿海槽后西北气流冰雹发生条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3年4月1日和3日盐城市所属城区、郊区、大丰、建湖、东台等县区,以及南通市各县发生了历史上仲春罕见的冰雹。1日下午5时,盐城市所属城区、郊区以及大丰、建湖先后出现降雹,一般蚕豆大,最大的如鸡虿,市郊实测雹块直径为2.5公分,是该台最大的一次降雹,各县均有损失,个别乡村损失相当严重。4月3日冰雹过程主要发生在盐城市东台县和南通市属各县,其损失也是相当严重。而4月2日和4日天气晴好。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天气都是在500mb高空图上沿海槽后稳定的西北气流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物理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健元 《气象》1997,23(3):1-2
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物理量特征王健元(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272137)引言1995年7月1日06时30分—14时25分,山东省济宁地区的9个县市区78个乡镇遭到历史上罕见的强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直径70mm(汶上县),最小10mm(鱼台县),最大雹重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产生冰雹的天气形势问题;2.冰雹的落区问题;3.冰雹预报的起报场问题;4.冰雹产生的定性诊断问题。 一些技述规定:1.24小时内,我区有0个县站以上(含10个县站)出现冰雹,称为一次大范围冰雹过程;2.形势分型是以500hpa为主,地面天气图为辅。3.分型范围:东经40度以东欧亚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采用逐日08时实时控空资料制作山东冰雹分县预报的一种方法。方法引用了天气形势指标及强对流参数等动力热力指标,采用多指标逐点判别进行冰雹分县预报,经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段荣 《贵州气象》1999,23(2):13-15
从天气学角度出发,结合卫星科演变及物理量特征,分析1998年4月11日发生在望谟县的百年不遇的大冰雹天气过程,并找出了产生这次冰雹过程的一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应用 1 986~ 1 995年 4~ 6月逐日 0 0UTC ,1 2UTC高空常规气象资料和山东省各县 4~ 6月的冰雹灾害资料 ,分析了山东省 4~ 6月冰雹天气的环流背景特征 ,根据低涡型冰雹和非低涡型冰雹的动力、热力差异 ,制作了低涡型与非低涡型冰雹的预报指标。利用相似离度描述两个物理量场的相似程度 ,并制作了山东省分县冰雹预报逐级指导的相似预报方法 ,试验证明方法实用性强 ,应用效果较好。整个预报过程实现了全客观化和全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的解释应用数值产品,形成实用的业务系统,利用1999—2003年5 a的T 213/T 106数值预报资料,结合榆林的气候特点,通过多次检验确定逐级相似数值预报释用方法和综合因子聚类方法,实现了榆林辖区降水有无预报、暴雨预报和冰雹预报。经检验,有无降水TS值在0.5~0.6之间;暴雨预报TS值在0.1~0.3之间;冰雹预报TS值在0.1~0.2之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威宁县37个人影作业点收集1997~2017年35个乡镇的地面降雹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和ArcGis地理信息分析工具,分析了威宁县冰雹日的年际、月际、日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海拔高程与降雹频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威宁县年平均冰雹日数为15.3d,冰雹日数的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但冰雹日数均小于20世纪末期;冰雹日数M-K检验表明从2003年开始冰雹日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010年后出现冰雹日数突变现象;冰雹主要发生在4~8月,占整个降雹日的98.36%,春季、夏季多,秋季、冬季少。春季冰雹日数占31.15%,夏季冰雹日数占67.21%;一天内冰雹主要发生在13~21时,占全部冰雹发生次数的85.07%,即午后到傍晚发生频率高;冰雹主要出现在县的北部、中部、西部至西北部、南部至西南部一线,各个乡镇海拔高程与降雹次数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降雹次数随地形高程增加呈现增加趋势,降雹次数与经纬度差异没有相关性。以上这些结论可为威宁县冰雹预报指标研究和开展人工防雹提供科学参考,为冰雹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1997—07—28—15~18时,西安地区的长安县、兰田县及西安城郊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突发性雷暴、冰雹、大风天气。仅3h长安的雨量达54.2mm。西安最大风速27.5m/s,是196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冰雹持续3min,直径10mm。从降水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看,该过程是由中小尺度系统形成的局地灾害性天气。西安主要大街大型广告牌倒塌,城郊大片输电线路中断,停电长达数十小时,损失十分严重。1大尺度天气背景07—28—08时500hPa图(图1)上,副高活动在青藏高原及华北到西北东部地区。新疆北部…  相似文献   

20.
1996-7-12-12:00至13-02:OO,关中地区经历了一次强飓线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损失严重。7月12日下午4时,宜君遭暴雨、冰雹袭击,降雨持续178min,雨量达67.0mm,17~18时降雨量达52.6mm,最大冰雹直径5cm。当日晚,麟游、渭南也遭暴雨、冰雹袭击,冰雹持续20多分钟,最大直径达4cm,并伴有大风。据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4221万元以上。这次过程显著的特征是:①飑线上中尺度强对流单体群活动极为活跃,致使所经地区差异较大。②飓线最初影响延安地区北部,然后南移,影响关中地区,历时约14h,时间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